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微妙却没人知道真相的上海楼市

这是个微妙却没人知道真相的上海楼市
2017年02月21日 15:14 真叫卢俊的地产观

现在的上海楼市到底是怎么样的,其实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其实我们是比较容易在市面上收集到这些数据的,比如

——数据来自叶问楼市

最近几周,上海都在以七八万的周成交量在成交

这个数字大么,可以和大家一个对比,去年上海好一点的话一周大概可以成交20万方,哪怕是一二月份也可以实现10万方以上的周去化

所以当下我们来看这样的成交量一定算不上火热的成交量

而且我们来看成交量,价格几乎没有波动,很平稳

是不是整个上海楼市进入一个风平浪静的阶段,楼市已经被政策给控制住了呢

楼市的呈现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上周五的那一次临港土地的土拍,当天出让了三块住宅地块,结果分别被绿地、万科、碧桂园以平均1%的溢价收入囊中。

整个场面持续了五分钟就结束了,看上去也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怎么形容风平浪静呢

我是全程坐在镜头前给大家做直播的,三块地都只用了2分钟的时间就落槌了,好像很冷淡。而且更加迎合这样冷淡的,是每块地只有4-5家人家参与,和2016年万人哄抢的场面完全不同

但是,这真的是我们看上去的风平浪静么

土拍市场有一些细节很值得玩味

首先我们来看下这三块地

——图片来自楼典

这三块地是挨在一起的,而且都是净地,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土地价值几乎是差不多的

最后参加这三块地土拍的一共是六家人,分别是万科、招商、恒基、绿地、临港和碧桂园

为什么每块地那么少人竞拍

很多人说因为上海执行了资金穿透政策,就是对你交纳的保证金以及未来购买的土地款都要严格的监控,必须保证你是自有资金,因为这个政策,保证金放在政府那里的保管时间也从过去的一个月延长到50天

是的,没有错,这个门槛阻拦了大量的开发商,所以我们从公开文件里看到虽然每块地都有十几家人拿标书,但是最后来的就这么几家

另外,来的这些人,其实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按照缴纳的保证金在政府那边50天保管时间来算,如果这笔钱存在银行也是有利息的,用来参与土拍等于把利息奉献给上海政府

——王怡人制图

如果三块土地都参与竞拍,等于掏出了780万的门票,最少的参加一块地也要拿出300万人民币

所以看得出来,不论最终是否拿到地,所有开发商都为此付出了时间和金钱的代价

那我们可以想想,好不容易具备的竞拍资格,也拿出了几百万的门票费用,为什么有一些开发商动都不动就放弃了呢,溢价率不到1%啊,应该没有突破甲方爸爸们的认知范围吧

其中有2个细节有点意思

第一:参与土拍的房企,碧桂园只参与了最大的一块,而绿地恰巧参与了另外的两块,而值得留意的是,碧桂园和绿地在去年都接受了平安保险的资金,按照道理来说也算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

而且更加巧的是,碧桂园顺利的拿到了最大的一块,绿地也顺利的拿到了另外一块

第二:作为地头蛇万科,门票费最贵拿了780万参与了3块土地的竞拍,但是前面两块都没有举牌,看着碧桂园和绿地拿走,好像也不生气,然后到了第三块,以这三块地里最低的溢价率拿了下来

另外值得玩味的是:临港作为片区开发的地主,参与一下情有可原,但招商和恒基就这样放弃了,没有道理啊。

每块地只有4-5家参与,但是3块地其实总共只有6家开发商参与举牌,平均来说2家开发商拿1块地

这样的竞争某种程度上谈不上竞争,换句话来说甚至都可以联合开发,当然场面上大家都不会那么说,这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细节

这三块地在三个房间里同一时间开展,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内结束,一切都像演练好的,整个会场的氛围无比的其乐融融,连拍卖师都带着微笑温柔落槌

另外有意思的是,这一次的6家人,居然还有恒基这样的港资企业,要知道几乎所有的港资都退出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市场了,恒基在中国已经没有独立操盘的项目了

为什么恒基这个时候出现,没有举牌,缴纳了720万的门票费。是在为某一家没有进入资格的开发商来试探口风的么

这就是上海土拍市场,看上去风平浪静,但是背后好像有着自己另外一套规则在运行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默契,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规则

