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5万亿,财富转移大浪潮即将来临!

2017年45万亿,财富转移大浪潮即将来临!
2017年02月20日 18:20 海外置业政策

一、2017年45万亿,这是让货币毁灭的节奏么?

来源:路财主A   作者:路财主

“《华夏时报》记者统计,到2月17日,中国已有23个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数字相加累计投资超过40万亿元,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今年投资不少于45万亿。”

大周末的,看到这新闻,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45万亿是什么概念?中国2015年末总人口为13.75亿,相当于有人要求不论男女老少每个中国人都要拿出3.3万元来投资;全世界人口70亿人,相当于全球每个人投资6400元……

什么项目能撑起来这么大的投资呢?

当然是铁路、公路、机场、地铁等无数的“铁公机”项目,我们这10多年来不一直都这么搞么?2008年的“4万亿”投资造成中国债务飙升、房价飙升的爆炸性隐患一直还在,难道,为了纪念那个4万亿,2017年干脆来个40万亿?

咱是普通小老百姓,看不懂国家宏大战略,唯一想问一句:人民币到底还是不是钱?

如果是钱,中国2017年1月份的储备货币总量仅为30.8万亿元、央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也不过34.8万亿元,而2016年底中国总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也仅为155万亿元,这一下子冒出来45万亿元的投资,要新发放多少贷款、要新印多少人民币才能跟得上?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更是不得了,45万亿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6.5万亿美元,我不知道全球其他国家2016年的所有投资加起来,有没有这个数字大?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2014年曾在博客上公布一个数据,2011年至2013年中国消耗了66亿吨水泥,接近美国在整个二十世纪水泥消耗量的1.5倍!

水泥是什么?是铁公机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基础。众所周知,美国在整个20世纪都处于扩张的全盛期,绝大多数公路、桥梁和摩天大楼都是在当时修建的,中美国土面积也差不多,3年顶得过人家100年,这数据已经够逆天了。

那么,2017年的这45万亿元投资,是准备让地球爆炸的节奏么?

我曾经写了好几篇文章讨论中国的债务,正是从2008年的4万亿投资之后,中国整体债务才出现飞速增加——2007年中国债务总额仅为7.4万亿元,到2014年已经飞速增加到28.2万亿美元,2016年底的债务数据,根据最新汇率折算已经高达37万亿美元……

要知道,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美国政府总债务也不过21万亿美元,我们在GDP还不足美国60%的情况下,债务总额按汇率折算已高达37万亿美元,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37万亿美元的债务,要么人民币不值那么多钱,要么,就是中国脱离了地球引力……

如果在此基础上推出45万亿元的投资,我们的债务难道是准备翻倍么?如果翻倍,全球2015年底的GDP尚不足74万亿美元,届时中国债务总额将超过全世界的GDP!

根据传统的经验,中国绝大多数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自有资金一般都在1/5以下,其余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银行信贷。45万亿元投资如果成真,几年之内,人民币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数据翻倍绝对是可预期的结果(2008年4万亿之后,广义货币供应量迅速由2008年底的47万亿变成2012年底的97万亿元),人民币的未来必定是钱将不钱……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与2016年初相比,2017年绝大多数消费品的价格都在快速上涨,特别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诸如手机、电脑、空调的之类过去十几年一直都在降价的电子消费品价格都在上调,大宗商品在过去2016年的上涨更不必说……

即便中国的确是处于债务通缩周期,为了避免债务危机,为了避免信用危机,需要释放一定量的信贷,但哐当一下45万亿元的数据,还真是让人震惊了,这是明显奔着让地球毁灭,让货币毁灭的节奏去的啊!

看来,无论印度、俄罗斯还是巴西、中国,所有的新兴国家政府脑子里都有一个坚如磐石的信念:印钞,让世界更美好!

我不知道未来的人们会怎么看待今天的世界和今天的中国,也许,他们也会像会像元曲里那样对中国式投资和印钞感叹一句:印,百姓苦,停,百姓苦。

二、240万亿债务与资本外流

作者:原上草 来源:牛爷财经

经济增长中的债务和杠杆,就像一种毒药,一旦上瘾,就很难戒掉。

-----------题记

今天,很多人都被一个数据吓到了:45万亿。

有媒体报道说:根据各省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至今中国已有23个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累计投资超过40万亿元,如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今年投资不少于45万亿。

很多人之所以看到45万亿很吃惊,是因为还记得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那个“4万亿”,几年之后,怎么就翻了10倍呢?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当年的所谓“4万亿”是中央投入的资金,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配套资金,当年的投资规模肯定远远大于这个数据。2009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概是22.5万亿左右。

