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下降17.7% 景区门票经济却仍未打破

价格下降17.7% 景区门票经济却仍未打破
2016年12月09日 23:14 消费观察家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12月9日电(记者 祖爽)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人数的增加,景区以门票收入为主的发展模式一直备受诟病。根据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底,我国所有186家5A级景区门票平均价格为112元。近一半景区门票价格在100~200元之间,20家门票价格为200元(含)以上。景点门票居高不下,游客旅游体验差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绊脚石之一,

在今年1月召开的2016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也指出:"从景点旅游模式走向全域旅游模式,需要实现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旅游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阶段走出来。"

为了治理高价格门票顽疾,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2015年9月下发通知,在全国开展为期一年的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工作。12月9日,发改委价格司发布的全国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治理行动情况通报显示,门票价格治理初见成效。

通报显示,在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工作中,312处调价程序不规范的景区门票价格平均降幅达到17.7%,其中包含了161处4A及以上级别的景区。同时,对拟上调门票价格的181处景区的调价程序进行中止,门票价格过高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与此同时,近一年来,全国新增37个景区实行免费开放或阶段性免费开放,另有35个景区主动降低了门票价格。其中,江苏省扬州馥园、苏州城隍庙等8个景区实行免费开放。

而部分景区实施免费门票模式后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数据显示,今年4月10日,凤凰古城暂停"围城收费"后,游客激增,旅游收入持续上涨。当月凤凰古城接待游客132.1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02%和5.32%。

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一些景区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苏州市木渎旅游发展实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门票经济的观念已经过时。“现在旅游景点不再是唯一的目的地,可能景区内一个特色的宾馆就是目的地了。全域旅游的概念确实打破了单门票的理念,对于高价格门票也造成了冲击。”

“例如我们管理的木渎古镇,现在也在转变中。包括打造五条特色街区、发展民宿和特色餐饮等等,就是想用服务把游客留下来。业态才是主流,门票只起到补充的作用。”上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不过,记者也了解到,就在整治过程中,也仍有部分景区在酝酿涨价。例如,湖北十堰市郧西县五龙河景区今年4月举行听证会,拟从现行价格80元/人次调整到100元/人次。根据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物价局官方公告显示,5月26日召开庐江县冶父山风景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拟将进山门票价格由10元/人次调整为20元/人次。

记者分别致电两处景区管理处。五龙河景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暂时还没有接到涨价通知,仍然按照淡季50元,旺季80元的门票收费标准。而冶父山风景区的门票则已经按照20元/人来执行。

与此同时,门票经济确实也让一些景区的管理方和投资方获得了高收益。以峨眉山景区为例,记者注意到,峨眉山旅游公司2015年年报显示,其游山门票收入为4.58亿左右,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43%。而年报显示,峨眉山旅游公司支付给峨眉山管委会游山票分成款达1.8亿元左右。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一方面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确立的“谁投资谁受益”的旅游产业发展政策,门票经济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门票业务毛利率高,门票价格上涨对于增加景区运营收益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要打破门票经济,仍然任重而道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