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和万达,或许都在用钱换时间

融创和万达,或许都在用钱换时间
2017年07月11日 10:31 真叫卢俊的地产观

昨天地产圈有一个爆炸性的新闻,新闻的核心逻辑就是融创六百多亿买下了万达好多文旅项目,这个消息大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我一个互联网群里都在讨论,这两个人到底在干嘛

今天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先把结论抛出来和大家分享:我觉得他们都在赶时间

先来看一下这一次交易背后的一些小细节

首先,卖的项目很多,但是类型却很单一

首先是清一色的文旅类项目,然后再加清一色的酒店项目

第二点,好像两家人都很着急

以前的收购,要么具体的一个一个项目,要么整体收购,这样打包一次性买这么多项目的,确实比较少见

而且细心的我们也看到了,转让的评估价格居然用很粗暴的注册资本金进行判定,可以看出双方都不希望这一次交易拖太长的时间

而且从时间截点里要求我们也看到

时间非常短,只剩下20天时间了,对于这么大标的的收购来说也是说是非常急迫,对于两家公司来说,不可能不在乎钱,但是背后似乎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最后一个细节,就是那四个不变

这四个不变简而言之就是对外传递一个信号,就是什么都不会改变,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一样的

所以我的感受就是,这两位大佬都很着急,很着急达成这样的交易,虽然买的卖的都不清楚到底好不好,但是似乎这一切都没那么重要,他们后面要做更大的事情

而且在后面那件更大的事情完结之前,不希望出现什么大波澜,所以用了这“四个不变”的原则,来给外界风平浪静的感觉

到底谁比较着急

万达和融创,之前一直少有交集,一个做三四线的商业,一个做一二线的住宅

从融创之前的布局重点来看,都是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而且从之前的战略规划上来看,好像并没有那么着急这么大力度的拿下这么多文旅类项目

而且融创之前的土地储备一直很健康

根据融创今年的半年报公布,至2016年底,融创中国布局城市达44个,土地储备约为7291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约为4973万平方米。截止2017年3月25日,融创中国总土地储备达到7912万平方米,之后又通过收购大连润德乾城、重庆华城富丽和天津星耀等,继续斩获项目,增加土地储备。

所以这一次这么着急拿下那么多项目,我觉得不是融创出于生意的本质想购买的

那背后可能会藏着什么逻辑呢

我不知道我的逻辑对不对,但是会不会和这个有关

卢俊如此推测的核心原因,就是时间太多重叠

7月6日晚上,贾跃亭宣布辞去乐视网董事长的职务,辞去之后贾跃亭在乐视网没有担任任何的职务了

而乐视网,之前融创刚刚成为第二大股东

之前的入股协议是这样的:

以60.41亿元收购乐视网8.61%股权,以79.5亿元获得增发后乐视致新33.5%股权,以10.5亿元收购乐视影业15%股权。共支出150.41亿元。

而乐视致新的总裁是梁军,乐视网的总经理也是梁军。不论如何,融创已经和乐视网深度的捆绑在了一起

而这里面有一个重要截点:7月17日,乐视网召开股东大会,选举新一届的董事长

孙宏斌,梁军已经提名为非独立董事,临时股东大会的核心内容是选出新一届董事长

孙宏斌是不是在为乐视争取资源呢

所以我们看到公告里还有这么一条

双方同意在电影等多个领域全面战略合作

我们看一下融创入股乐视的三个版块里:乐视网是平台、乐视影业是内容、乐视致新是硬件终端,也就是电视中屏

而了解万达的朋友可能也会知道,万达从重资产转移到轻资产最成功的突破,其实就是万达影业这一块,我们看一下万达2016年对外数据

万达电影一年产生接近400亿的收入,而且有一个重要数据,万达电影屏幕14347块,占全球12%的市场份额,各位注意哦,是全球市场

万达已经在北美、欧洲、中国这前三大电影市场票房占据第一

所以说的简单点,如果万达和乐视开始合作,不论是电影排片对乐视影业倾斜点,电影资源和乐视网合作点,大屏模式和中屏可以更好结合点,对于乐视三大模块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啊

所以从这种角度,或许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合作

但是换句话来说,万达为什么愿意卖

对于万达来说,或许自己也很赶时间

我们先来看万达卖出的这些项目

万达文旅项目某种程度上来看,都是一个个神坑,是一个个需要巨额投资的项目

2009年万达200亿投资长白山项目;2011年9月,万达集团500亿的楚河汉街;2013年4月,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破土动工;2013年6月份,万达投资400亿元人民币开工南昌万达城;9月份,万达青岛投资500亿元建设影视产业基地;2014年10月,万达宣布投资500亿元建设广州万达旅游城;2015年,万达投入150亿元的双版纳国际度假区项目正式开业……

