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话消费 多方面鼓励新供给

政协委员话消费 多方面鼓励新供给
2017年03月03日 22:04 消费观察家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3月3日电(记者 薄冬梅)近年来,消费升级与有效供给之间的关系颇受关注。而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聚焦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在关于消费升级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消费已连续三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此前,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部长高虎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2017年消费还会快速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发展,‘十三五’期间,消费仍将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作用还将进一步体现出来。”

但从供给侧来看,我国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旺盛的市场需求相比还不完全匹配,商品的种类、服务的门类还不够丰富,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霍学喜从农业供给方面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当前,农业供给的产品质量结构与城乡居民对高质量、可信任、能满足人们健康营养需求的产品结构之间不匹配。农村供给的产品结构与城乡居民不断转型升级的消费结构不匹配,羊肉、牛肉等肉类制品较为稀缺。

同时,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徐辉经过调研发现,目前环境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三废”排放、金属冶炼、垃圾焚烧等导致食物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超标,假羊肉、注水注胶肉、过期食品翻新再售等制假售假屡打不绝。

对此,相关政协委员建议加强监管。比如在食品质量方面,徐辉建议,国家需要加快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增强民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信心;食品安全的执法权威有待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基层监管能力有待加强等。

不过,当下直接涉及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幸福产业却供不应求。尤其是在个性化、多品种、定制化消费方面。全国政协委员郭广昌认为,传统门类生产过剩和制造业活力不强的问题,不是因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已不能满足需求的变化。目前我国正在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核心要素是增强供给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提高供给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逐步消灭盲目生产,加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个性需求。

特别是在制造模式转变方面,郭广昌建议,实现个性化制造的路径之一就是C2M模式,即消费者到创造,是基于互联网对产业的渗透,打通客户需求和设计、制造和服务,构建一种新型的供需关系。他建议,国家应当加大对传统产业向C2M模式转型的鼓励和支持,从全方位、全覆盖、全产业链全过程、全社会管理等角度扶持典型C2M案例的落地。

此外,升级消费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呼吁支持与鼓励。民革中央建议,制定“幸福中国”发展路线图,实现其与农业、制造业等的融合发展,加大版权、商标等保护力度。比如打造幸福生产、制造、流通、服务的全产业链,发挥幸福消费需求旺、潜力大的引擎功能;加大力度保护企业的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打破地方利益保护,开辟绿色维权通道,降低企业打假成本,减少创新企业成长的阻力。

高虎城表示,预计今年全国消费还会呈快速增长势头,下一步仍需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流通改革,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流通业在消费升级乃至国际贸易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全国政协委员张近东认为,政府和企业联手突破流通行业贸易壁垒,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从流通大国迈向流通强国,助推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推动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构建以现代流通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张近东建议政府围绕物流服务、线上线下零售平台等方面能够助推国际贸易效率提升和规模化发展的业务能力,建议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形成专项扶持计划,优先鼓励与支持,构筑“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O2O新渠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