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这个楼市里几乎忽略不计的元素,现在可以聊了

战乱,这个楼市里几乎忽略不计的元素,现在可以聊了
2017年04月19日 11:13 真叫卢俊的地产观

刚入行的时候,给自己买过很多关于房地产的书,其中有一本我忘了什么名字的书,书里有这么一段话谈论关于影响房地产价格的,里面有一个指标就是关于社会的动荡或者战争等。

作者对于这一点其实也就写了一段话没有展开,文章的最后写到,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很低,所以就不做细讨论了

是的,这个我们认为有生之年都不会看到的元素,最近好像变得有点微妙,微妙的点就在于

我们的邻居朝鲜以及亦敌亦友的对象美国最近的一些动作都有点不按套路出牌啊

首先来看美国

“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已经抵达朝鲜半岛附近海域,“里根”号航母战斗群驻扎在日本,“艾森豪威尔”号正在从印度洋赶往西太海域途中。

这意味着什么,美国30%的海军力量都出动了,把朝鲜团团围住

然后用59颗“战斧”巡航导弹摧毁了叙利亚政府军20%的空军力量,4月13日,驻阿富汗美军向阿富汗境内的一处“伊斯兰国”目标投放了“炸弹之母”

这么频繁的力度,很难想象没有什么暗示的意思

然后再来看朝鲜,这个国家就更加极端了

朝鲜在北京邀请了近百名西方记者,把他们空运到了平壤。另外一方面,反而把平壤的60万人口宣布撤离

4月15日,是金日成出生105周年。按照惯例,朝鲜应该举行阅兵式,同时应该试射导弹或者试爆核武器示威。

13日报道,朝鲜外务省警告美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将遭到朝鲜式的报复打击。

朝鲜外务省裁军与和平研究所发言人当天发表谈话称,如果美国敢轻举妄动,朝鲜会以朝鲜式报复打击

然后日本都开始撤侨了,中国都降低去朝鲜的航班了

整个社会都差不多快真空了,最近几天,好像战争就在我们面前,第二次朝鲜战争好像一触即发。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朝鲜距离我们那么的近

当年我们定位如何快捷的发展联动经济,现在如果一旦发生战争对于我们的影响必然无法避免

战争到底会不会来,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这个时候可以来探讨下如果战争来了,对于房地产是什么影响。

过去我们认为楼市可以忽略不见的元素,今天差不多可以提上议程了

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么一个话题

首先,如果发生战争,一定发生在朝鲜,而不是中国或者韩国。

但是朝鲜距离中国有多近呢,平壤距离丹东只有160公里左右,而最近大火的雄安新区,距离北京也不过100公里

所以从距离上来看是非常近的,如果发生战争,毫无疑问,会发生大量的难民潮,一定会有大量的难民和富豪涌入中国,那么这样一个现象,楼市会发生什么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这么一次战争,后面有些人怎么赚钱怎么发展其实挺值得玩味的

1830年到1860年的这段日子,当时的清代在经历内忧外患的时间点,对外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对内刚刚结束了太平天国运动。此时的清朝正是最虚弱的时候,当然,正是因为连续的几次浩劫,此时的晚晴,也难得有着些许的宁静和和平。

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的时候,大量的地下组织在各地汹涌,而上海最有名的就是小刀会,小刀会大量制造动乱,引起大量华人涌向租界区寻求安稳。所以很快,租界区从刚开始只有老外自己住变成了混住的格局

当时有数据表示:从1853年初到1854年7月,租界内人口从500人上升到2万多人,猛增40倍。而在之后的1860~1862年间,租界的总人口攀升到了惊人的50万人。

这些人的涌入,很快就让洋鬼子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帜,很快在难民潮里找到了商机,其中最大的一个商机就是这些华人的居住问题。开始大量建造住房,出租给华人,高档房屋由富人们消受,简陋的板房则由贫民们廉租。