现在的楼板价便宜么,其实也不便宜,2.1万左右的价格,未来售价也到喉咙口了,但这个价格不是拍上去的,而是初始楼板价人为制定的

那其他参与的房企,用最快的速度,让土拍结束,把土地放到自己的口袋里,这样的行为值得玩味

这是上海土拍市场的第一块地,但也是整个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一种投射

如果你能听懂我之前说的故事,上海楼市也就可以换个角度来看

现在上海的一手房市场,很多我们知道的并不是真相

1、一手盘的预售证价格都和开发商当初的心理预期有落差,下滑了10%-20%,而所谓的开发商心理预期,其实都是试探过市场后的价格预期

2、目前对于调控态度明确,要么接受低价预售证,要么你就等着,等到什么时候不知道,天荒地老都有可能

3、不允许集中签约,每月给定签约套数的指标,目的就是防止出现突兀数据

所以换句话来说,现在我们从数据上看到的上海楼市,不论是成交还是价格,都是不客观的,某种程度上也是不对的

这是什么目的,我想目的也非常明显,就是一定要让房地产成交均价稳定住,像稳定住土地价格一样稳定住房价

而且这种层面的稳定,不仅仅是全市的成交价格,而且对一手房的管控也是如此,通过预售证价格审核的方式,控制新增供应量的价格

所以这样的阶段对于想要购房的朋友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时机,目前政策基本上保证了所有的一手房售价都不会突兀,你此时入手一定是所谓的最底价入手

但是到底项目卖的好不好,这个真实情况可能没那么容易看得到

好,对于客户来说,明确这个问题之后还有两个原则需要强调

毕竟购房有一个周期存在,所以这样的政策高压期会持续多久

这其实是一个相对敏感的问题,因为谁都知道这个政策是特殊时期的政策,但谁也都不知道政策会延续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放松,毕竟从我这个维度看到的是史无前例的调控周期

我想说的是,从我目前已知的认知来看,我认为今年的上海楼市不会放松,一直会持续这样的高压政策

但是换句话来说,是不是这一年任何一个时间点购房都是可以的呢

其实也不一定,对于严控预售证的模式,本质上这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模式,计划经济的最大伤就是降低企业的活力,反正价格已经被计划,对于产品也好,研发态度也好都没有很大的激情

所以首先对于时机来说,很明显2017年上半年是最好的时间点,道理也很简单,这个时候拿出来的产品,规划方案都来自2016年,都是准备未来在市场上持刀见红拼的项目,所以整体产品力规格都极高,而现在又受制于管控,价格降低。所以这个时间点容易淘到价格合理但产品不打折的项目

第二个问题:这段时间,市场上还是有很多项目,到底怎么选择

从项目选择来看,此刻我反而推荐两个区域的项目

第一是上海相对市中心的项目,比如中环内的项目,这些地段的项目因为单价比较高,所以受管控的力度也比较大,所以对于客户来说,打折也比较大

第二个我会推荐郊环外这些彻底远郊的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的存在是负责拉低上海整体成交均价的,所以他们都会以比较低的价格流通在市场上

不同需求的朋友可以各自去寻觅

土地市场如此的微妙,更别说楼市市场了,我们都需要花点更多的时间来探究市场

所以各位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看一下我和王怡人开的新栏目

在当下的市场上,作为普通客户的我们,也更加锻炼你对一个市场的认知和判断,因为现在的你不仅仅需要看数据,而且还能够不人云亦云,因此藏在底下的楼市真相并没有那么简单的浮出水面

这个时候,可以隆重的推荐卢俊新推的这一档节目,就是上周五和大家安利过的,我和王怡人合作搭档的土拍直播节目

怡人举牌

未来上海的所有土拍,卢俊都会和王怡人一起,为大家做这样一次土拍直播,和大家聊土地背后的故事,聊开发商对于土地的态度,聊土地对于房价的影响,以及所有人都关心的,房价的后续走势

还是那句话,当下的楼市真相,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看数据,更多现象背后的本质进行讨论,这也是卢俊想要开这档直播的主要目的

告诉大家事情背后的更多可能,用来尝试接触关于楼市真相的本质

今天上午9点,是的,就是2月21号的上午9点,我和王怡人继续对金山三块地的情况进行土拍直播,欢迎大家围观,

我曾经说过,土拍是锻炼市场研判能力最好的载体,如果你关心房价好奇楼市,不妨可以看看

反正现在还是免费的,以后就不知道了

好了,扫图上二维码或者下载首播关注我的直播号:30003865,都可以直接观看

以上为正文,扫描二维码或手动搜索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的地产观,即可关注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