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秘密!贸易逆差为何外汇储备反而上涨

惊天秘密!贸易逆差为何外汇储备反而上涨
2017年03月09日 10:13 财经静距离

惊天秘密!贸易逆差为何外汇储备反而上涨

原上草

昨天跟今天,由央行和海关总署分别公布的两个数据非常有意思,一个是外汇储备回升,一个是贸易账户出现逆差。贸易逆差为何会出现外储上涨?背后隐藏了什么大秘密?

央行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中国2月外汇储备余额30051.2亿美元,不但高于预期的进一步降低至29690亿美元,且较1月的29982亿美元环比增加了69.16亿美元,为2016年6月以来首次回升。

这意味着,在1月跌破“三万亿美元”整数关口之后,中国外储在2月意外收复失地,再度重返3万亿美元关口上方,终结了此前连续7个月下跌的态势。

而根据海关总署3月8日公布的数据,2月份,我国出口8263.2亿元,增长4.2%;进口8866.8亿元,增长44.7%,贸易逆差603.6亿元。以美元计价,中国2月贸易账出现91.5亿美元逆差。

外储增加69.16亿,逆差91.5亿,两者相加,这160多亿美元的多出来的储备来自哪里?是通过什么途径赚来的?

我们知道,国际收支就两项:经常项和资本项。目前的状况是2月进出口出现了逆差,而资本项也处于流出状态,截止到今年1月,银行结售汇连续19个月逆差,然后外汇储备还增加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进口突然上涨这么多,官方的解释是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上前2个月中国去产能和环境污染治理,很多企业都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其中包括进口铁矿砂价格上涨83.7%,原油价格上涨60.5%,煤价上涨1.1倍,成品油价格上涨48.6%。

这种因为价格上涨而导致进口额突然爆涨的情况,如果单独看或许成立,但放在历史长河中看就很虚伪。

2014年的时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更高,也没出现过这么大的逆差。一般情况下,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你出口的商品价格肯定也会随着上涨,进出口的平衡不会显得这么突兀。生意场上,谁也不是傻瓜,这么明显赔钱的生意谁愿意做?

对于外储的增长,官方的解释是,因为国际资产价格出现上升,外汇储备所投资的货币和资产之间发挥了此消彼长的分散化效应,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

这个解释,简单一点的意思是,因为中国用外储购买的资产价格上涨了,估值上升了,所以感觉整体上账面价值回升了。

但是,2月份到底什么资产涨的那么好,能抵消100多亿的贸易账逆差?难道中国央行聘请了什么高手,购买了很多美股,所以一下就赚了这么多钱?

但是我们知道,中国对外储的使用是非常谨慎的,对于股票这样风险这么大的资产,能在短短时间内赚这么多钱,可能性基本为零。很显然,说资产价格估值上涨导致外储回升的说法,很有搪塞的意思。

其实,以上理由或许部分存在,但更真实和更主要的原因,却需要在官方解释之外去找。

很显然,在美元加息预期和人民币贬值预期下,资本外流还在以贸易的形式逃出去,除了服务贸易逆差之外,现在还包括商品贸易逆差。2月份的进口突然增长44.7%,这显然是不正常的,里面到底有多少虚假进口,相关部门不妨去查查。

既然贸易出现逆差,为什么外储还会增加呢?既然上面说的资产价格上涨导致账面浮盈不会那么明显,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允许国企或者央企境外发债,二是强制国企境外融资然后回来结汇。

其实,相关部门前段时间,正计划出台措施鼓励中资银行在海外市场发行各种形式的美元债。发改委去年选择了四大行、中石化和中信集团等21家外债管理改革试点企业,简化了这些企业境外发债的手续,并鼓励外债资金回流结汇。发改委官网显示,试点企业在年度外债规模内,可自主选择发行窗口,分期分批发行,不再进行事前登记。

鼓励中资金融机构到境外发债筹集外汇,将有助于减缓资本外流的压力。尽管美元在走强,收益率也在上升,美元债发行面临更高的发债和偿债成本,但有关部门仍鼓励中资企业出海融资,这或显示监管机构不仅希望通过节流、也希望通过主动开源措施来对抗资本外流。

如果这成为事实,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这意味着,如果没有经常项顺差,只靠借外汇维持平衡度日,长期是不可持续的。用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一家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已经是负的,只靠融资现金流支撑流量平衡。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