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业绩大幅下滑 8年来有6年在亏损

索尼业绩大幅下滑 8年来有6年在亏损
2016年11月03日 22:52 消费观察家

11月1日,索尼发布了截至今年9月30日的201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索尼营业收入与上年同比下降10.8%,为1.69万亿日元。本财季净利润为48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85.7%。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索尼归结为半导体业务(包括影像传感器和相机模组)的盈利下降。的确,在本季度索尼所有业务当中,只有半导体业务和组件业务出现营业利润亏损,亏损额度分别为42亿日元和366亿日元。

此外,其核心业务中的移动通讯、游戏及网络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营收下滑。

本财季,索尼移动通讯业务营收为1688亿日元,去年同期则为2792亿日元,同比下滑39.5%。对于该业务的大幅度下滑,索尼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部分是受到汇率的影响,还有一部分是销售的因素。

虽然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达到12.92亿部,同比增长10.3%,但是索尼已经被挤出全球十大智能手机厂商之列。今年更是屡屡被传,索尼为了盈利会逐步砍掉手机部门,这让索尼CEO平井一夫都不得不站出来表明索尼“不会放弃手机市场”。

与此同时,以往持续增长的游戏及网络业务也在本财季出现下滑,营业额从去年同期的3607亿日元下滑至本季度的3199亿日元,下滑幅度为11.3%。索尼称,下滑主要是PS4降价造成的,被游戏软件的销售增长部分抵销。

结合2016年第一财季营业收入1.61万亿日元,同比下滑10.8%;净利润为212亿日元,同比下滑74.3%来看。第二财季,无论是总营收还是营业利润,索尼都没能扭转继续下滑的趋势。

其实,对索尼来讲,不仅收入下滑,亏损也已成常态。

据记者了解,曾因为全球经济低迷导致的液晶电视机等产品销售惨淡以及日元飙升势头不止等原因,索尼2008财年的业绩严重受挫,成为自1994财年以来首次陷入亏损。

而记者通过统计发现,自此之后,在2008财年至2015财年这8个财年当中,仅有2012财年,和2015财年实现盈利,其他6个财年均为亏损,亏损额共计1.11万亿日元。

其中2011年最为严重,在索尼业绩出现下滑之前,索尼2007财年营业收入为8.71万亿日元,营业利润为3745亿日元,净利润为3694亿日元。而2011财年索尼营业收入缩水至6.49亿日元,营业利润从净赚变成净亏673亿日元,整体净亏损4567亿日元。

尽管随后几年有所提升,甚至2015年扭亏为盈,但以2015年营业收入8.11万亿日元,营业利润2942亿日元和净利润1478亿日元的业绩,与此前相比仍有大幅缩水。

索尼业绩持续不振原因为何?

对此,索尼公司的解释是,传统优势产品市场表现不佳,重点主攻领域未见显效。目前电视机、照相机、PC等索尼传统优势产品的市场需求开始下滑,索尼一直未能够向市场推出新的畅销产品。

资料显示,索尼的主要业务有移动通讯业务、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影像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家庭娱乐及音频业务、组件业务、影视业务和音乐业务。据悉,索尼很早就将移动、游戏和影像作为自家的三大支柱业务。

但是索尼这些年却面临着支柱业务危机重重,其他业务发挥不稳定的困局。在索尼出售笔记本业务之后,相机受到佳能、尼康等厂商的打压,智能手机的日子更不好过,高端机型被苹果、三星所打压,后面又有中国厂商以低价高质的产品穷追不舍,索尼智能手机遭遇前后夹击,开始拖业绩后腿。

早在2012年第三季度,索尼智能手机全球销量突破880万部,是仅次于苹果和三星的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而从2014年开始,索尼逐渐被中国手机厂商超越,市场份额一路下滑至3.9%,位列全球第八。据悉,2014年财年索尼净亏损1260亿日元,其中主要是移动通讯业务资产减值带来的损失。

此外,曾经让索尼引以为傲的电视业务,也逃脱不了连续十年亏损的残酷现实。业内人士表示,索尼电视的高额定价,令普通用户无力承担,再加上三星、夏普、LG等竞争对手的强力挤压,索尼电视在出货量最大的中端市场,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导致连年亏损。

在此背景下,这些年索尼为了减轻负担,也在不断向外“甩包袱”,例如2014年2月,索尼拆分了亏损已久的电视部门,同时将个人电脑品牌VAIO出售给日本投资基金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并对日本本土及海外进行裁员。这些举动帮助索尼在2015年实现了扭亏为盈,但从今年前两个财季的表现中可看出,索尼想要延续2015年的成绩,光“瘦身”可不行,还要在业务上加把劲。

对此,索尼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索尼有针对下滑业务进行调整和促进的计划,目前能够透露的是积极的对产品进行销售。针对第二财季下滑严重的移动业务,索尼今年会增加线下体验的活动,如增设新店以巩固渠道。(中国商报 房雅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