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行业“东莞事件”后 女主播们去哪儿月入百万

直播行业“东莞事件”后 女主播们去哪儿月入百万
2017年04月28日 09:45 叶探花

编者按:3月份数据显示,月入百万的女主播们依然不少,无须涉黄,她们靠什么?

4月16日,中央电视台点名报道了多家互联网平台的直播涉黄事件。此前,央视为此进行了三个月的卧底调查。这被认为是直播行业的“东莞事件”。几乎同时,直播行业自媒体“叶探花”公众号连续报道了恰恰直播、假装情侣等多家涉黄直播平台。

如同三年前央视对东莞酒店业色情服务的卧底报道一样,此次央视对涉黄直播平台的报道,同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各职能部门紧急行动。花椒、今日头条火山等相关直播平台负责人被约谈,并被要求对平台进行整改。

由直播天下大数据研究院和标准排名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直播行业热度报告(2016年度)》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的企业超过近200家,被认为是中国的“移动直播元年”,并迎来了这个行业投资的风口期。

《报告》同样指出,直播平台的发展良莠不齐,炒作、情色、低俗、暴力、违法等乱象丛生。尤其众多新进入的小直播平台,为了流量,大打擦边球。甚至,不管是在苹果APP Store还是安卓系统的应用商店,不同的暧昧关键词都能指向同一涉黄直播平台。

当然,这样的场景在互联网界似曾相识。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兴起的时候,如今市场上知名的门户网站都曾用过类似的流量招数。各网站均设立了图片子频道,里面几乎都是穿着暴露的美女图片和一些很具挑逗性的文字。这些做法成为当时网站的流量保证。

只是,如今的直播平台将这一做法更进了一步。短期内这样的做法或许能带来一些流量,但长期靠这样的擦边球生存,则无异于饮鸩止渴。当然,政策也不会允许这样的做法长期存在。2016年底,文化部、网信办等相关部门就联合出台了诸多文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涉黄直播平台的出现,其实反映的是直播行业在流量导入和盈利模式方面的困境。

问题来了,直播平台的流量是不是一定要靠涉黄?主播的收入是不是一定要靠涉黄?少了“球迷”,女主播们还能愉快地月入百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直播天下大数据研究院通过对数十家主流直播平台主播们3月份的收入数据监测,给出了这样的解答。

据直播天下大数据研究院透露,被监测的直播平台包括YY直播、陌陌、来疯、KK直播、映客、一直播、虎牙、花椒、战旗、blued直播、NOW直播、秀色秀场、咸蛋家等。直播天下大数据研究院将这些监测平台中3月份收入位列平台前30的主播做了统计和分析。

从直播天下大数据研究院向叶探花提供的数据来看,在过去的2017年3月份,依然有数十位女主播的月收入高达百万元人民币。仅以陌陌直播的数据来看,3月份有13位主播的收入超过一百万元人民币,其中女主播11位(见下图)。

尽管2016年才进入直播领域的陌陌,最初以“约炮神器”深入人心,但是陌陌直播3月份收入最高的女主播“这个少女不太冷”(阿冷),却是一位长相清秀可人的“森女系”女孩。她在3月吸金236万元人民币,而在2016年,其收入高达1600万元,媲美一线明星。

在3月收入前20名的陌陌主播中,收入在100万-200万元之间的占比最高,为50%;其次是70万-80万元区间,占20%;收入在80万-90万元区间及200万元以上区间的主播则各占15%(见下图)。如果按陌陌35%的主播提成来算,这些主播的收入也不菲。

当然,陌陌主播3月份的集体爆发,或许与陌陌的平台推广也有很大关系。

3月份,陌陌宣布从社交平台向泛娱乐社交平台转型。“你酒窝,能夹硬币吗?”’“天生演技派,求人飚戏“”深夜两点的泡面,拯救了我”等一大波线下广告刷足了存在感。

这些看起来无厘头的广告语大量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铁、公交站,不同的标语下方都搭配了统一的slogan——“用视频,认识我”,十分醒目,引人驻足。

陌陌直播的另一个流量保证是,陌陌直播是一个内嵌式直播平台,陌陌本身的用户量就多达上亿。

陌陌主播们3月份的表现,说明了一个事实——无须涉黄,同样可以挣得盆丰钵满。正如陌陌当家花旦“阿冷”坐在手机屏幕前,长发披肩,没有“胸器”,也没有搔首弄姿,仅用甜美的长相、动听的歌声和娴熟的乐器,就足以吸引粉丝们的疯狂打赏。

即便面对爆屏的礼物,她依然淡定自若。这才是直播行业应有的健康常态。

长 按 二 维 码 关 注

有关各平台主播收入的详细分析,可参见五一假期后公众号「Dominer指数」即将发布的主播收入3月份报告。

- End -

本文为叶探花作品,所有内容均为原创,转载须书面授权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