揭秘!这是每个股民都遇到过的合法“诈骗”!

揭秘!这是每个股民都遇到过的合法“诈骗”!
2016年10月20日 20:28 新钱NewMoney

有一种接盘侠叫做我信了你的邪

哈哈哈哈,活久见系列又增添一笔谈资---上市公司和券商之间的“互撕”,可真好玩呐!

这事怎么说?小探先给你们最近几个券商的研报被上市公司打脸的典型案例:

2016年10月17日,长江证券一篇名为《通策医疗:业绩平稳,启动旗舰口腔医院项目》的研报,非常跪舔的称通策医疗打造了三大线上线下业务平台,发展潜力巨大,让通策医疗当日即大涨8%!

然而……这篇研报让通策医疗立马跳出来大喊:叔叔,我们不约!三大平台”均属于公司关联方海骏科技的全资或参股子公司的主营业务,并非通策医疗的业务!

啪!啪!啪!这脸打的,火辣辣的疼啊。

长江证券别哭,毕竟你们不是一个人,就在一个月前,某券商(据传是海通证券)发布一篇《天然气全产业链布局》的新奥股份(600803)公司跟踪报告,提及“新奥舟山项目LNG接收站注入公司预期强烈”。这篇研报一出,走势平平的新奥股份突然放量大涨,日内最大涨幅为7.21%!

然而……新奥股份哭着说,跪求大爷们别YY咱家了,公司目前所经营的LNG生产经营业务与舟山项目半毛钱关系都木有啊!

如果说这两篇研报被打的不过瘾的话,小探还有2016年6月20日兴发集团打脸广发证券的这篇《兴发集团:市值处历史底部,电子化学品业务有待重估》研报。

当初这篇研报一出,兴发集团马上跳出来做了全方位的更正,不仅表示最近并无接受广发证券等机构的调研,也不像研报里写的那样,公司具有极大的向上业绩弹性,反倒因为市场原因,公司的业绩存在下滑可能,对研报提及的子公司,兴发集团更是表示“目前兴福电子化学品业务占公司主营业务比例较小”!

哈……哈…… 哈,此举堪称360度全方位打脸啊!在这里,小探只想代表所有小韭们向这些卖方分析师送上一张图:

研报江湖,远比你想的要复杂

宝宝们,虽然小探(微信公号:wangcaishuogu)知道60%的股民都不咋看研究报,但是这种东西你们不陌生吧?小探提出个问题,绝对能得到百分之百的认同,那就是---为毛研报几乎都是建议持有?为毛很少有分析师会建议卖出?

嘿嘿,都让开,小探要开始装逼了!

首先,我们得明白,在我大天朝,大部分的研报生产者都是卖方分析师(主要供职于各大证券公司的研究所,投资顾问公司的研究员),而这些苦成狗的卖方分析师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买方交易佣金派点,在卖空机制不完善的我国,他们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推荐股票(路演),让买方买入。既然是推荐,自然是以买入和增持为评级。写卖空或者中性报告并不能增加他们的收入。

其次,卖方分析师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和上市公司打交道,做调研。询问一些重要信息(关系好坏很重要,比如未来的收购计划等等等),牵线搭桥等投行业务。如果写卖空报告,那真的有可能会遭遇到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小探听说在2014年,上海某大型券商分析师曾在自己朋友圈内表态不看好某上市公司近期定增与发展规划,此言传到该上市公司耳中,导致其勃然大怒,曾称要封杀该分析师。

最后呢,研究员在写报告前已经有了自己的认为成立的内在逻辑,但是要找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都要全方位支持自己这个逻辑是件很困难的事,尤其是首次覆盖报告,更何况细分行业数据缺失严重,这种情况下找数据和憋几十页的报告还是挺痛苦的,所以在行文中难免有牵强之处,甚至有点结果导向。所以一般是有了买入的结论后去找证据,而不是通过证据去下结论,这也是卖出报告极少的一个原因。 

实际上,在A股市场中选出黑马不算难,但是能洞悉行业危机或者公司危机的人却少之甚少,如果卖方分析师随意建议卖出,那得冒多大的风险?所以就算遇见了无法规避的黑天鹅,卖方研究员也很少会直接丢出“卖出”建议,比如2012年11月酒鬼酒塑化剂风波:

可以看见居然只有两家给予卖出,其中一家还是外资券商,而给了中性评级,都是良心还未泯灭的。

当然敢真正说提出“卖出”评级的也不一定是完全有良心的卖方分析师,还得分情况。

第一种是真正在认真做尽职调研的分析师,从内心深处觉得标的不好,从而冒着和上市公司关系变差的风险写卖空报告(此举会被同行冷嘲热讽情商低);

第二种是上市公司希望最近压低股价,让卖方分析师帮忙,这种现在虽不多,但是也是有的。

实际上,买方分析师(银行、保险、基金等)所写的研报更为客观些,因为买方研究员的收入和公司的收益高度正相关,不好的标的肯定不会推荐,不过散户就死了这份心吧,这些报告仅供内部使用,传播出去的可能性不大。

哪些人的研报值得看?

当然,小探(微信公号:wangcaishuogu)要是一味的贬低卖方分析师,那这种态度也是不正确哒!毕竟卖方分析师也不全是来混日子的,实际上,这群人还是非常牛逼的,名校研究生学历是最基础的配置,不仅能深夜赶报告还能做Pitch。那么,哪些人的研报,小探觉得是可以以看的呢?

小探找到一个数据,是微博名为“一屉肉龙”从他们数据库里面总结出来的。里面涵盖了证券公司的3022名分析师、45万条研报数据。而具体筛选原则有以下2点:

1、把分析师发布的研报预测与相关股票最后涨跌的结果作对比,判断该研报预测的准确性。

2、把分析师发布的所有研报汇总起来,就得到分析预测的正确率。

得出的结论是:

发表的研报数量从10~41篇不等,且预测百分百的分析师,居然有26位:

而预测准确度大于等于85%, 发表研报数大于等于30篇的前十分析师是这些:

当然A股里面有高手就有菜鸟,还有些看似勤奋努力但是实际测率只有1%的卖方分析师,也是存在的,比如这些:

那什么,为了人家的饭碗,要么,就不单独点名了吧。

总的来说,看研报这事呢,尽信研报不如不读研报,在A股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现象始终是存在的。所以小探觉得对于研报,也不能一刀切的放弃,想要最短时间内判断哪份研报靠谱,小探建议首先看研报的新鲜信息和深度信息的挖掘,然而一份好的研报更重要的地方在于其条理清晰、分析了所有重要问题、而且对投资者有很强的说服力。这也是体现的是卖方分析师思考的过程及逻辑。

如果有人说真没看过好的研报不知道如何判定的话,小探(微信公号:wangcaishuogu)可以推荐两篇深度研报给大家开开荤,是张雪川在华创证券时期的研报。分别是《传媒:寻找中国未来的传媒巨头》 和《零售:寻找无边界扩张的行业》。这两篇研报虽然时间较早(2011年左右),但这两篇研报都在行业变革的关键时间点对未来的趋势做出了一个有理有据的预测,并且由于时间的关系,4-5年过去了,研报中的一些观点的确得到了印证。因此,这两篇研报也从侧面证明了踏实的行业研究在中长期的时间段中是有效的。

SO,小探今儿的揭秘就这样了,拜了个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