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吴小晖:中资企业国际化成功的关键法门在哪里

安邦吴小晖:中资企业国际化成功的关键法门在哪里
2017年03月22日 11:27 出海传媒

在刚刚举办的2017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参与了《欧盟与欧洲经济:下一个黑天鹅?》议题的探讨,并代表中国企业就欧洲经济问题做了发言。

吴小晖这几年一贯的风格是,海外金融市场高调,在国内却低调。仅有的几次公开亮相都是在一些论坛上。

而他掌舵的安邦保险,近几年收购海外金融相关资产频频,已经从一家中小型的保险企业,迅速变成了成总资产约为19710亿人民币,业务领域涵盖寿险、财产险和意外险、健康险、养老险、银行和资产管理的巨无霸。

(图说:总部在长安街东侧的安邦保险已是巨无霸)

比较知名的几次收购如下:

# 2014年10月,安邦保险以19.5亿美元高价收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正式出海。

# 同年,安邦保险以约2.2亿欧元收购比利时百年历史的保险公司FIDEA。这是中国保险企业首次收购欧洲保险公司。

# 2015年2月,安邦保险以14亿欧元全资收购了荷兰VIVAT保险公司。随后又斥资1.1万亿韩元收购东洋人寿57%股权,并保持东洋人寿上市地位。

# 2016年6月,安邦已表态有意收购韩国友利银行(Woori Bank)约10%的股权(约2.97亿美元)。

# 2016年12月,安邦完成了对安联保险集团韩国子公司安联生命和韩国安联资产管理公司的收购。

现在,安邦保险的海外并购已经横跨欧、美、亚三大洲。

(图说:收购华尔道夫酒店,让安邦和吴小晖名声大振)

在2017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吴小晖的发言虽然谈及的主题是欧盟经济的整体情况,但却用自己收购荷兰VIVAT保险公司的案例,来说明了中资企业国际化成功的关键法门,到底在哪里。

简单说,就是两点:

一是“出得起钱”。即在收购的价格上,有一定的谈判艺术,且能让被收购方满意。

二是“消化得了”。在收购完成后,能利用中国市场的能量,把当地市场和中国市场对接起来,变成一家有中国动力的国际化公司。

这样的思路,其实这一两年很多中国的企业和基金都在实行。包括复星集团,很早就提出了“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思路。而弘毅投资,则是要利用全球化的资本打造以中国为中心的跨国公司。

这可能是全球商业史上,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景象。

以下是吴小晖发言整理,有删节。

如果未来欧洲能够与中国对接得更好,我相信黑天鹅出现的概率是很小的,而且会放飞“白天鹅”。

到底会有黑天鹅还是白天鹅?到底欧盟、欧元是生存还是死亡?

我认为重点在于如何选择。这个选择,就包括选择如何与中国合作。我认为,欧洲与中国的合作,会带来很多的机会。欧洲利用自有的优势,选择与中国进行合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黑天鹅现象。

今天的欧洲确实有很多问题,难民问题、社会经济问题、民粹主义等等。我认为,如果盯着这些问题看,只会看到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不确定性。与其这样,为不如多看看欧洲的优势,优点也会越看越多的。

欧洲有哪些优势呢?比如,欧洲有全球最多和最好的品牌,有丰富的人才优势,有很好的技术优势,有低利率的资金优势。据统计,全世界最著名的500个品牌,有一半在欧洲。欧洲有这么多的品牌,中国有很多加工的能力和生产能力,这两者的结合会产生巨大的裂变效应,会产生很多的机会,会帮助欧洲避免黑天鹅。

那么中国的优势是什么呢,人口数量大,劳动力充足,最强的生产能力,最广阔的市场,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伟大的倡议,这同样给欧洲带来了机会。

以安邦为例,我们就通过发行中国与欧洲的优势,将这两种优势相结合,发现和创造了很好的合作,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比如,我们用很低的价格购买了荷兰的VIVAT,这是欧洲一个知名品牌的保险企业。我们注入资金和管理之后,迅速实现了扭亏。我们迅速将这家银行的业务与中国市场进行对接,也产生了很好的合作机会。比如,由于欧洲利率比较低,我们购买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美元债,为国家贡献了外汇,这立即就实现了双赢。

(图说:荷兰VIVAT保险公司进入安邦体系后迅速扭亏)

我们今天在这里分析欧洲发生黑天鹅事件的概率,大家都悲观的时候,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我认为欧盟不会死,欧元不会死亡,生出来难,死亡更难。还是看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应对不确定性。欧洲与中国的合作,互相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会发现合作的机会很多。合作会产生积极的裂变效应,合作必将实现互利共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