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酒业市场有没有200亿潜力?|深度观察

雄安新区酒业市场有没有200亿潜力?|深度观察
2017年04月06日 09:25 云酒头条

文 | 云酒团队(微信ID:YJTT2016)

日前,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独家发布了《雄安新区来了!别说与白酒无关,这些酒企可能受益最大!》(点击标题即可阅读)解读了雄安新区对于酒业发展的重大利好。应读者要求,云酒头条推出跟踪报道,为您进一步分析雄安新区对于酒业的那些影响与机遇。

新区市场潜力:超200亿,再造一个河北市场!

雄安新区会为酒业带来真金白银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这一点从其他行业可以管中窥豹。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发布的研报称,雄安新区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大,20年内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人民币,将给水泥、钢铁、铁路、交通等行业带来明显增量需求。花旗银行分析师发布的报告则称,雄安新区未来10年总计需要1.2亿-1.4亿吨钢材。

既然雄安新区的建设将极大带动基础建设相关产业,那么对于息息相关的酒业来讲势必将带来真金白银!相信很多人对于2009年政府投入的4万亿,侧面推动了酒业2009-2012年高速增长依然印象深刻。

雄安新区到底将为酒业带来多大的市场机会呢?

首先,雄安新区目前酒类消费有多大呢?这一点,通过河北省、保定市两级省市消费规模可以推算。

宏源证券分析指出河北白酒消费能力不输安徽,市场规模200亿左右。长江证券调研数据也与宏源证券相符。

按照河北省人口7470万,而雄安新区所在三个县总人口约为103.3万,按照人口占比来推算,雄安新区白酒市场规模只有1.6亿左右。此外,有酒业调查数据指出,保定的白酒市场规模15亿左右。按照保定全市1017万人口推算,雄安新区白酒市场规模为1.5亿左右,与前述推算靠近。综合来看,目前雄安新区的白酒消费不足2亿。

其次,雄安新区的酒类消费到底有多大的潜力呢?雄安新区是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并列的国家级新区,三者的比较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2016年,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GDP分别为1.94万亿和8732亿,雄安新区GDP则不足200亿。相比前两者的发展更多依靠“自力更生”,雄安新区背靠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GDP约7.5万亿,同时还有北京2100万人口,基于其承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定位,目前只有103.3万人口、220亿GDP的雄安新区增长潜力有望匹敌深圳、浦东新区水平,未来GDP有望向万亿规模看齐,这意味着50倍增长空间。

从面积来看,雄安新区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显然大于深圳面积1900平方公里、上海浦东新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因此,结合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雄安新区酒类市场通过与京津冀市场的融合、升级,再造一个“深圳市场”、“浦东市场”并非遥不可及。

根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深圳酒类市场规模约300亿,北京酒类市场规模220亿,考虑到北京原有的酒类消费将在雄安新区承接北京人口、产业过程中,部分转入当地市场,因此保守估计,雄安新区酒类市场增长潜力将在两三百亿之巨。

超200亿的市场规模,意味着雄安新区酒类消费市场未来有望新增一个河北省市场的规模。

京津冀酒类市场或发生“巨变”

“雄安新区,离异男寻高学历年轻女士为妻”、“新区二手车上午卖19万,下午涨价至35万”……这些在社交媒体广为传播的段子,显示了新区正在发生各种基于供求关系的“巨变”。

对于酒类市场来讲,“巨变”也正在到来的路上:人口和经济发展红利带来市场的巨大变化,以及作为“京津冀”的桥头堡的优势,雄安新区势必将吸引众多酒企前来竞争,新消费也将有望同步崛起。

首先,消费水平和消费数量有望同步增长。从消费现状来看,雄安新区目前的主流消费白酒主要是泸州老窖系列酒和保定府酒业、容升酒业、温泉城酒业等地产酒,以及周边地区的老白干酒、牛栏山二锅头等,总体以中低端为主。

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大量参与基础建设工人的进驻,以及吸引当地农民到新区就业,中低端酒的需求将得到极大的增长。与此同时,新区的建设必然将通过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中高端商务消费人群进入等一系列因素,带动中高端白酒的消费需求。