而最后通过租赁可以获得多少利润呢,资料表明,19世纪60年代的上海房地产市场,仅仅租赁就可获得高达30%~40%的利润。

换一句话来说,盖的房子,两三年就可以回本了,而后就全部是利润了,这样的收益率我看在所有时期所有国家都是非常丰厚的

因为有利可图,下一步的发展就很简单了:外资大量的导入,地价飞涨

很快,大量的外资就来了

大量外资公司,纷纷撤离进出口贸易领域,而加入了房地产的行业。仅1901年,平息义和团后,英国人在上海投资的1亿美元中,居然60%都投向了房地产。

在资金的助推下,上海房地产进入癫狂的状态

和大家分享下当初的盛况:上海租界的地价与房价迅速攀升,与10年前相比,增幅高达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

清朝政府很开心,因为估价越高税收也就越高,土地拥有方也很开心,因为估价越高代表可以租的更贵卖的更多,接盘方也无所谓,只要房价一直在涨,现在贵又怎么样,而那些租赁的人,虽然叫苦,但是没办法毕竟这个刚需,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这个时候,上海房地产吸纳了各种资金,无论白色、灰色乃至黑色渠道,大量的国际国内资金涌进这座东方大都会。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巨大的工地,“棚户区”被大规模拆除,二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里弄房屋”到处涌现。

因为对土地的火热,所有的资金都流入房地产

当时房地产开发,对于资金的运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包括钱庄贷款、股票质押贷款、挪用各种能挪用的款项等,其实大家可以看到,当时所谓的开发商对于钱的运用方式几乎和现在的逻辑相似,我们目前开发房子用钱的方式也不过如此

当时的上海,整个资金链都拉的非常紧,但是没人在乎,因为所有人都觉得土地可以给予自己高倍的回报

但是这个时候不讨巧的是,中法战争又开始了,这样一次战乱彻底压垮了上海的资金链,

地产大王徐润的“地亩房产”,资金链出现了严重问题。公司名下的房地产,总“成本”223.69万两,但徐润从22家钱庄的贷款总额也高达250多万两,已经资不抵债;如果按照徐润的个人总资产340万两计算,负债率也超过73%。

这个负债率现在看看好像很低,但是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数字

资金的撤离让房地产迅速的贬值。但是与其说贬值,不如说之前的价格太过于虚高

从此之后,上海房地产就伴随着战乱,一蹶不振

但是又过了几年,战争平稳了之后,上海滩又出现了一位大亨:哈同。他又成为了上海大班,吞下上海大量的土地,伴随着和平时期的到来,地产又回暖了,哈同这个流浪汉成为了上海第一大富豪

所以大家看出这么冗长的故事背后的逻辑了么

1、如果战争发生在自己的国家,资金的撤离是大概率事件,而这对本国的房地产是最大的影响,当初上海楼市崩盘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中法战争,很多事情都是由内因决定的,但是外因是导火线,给到致命一击,一旦自己的国家发生战乱,房地产受伤害是大概率事件,价格可能会直线下滑

2、如果其他地方发展战乱的时候,战乱城市的周边城市会涌入大量的难民和富豪,几年前,美伊战争让伊拉克房价大跌,却让伊拉克邻国约旦和叙利亚的房价大涨。民国时期华界难民逃到租界处导致租界处的房价大涨,这个逻辑基本上是成立的

3、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房地产还是相对稳健的产物,战争一定不会长期存在,一旦战争结束,房价又会回暖,而且初期会有一个快速爆棚的阶段

所以综合的来看

动荡的局势下,楼市可能会畸形的存在,但是还是在生长,还是在循环,我想这可能就是房地产的魅力吧

当然,战争除了影响房地产之外,给一个城市带来伤害是难以磨灭的

突然想起了一部韩国电影《高地战》

两军在三八线反复进退攻击,一个据点反复被韩国和朝鲜轮流占据,军队看着对方之前留下的东西,甚是感慨。

本是一个种群,吃一样的东西,穿差不多的服侍,说着一样的语言,现在却发展至此

一次战争给到当地的居民难以磨灭恐怖的记忆,而这样的记忆存在的话,不论买不买房,可能最后也安不了家

最后借用网红薛之谦的一句话:

我希望世界和平

好了,最后问个问题:要不要去丹东抄底楼市:)

以上为正文,手动搜索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的地产观,即可关注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