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创业板补窟窿,证监会主席又想做什么?

为创业板补窟窿,证监会主席又想做什么?
2017年03月13日 10:26 财经静距离

据消息人士透露,监管层近日对创业板的再融资项目发布窗口指导,要求即使市价发行,认购定增的普通股东也要面临锁定一年期限。这意味着,此前创业板“市价定增、不限售”的规定被打破,制度套利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更为关键的是,一位接近证监会的市场人士称:“会里思路很明确,不管什么价格发行、什么板,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锁定三年,其他定增股东锁定一年。”

把近一个月证监会的“动作”串联起来看,2月17日,证监会出台再融资新规;2月18日,证监会将并购重组中的配套融资规定加以明确阐释;3月7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正在研究,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减持;3月9日,传创业板定增将添加锁定期,那么刘士余在不到一个月内时间锁定再融资与创业板的目的又是什么?

刘士余当前在完善中国股市的“止血点”

今年1月19日官媒新华社刊文称,A股市场应止住天量再融资和野蛮减持两大“出血点”,监管层应尽快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则,对再融资和减持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和规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1月新华社就曾连发三文声讨“减持潮”。而时至今日,刘士余想做的事情,就是把“出血口”缩小,让“失血”的速度放缓,无法影响到新股的发行。

今年以来在沪指和创业板指数均上涨200点左右的背景下,342家上市公司大股东掀起新一轮减持潮,这有悖于高层“维稳”的主题。于是,证监会在出台再融资新政后,又透露口风,说是要规范“大股东减持”。3月7日,在回答大股东减持是否会进一步规范的提问时,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正在研究。

如今的A股好不容易克服了对IPO扩容的“恐惧”,也迎来了可能让今年再融资规模减少7,000亿元(1,012亿美元)的新政,但如果不控制住减持规模,未来A股失血恐怕还会越来越多。

因此,如果今年内“减持新规“能够落地,斩断大股东肆意圈钱的出口,对于A股市场是一个“重大利好”。

据统计,2017年1月1日至3月6日,沪深两市共有607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进行交易,其中有342家遭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减持股份数量为30.8亿股,减持套现市值约340亿元(49亿美元)。

此外,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实际上恶化了资本“脱实向虚”的生态状况。减持股份所形成的现金流大多并未回流实体经济。通过减持套现的大量资金,或用于个人消费,或通过移民等方式将财富转移海外,或者进入了“来钱更快”的虚拟经济领域亦或是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为众多民营企业提供了财富迅速增值的机会,但很多大股东减持套现后不愿再从事实业,这无疑会让实体经济面临不断“失血”的风险。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