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四万亿稳增长 超级通膨又将来袭?

11个四万亿稳增长 超级通膨又将来袭?
2017年02月22日 10:35 财经静距离

截至近期,中国已有23个省份公布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累计投资金额预料将超过40万亿人民币(约合5.8万亿美元),如果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则今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金额预料将上看45万亿人民币。

这项统计数据公布后随即引发各界关注。由于中国目前正值景气复苏阶段,这项由政府做庄,总额上看45亿人民币的投资计划也勾起民众对于2008年4万亿的记忆。有不少人担心,这项45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导致的负面效应是否将产生11倍于4万亿所产生的激烈反应,不少民众也对这项总额恐上看45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心存疑虑。

中国是否又将进入新一轮恶性通胀周期?

11个4万亿引新一轮恐慌

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面对外部环境流动性紧缩,中国经济一度陷入了严峻的通货紧缩状态。2009年,中国年度通膨率来到-0.7%,不仅创下10年新低水平,因流动性不足所引发的恐慌情绪更让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加剧。

为避免中国经济崩溃,政府随即祭出了总额达4万亿人民币的十项扩大内需措施,这项以需求端管理为目的的财政刺激方案在当时一度引起极大的争议,包括吴敬琏、张维迎、许小年、厉以宁等知名经济学家都对此扩大内需财政支出政策表示异议。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4万亿政策出手后,中国经济随即触底反弹,中国经济也得以逃过硬着陆的局面。

不过,中国得以逃过硬着陆劫难的代价却也不小。4万亿所引发的恶性通膨给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央行只能被动地紧缩银行存款准备率来控制市场货币流量。直到2014年,货币调控措施持续发力,年度通货膨胀率才从前一年的3.2%下降至1.5%,这轮因央行开闸放水所引发的通货膨胀才算是正式结束。

正是4万亿所引发的通货膨胀让市场对财政刺激方案保持着极高疑虑,也因此,当地方政府提出总额达45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方案时,社会舆论首先想到的就是较4万亿大11倍的财政刺激措施。

不过,这其实只是舆论的误解,4万亿与45万亿是两回事。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来看,2016年中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9.65万亿人民币,2015则为55.16万亿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已连续两年固定资产投资率高于45万亿人民币。

中国经济仍高度仰赖投资驱动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引擎从以往的出口转移至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主要依据。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来看,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6.9%,GDP总额来到67.67万亿人民币;然而,当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5.16万亿人民币,较上年度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总值比重达到81.5%,这代表着投资仍是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能源。

然而,以投资稳增长的手段并未因为经济出现回稳而放缓。根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全国有9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超过100%,这不仅意味着投资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法则,更重要的是,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的刺激作用正逐步放缓。

不可否认,随着今年开年进出口开出久违的红盘,中国经济可能迎来了久违的进出口复苏阶段。但在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仍居高不下之际,贸易复苏能否为经济复苏提供可侍动能仍有待观察,也因此,中国经济在2017年仍将持续仰赖固定资产投资来保持增长。

不过,在实体经济疲弱情况下,2016年中国经济高度仰仗房地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据统计,2016年房地产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比例介于40%至50%之间。在民间投资意愿不振的情况下,房地产业的大手笔投资确实为中国稳增长提供了有力依据。

然而,到了2017年,随着房地产业进入挤泡沫阶段,在市场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发商将可望大幅降低投资力度。此外,民间投资意愿或许会随着进出口数据好转而提升,但仍难保持以往每年8%至10%的增长率。

可以预期的是,在民间投资力道尚未恢复之际,政府将扮演更加主动的角色,加大举债力度来确保经济增长。这代表着,今年度,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不仅将超过45万亿人民币,在中央定下6.5%的经济增长目标情况下,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恐将在去年60万亿的基础上增加13%至15%的数额,借以确保经济增长目标。也因此,2017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料将上看65万亿人民币。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