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抢票年到来 高峰期12月中来临

最难抢票年到来 高峰期12月中来临
2016年12月08日 22:13 消费观察家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 12月8日电(记者 祖爽)“回家过年”是春节期间的主旋律,春运是旅客最为关心的问题。大量而集中的出行需求往往给乘客带来“一票难求”的无奈。

中国商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日前,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2017年春运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据悉,2017年春运从1月13日开始至2月21日结束,共计40天。2017年春运比今年提前11天,是近五年来最早的春运。

而根据气象部门初步预测,春运期间我国气象条件较往年更为复杂。提前到来的春运,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使得今年春运或将成为“最难抢票年。”

最难抢票年到来 抢票高峰或提早来临

根据铁路部门的初步预测,2017年春运需求仍将保持小幅增长,全国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78亿人次,比今年增长2.2%。由于明年春运比今年提前11天,节前客流将出现相互叠加的情况。春运伊始即逢大中专院校放假和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学生流、务工流相互叠加,客流高峰将呈现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的特点。 

虽然距离春运正式开始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抢票高峰却将提前到来。目前,全国铁路火车票互联网、手机、电话预售期由60天调整为30天,车站、代售点、自动售票机由58天调整为28天。由此推算,2017年春运首日火车票网络、电话渠道将从12月15日开售,而窗口等线下渠道则从12月17日开售。

根据去哪儿发布的《2017年春运交通大数据报告》预测, 2016年12月15日将进入旅客春运抢票高峰期。去哪儿网大数据预测显示,铁路最热门的出发地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和杭州。这些城市多属于超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外来人口集中,也是多条铁路线路的起始地。而这些出发地的火车票也格外抢手。

除了火车票外,飞机票也成了“抢手货”。根据去哪儿网统计显示,最难买的航线,基本以大机场往小机场飞为主。其中天津—通化的航线航班稀少,且不是每天都有,是天津—上海这种热门航线航班数的几十分之一,票量相比少了很多。“一些热门难买的航线,购票期相比往年预计还要提前。”携程旅行网公共事务经理殷文向记者透露。

春秋航空宣传部部长毛懿也向中国商报记者介绍,历年来春运航班最热门的目的地是北方的哈尔滨、长春、沈阳,西边的成都、贵阳等等。而根据历年机票的销售趋势来看,基本上提前三个月春运的机票就已经可以在网上预订到了。“明年的1月13号左右,春运机票的销售会达到高峰。除了回家的旅客外,也有一些度假的客流群,所以春节期间,去往日韩、东南亚的机票也比较火热。”

为应对春运客流 铁路和民航各出奇招 

而为了满足和应对春运期间的客流高峰,铁路部门和民航企业也各出奇招,尽量提高旅客购票的效率。一些民航公司也表示,将申请增加春运期间的航班。

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随着一大批铁路新线即将开通运营,从2017年1月5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增开旅客列车135对。运行图调整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3570.5对,其中动车组列车2332.5对。

记者在北京西站走访时了解到,继去年北京站启用自助验证验票系统后,2017年春运来临前,北京西站自助验证验票通道日前开通,方便乘客自助“刷脸”进站。“现在我们每天大概进站旅客有十几万左右,到春运期间客流量会更多。自助验证验票通道的使用可以提升旅客通行的效率,避免人流拥挤。”北京西站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北京铁路局党委宣传部岳阳也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鉴于2017年院校放假时间集中在1月10日至1月23日,北京铁路局已经于12月1日启动2017年春运学生票集中办理工作,避免学生抢票难的问题。

航运方面,中国南方航空公司6日宣布,2017年春运计划增加航班7300班。目前,南航春运期间机票已经开放销售。记者从南航方面了解到,南航还计划在广州、北京、深圳等地的热点市场,将部分窄体客机改为宽体客机,增加座位投放数量。

“春秋航空在二三线城市布了不少点,例如开通了天津到扬州的线路。因为我们发现,一线城市和大城市往往起到了一个中转的作用,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来说,下了飞机之后还要通过陆路交通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为了方便旅客出行,在有机场建设的二三线城市我们会增设航线和航班。我相信也是未来城市化建设客流往返所必经的过程和趋势。”毛懿表示。毛懿还建议,按照机票销售趋势, 1月13号前后购买机票最好。1月20号左右机票价格会是民航全票价的7折 8折左右,越靠近年三十机票会越来越贵。

国航宣传部丁跃坦言,目前国航对于春运期间是否增加航班的具体方案还在商定中。但是按照以往的经验看,国航每年都会增加航班,国内国际都会有,具体还要看当年春运的情况来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