目前,雄安新区的人均GDP约在2万元左右,而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人均GDP约在16万元左右,这意味着按照后两者的建设水平,雄安新区的人均GDP有8倍的增长空间。雄安新区房价增长也是一个可参考的数据。据媒体报道,新区设立短短几日,当地房价从4000元/平方直接上涨到8000元/平方。也有分析人士称,按照现在的预计,雄安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在五年内翻一番是可能的,核心区的居民财富平均翻一番也问题不大。

据此推算,雄安新区居民消费水平的巨大增长空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势必将带动酒类消费的扩容和结构优化。

其次,酒类市场洗牌在即,一场品牌大战或在酝酿中。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不仅仅是一个不到2个亿的小市场,而是具有很强示范意义的重点市场,更是新常态下史无前例的机遇。

因此,无论是对于已经完成布局河北的五粮液、泸州老窖,还是持续发力的地产龙头老白干酒,在高端白酒市场占尽风头的茅台酒,以及洋河、今世缘、古井贡等向来注重北京市场的酒企,雄安新区都将是未来全国化竞争的重要一环,这在中高端白酒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可以预见将带来以市场投入、品牌打造为特点的酒类品牌争夺战。

根据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的监测,雄安新区设立后,在清明小长假期间用户对于雄安新区关注度一夜暴增。相较去年同期的历史交通大数据,整个雄安新区的出行关注热度增涨了1223%,而安新县旅游局数据也显示,2017年4月2日至3日,该县共接待游客13258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44.99%。大量游客、上午人士的涌入也对新区原有的酒类消费格局产生快速冲击,从中长期最终改变现有的品牌结构。

即使,就雄安新区当地的酒产业发展来看,现有的酒企的价值也得到了凸显,未来有望成为被并购对象,地区的酒业并购整合有望加速。

第三,进口葡萄酒、进口啤酒、精酿啤酒、洋酒的消费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从酒类消费趋势来看,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无疑走在前列,由于与国外经济交流中带来的消费习惯的变化影响所致,两地对于新品类、新消费习惯的接受程度要领先于其他地区。

在这一方面,两者的发展经历显然对于雄安新区具有参考意义:雄安新区背靠京津冀庞大的葡萄酒、洋酒产业发展基础和强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天津港的贸易优势,进口葡萄酒、洋酒等具有发达经济特点的新消费将在雄安新区得到快速发展,进而改变酒类消费结构、渠道流通结构等酒业格局,进而推动酒类流通实现跨越发展。

酒类产业的盛宴:雄安新区有望是酒业的“硅谷”

美国“硅谷”以诞生了众多影响世界的企业而闻名于世,对于雄安新区来讲,同样有望成为酒业版图上的一个“硅谷”。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酒业有关的创业、经营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对于酒企的影响力显然加强。根据媒体披露的资料显示,雄安新区规划将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吸引高端创新人才进入,努力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与此同时,在雄安新区宣布成立后,一些集聚功能较强的央企、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上市公司总部、高校科研单位等都被传将搬迁到新区,届时将在新区形成对酒业发展利好的创业、科研、经营、消费环境。

从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实际经验来看,由于当地各种优惠政策等利好,极大的促进了酒类产业的发展。以进口葡萄酒为例,在深圳和浦东都形成了大量的供应链、报关等配套服务企业,酒类交易所、融资机构等也得到快速发展。未来在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庞大进口葡萄酒流通企业和渤海商品交易所平台、北酒所等平台基础上,雄安新区有望形成相关的产业集聚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到雄安新区“安营扎寨”,从而推动其成为北方进口酒类和酒类出口的中转链条。

显然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于酒业的利好影响并不限于上述层面。例如,升格的酒类监管体系建设;依托白洋淀等优秀自然环境的酒业文旅项目;新区对于京津冀的酒业旅游、文化创意、人才流动也将产生更强的集聚效应。

在全球化退步的大背景下,雄安新区是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内向发展的必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的政治、社会、经济意义,这一点从“由最高层宣布的成立”的规格、“新区临时组织管理机构级别超过省会石家庄”、“河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袁桐利担任新区筹委会临时党委书记”、“深圳市委书记许勤调任河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带来特区经验”等方面可见一斑,其势必对包括酒业在内的各行业各业产生重大影响。

既然目标确定了,蓝图画好了,需要我们做的是抓住机会,“撸起袖子加油干”。

雄安新区来了,机会就在眼前,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以上内容由「云酒头条」原创,欢迎分享、留言,禁止未授权转载或改编,否则依法追责。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