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上机器人生产线,为被裁员者寻找出路

富士康上机器人生产线,为被裁员者寻找出路
2016年10月08日 12:45 轩轩财经

“富士康昆山工厂裁员6万人,已装备了4万台机器人”,这是10月6日媒体爆出的一条消息。在中国,此前关于富士康的新闻从来就没有中断,大多是反映员工的生存状况,大家一致的对这家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就没有多好的印象,关键是企业在对待员工上人性化一直跟不上脚步。

然而,昨天发布的这条消息却让人有些出乎意料。对富士康来说,以逐利为目的,上的自动化生产线越多,其节约的成本越多,也没有社会舆论压力,可谓一举多得。但对劳动力市场的参与者无非是个极大的坏消息,我们以前总说别人这不好那不好,这倒好人家突然连让你打工的机会都没有,6万人啊,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些人未来的生存又靠什么呢,回农村还是另谋出路?

其实无论走哪条路,都改变不了低附加价值劳动者在未来越来越没有市场的本质。这就是产业升级带来的困惑,科技含量和技术是提高了,但同时导致失业的人数大批量增加,我们一直在喊转型,今天算是真正明白了,这个所谓转型不只是机器的事情,人的思维和谋生的渠道应该与时俱进的跟随转型。

这段话的意思是,被富士康裁员的这6万人接下来不是考虑继续寻找新的被剥削对象,而是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个谋划。因为在未来你遇到不仅仅是一个富士康,估计还有很多的富士康在等你,要想活的有尊严,要想不再被裁员,必须得有一个符合时代步伐的谋生之道。

我们知道,但凡是在富士康工作的群体大多接受教育程度不高,那么一定要寻找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之路。我有以下建议:一是利用家乡本土文化做文章。我相信在未来中国的服务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今年国庆节全国旅游市场预计收入大概为4781亿元,这个数字跟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5%,而且看这态势未来还会继续增长,可以利用旅游服务业发展家乡的一些特色文化,比如说小吃等,还有乡村旅游。这个套路其实大家都很熟悉,你千万不要觉得是老路子,我觉得这个中间还有很大的空间,根据目前掌握的数字,有很多地区的旅游服务业只是试探,其实并不怎么完善,比如说陕西华山旅游,未来还有很大的可开发潜力,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去多多的动些脑子。

二是与机器人并肩作战。机器人生产线再先进,最终驾驭它的还是人,但是需要的是一些高技术的人才,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群体,这就对文化程度的要求相对苛刻一些,如果你还想继续在制造业领域谋生,那必须得跟上市场,跟上未来机器人产业相关的领域,比如说维修和维护等等,相信这个也会是一个比较吃香的行业。不过对于以前参与过低附加值的群体来说,多数文化程度相对有限,这就要求那些年龄结构还很轻的群体要进行对自身再教育,提升文化教育层次,之后再去选择高附加值领域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机器人并不可怕,因为它是人造出来的,人怎么超越机器人,比的不是效率,而是始终能够灵活应对的智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