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击数据造假 十八大一目标实现难

中国打击数据造假 十八大一目标实现难
2017年02月06日 22:55 财经静距离

北京时间2月6日,山东省长郭树清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决制止一切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反对任何统计数据造假”。

上个月,辽宁省长陈求发在该省人代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坦称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并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这是地方人大首次公开确认经济数据造假。

分析人士指出,十八大曾提出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果2010年的经济数据是建立在虚假泡沫的基础之上,而在这几年又要通过改革使其回归真实,这些将进一步增加实现2020年翻番目标的难度。

辽宁省近年经济不振,甚至出现罕见的负增长。陈求发所说可视为一个解释。他还表示,“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收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稍后表态称,总的来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统计局数据真实可靠,从工作层面上把统计数据的质量作为全过程、全员、各方面的中心任务,全国的统计数据是真实可靠的。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辽宁可能是中国30多个省级地区统计数据造假最严重的一个,却未必是唯一的一个。中国官媒在报道时称,“也不光是辽宁严重,整个东北地区都曾流传这样一副对联:‘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哄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

更早前的2016年1月,中央第八巡视组在向国家统计局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时,也曾指出:有的领导干部以“数”谋私,搞权力寻租。

另外在2016年8月,中央第三巡视组反馈对湖北省“回头看”的情况时曾提到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防范统计弄虚作假的重要批示精神有差距的问题,指出武汉市黄陂区、荆门市大柴湖开发区统计数据造假问题。

2016年10月,中央深改组第28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2017年1月,宁吉喆就中央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文件,部署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

不论是近年里的自我揭示还是改革,都体现了本届执政者的担当和勇气,不过同时也说明经济数据造假在中国是一个比较普遍和严重的问题。

辽宁省的严重造假现象应当不晚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据报道,2009年、2010年的辽宁省统计公报中,进出口数据统统“消失”,原因是这些数据均为负增长,直接影响了其GDP增速。在这种情况下,那两年该省的GDP分别增长了13.1%和14.1%。

2012年十八大换届交接时的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其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不过分析人士指出,如果2010年中国经济数据是像辽宁一样建立在虚假的统计基础之上,即使其造假程度相对较轻,也会加大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难度。

数据造假没有可持续性,更何况当下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口,全面务实的改革是必选途径。辽宁省挤掉水分的数据导致GDP负增长的结局,并且可能还要继续下行相当长一段时期,其他地区或许也要经历一个类似的过程。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