那2017年的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万亿是真的吗?如果我告诉你,2016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是近60万亿,光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就41.5万亿。考虑到2017年保持一定的增速,全国突破60万亿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今年房产投资会受到抑制,这样一来,大部分资金都会进入基建投资,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铁(路)公(路)机(场)的项目投资。

“4万亿”后遗症大家都清楚,直到现在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挤泡沫都是在消化当时的投资冲动。但所谓的去杠杆和挤泡沫只是表面说说而已,多年以来,以投资为主体的增长模式并没有改变,以债务和杠杆拉动经济的模式也没有改变,反倒是泡沫越玩越大。

2000年的时候,中国的债务大概是1.5万亿美元,2007年也只不过5.8万亿美元。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8万亿美元,2015年到31万亿美元,2016年则达到36万亿美元左右,相当于240多万亿人民币。中国现在GDP的规模大概是70万亿左右,债务和GDP的比率已经增长到一个天文数字340%,并且还在以指数级方式增长。

前几天公布的1月份新增贷款数据中,新增贷款飙升至2万亿,新增社会融资总额3.7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基建和房地产融资是主要部分。很显然,以信贷和负债为主要特征的增长并没有停歇的迹象。

每一分钱的信贷对应1分钱的债务,每一分钱的债务都会表现为杠杆的增加,不断飙升的杠杆水平最终将变成一种“毒药”。政府过于关心投资和经济增长,而不是民生问题,这就导致地方政府依靠优惠来刺激招商引资,来启动投资规模,以此拉动经济。随着增量收益在减少,为了保持经济增长,货币当局又不得不向市场注入信贷资本和流动性。

这种不计成本的过度投资会引发很多经济问题,最主要的是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增加、杠杆系率过高、资产价格虚高、效率过低等。

随着债务的不断上升,市场主体为此付出的成本也不断增加,资金周转率会不断下降,资本效益也在不断下降。以前1元投资可以收获1元GDP,现在需要6元投资才能收回1元GDP。

投资的钱一是来自于央行货币发行,一是来源于国内居民储蓄,这相当于居民和中小企业的财富转移给大企业,获益的是某些人、某些国有企业和某些利益集团,巨大的负担最终由普通民众来承担,人民币贬值和高通胀,是国内居民必须付出的代价。黑市上,1美元都可以换到10元人民币了。

在天量信贷和货币流动性面前,喂饱了不少富豪,但很多财富并没有留在中国,不少人一溜烟跑路了。所谓的资本管制,只是虚掩的柴门,对很多有钱人来说,根本不起作用,各种资产转移五花八门,地下钱庄和留学教育都显得很老套,一些人直接开私人飞机转移资产,顺带把飞机卖掉从而套取资金;还有些人打着“企业走出去”的旗号,一边高价收购海外资产,一边转移国内资产;还有些利用经常项目的开放,虚构贸易项,特别是服务贸易项,达到转移资产的目的。

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2601亿美元,而2015年这一数据只有1366亿美元,一年服务贸易逆差将近翻倍,原因何在?因为这被人发现是一种资金转移出境的最新最简便方法:直接在境外找一家咨询或者顾问公司,直接以服务贸易名义向对方付款。在这种方式中,他们不是为某种商品多付款,而是干脆为一项从未发生的服务付款。业内人士估计,多达40%的较大型服务贸易实际上没有发生服务。

信贷支撑起来的经济增长,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负债经济,负债是加杠杆,一味负债,经济是增长了,但是债务是要偿还的。负债经济的本质是拿未来的钱办今天的事,前景向好,一切都没有问题。未来前景暗淡,就会出大问题。只要经济发展方式不改变,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趋势就很难扭转。

海外购房政策繁而复杂,“海外置业政策”平台为你导航,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房产资讯及购房政策!也欢迎有海外房产配置需求的朋友添加置业哥微report99 为你定制最符合你的需求以及最为合适的海外房产。

精彩推荐

1. 中华民族终将感谢近4亿不惜逃荒要饭也要生下儿女的“超生游击队”

2. 一位澳洲新移民的心里话:中国,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3. 2017,持有现金是最危险的资产配置

4. 最近所有的政治大戏,都指向同一个幕后黑手(深度好文)

5. 对比了中国、新加坡、马来、越南的房子,她还是在泰国下了手

更多海外置业、移民、留学、投资政策,点击“阅读原文”,在我们的番国志官网可以了解更多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