王健林对于投资的文旅项目有过三点要求:一是投资额度要大,二是业态要素要多,三是项目要具有其唯一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次转让给融创的这些项目,他们的投资额都是惊人的

每一个项目的总投资额都是超百亿的

所以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当初释放出来的总投资额一定是夸张的,不然让融创接盘太不合理

而搞笑的是,这些项目这一次卖掉总共的价值也不过300亿,很显然对于万达来说,自己心里也有清晰的判断,每一个项目其实没那么值钱的,这十三个项目平均每个也就二十多亿吧

某种程度上,从单个项目考虑来看,这几乎也是贱卖

为什么这样呢,我们也可以从万达2016年年报数据上可以看出

万达转型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轻资产运营,但是毫无疑问,文旅项目的轻资产运营盈利能力是很弱的

虽然去年万达文化收入有超过600亿,但是其中半壁江山是电影产生的,而文旅产业的轻资产收益只有

可能这个钱的数值还不错,但是和投入产出比来说,实在是太低了

当下的文旅地产,更多的还是通过房地产开发的传统角度在平衡现金流

很显然,文旅开发在万达众多盘子里并不算得上是一个绩优棋子

而且从万达最近的动作来看

刚刚几天前,万达尝试开发大健康产业的运营模式,很显然,对于任何的模式,万达都采取不抗拒的态度,只要有机会就上,那么如此说来,最快程度的摆脱文旅地产的束缚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这个时候,你大概可以理解王健林在这一次交易后对外说的一句话:“这次回收资金全部用于还贷,万达商业计划今年内,清偿绝大部分银行贷款。”

对于轻资产运营的企业来说,利润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这个胜于规模,所以当下的万达想的不仅仅是做大,更多的是如何提升企业利润率,不然轻资产运营从何说起

某种程度上者一次性的转移在我眼里是对文旅项目的不看好,万达把自己的火力集中在其他地方去了

而火力集中的背后,可能是万达也赶一个时间点

有一个数据分析:之前万达在香港私有化已经陆陆续续用掉了130亿,若明年不上市就要兑现与机构对赌的300亿,2015年万达发行的700亿企业债也即将到期,所以某种程度上,万达赶的时间,是自己A股上市的时间

这个时间没那么快,但是同样很着急,之前万达规划于2018年8月31日前完成在A股上市,而这个时间距离现在只有一年了

万达的IPO排队已经很久了,一般都需要2-3年的时间,如果想要快,其实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借壳,借壳上市的时间是1年

而乐视

就是一只A股

当然,这个想法都是瞎说的,但是对于万达来说,毫无疑问需要把自己的公司变的更轻才可以,只有那么多重资产,对企业来说很好,但是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所以命运就在此刻让这两个男人连接在一起

孙宏斌要快,王健林要一揽子拿走

所以最后谈了一个便宜但整体拿走的方案

当然,万达眼里的不好不代表地产开发项目的不好,对于房地产开发逻辑来说,虽然运营收益不高,但是万达毕竟通过前期的规划,在每一个城市圈住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在未来可能会产生足够的价值

有过粗略计算,这一次出让的项目,背后带着300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

而这个或许就是吸引孙宏斌的一个重要逻辑吧,对于他来说虽然城市在当下来说并不是融创最好的选择,但是好歹有地,好歹还有不少,好歹通过万达的开发能够获得一点土地溢价

这样的话,融创拿下这些土地,虽然有点不甘心,但好歹这样的投资比投资贾跃亭稍微靠谱一点

所以这一笔生意后,万达甩掉了上市的包袱,乐视得到了续命的资源,而融创获得了任何开发商都不会嫌弃的土地,大概这样

毕竟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时间才是

最后用一个段子来收尾吧

有一天,一个资本家的儿子,好奇地问他爸爸,他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资本家放下手上的事情,微笑地让他的儿子,把冰箱的肉拿过来

儿子拿过来了,资本家让他再放回冰箱。儿子把肉放回冰箱后,莫名其妙在站在那里,不知所以

资本家盯着儿子看了一会儿,终于笑咪咪地说道:“猪肉原来在冰箱,现在还在冰箱,但是你的手上是不是多了什么东西?”

儿子看着自己手上

满手的猪油

以上为正文,来自卢俊,就是那个卢俊,真叫卢俊的卢俊,爱聊地产观的卢俊,所以你懂了么。

如果你曾经看过真叫卢俊的地产观的朋友们,可以搜索并重新关注关注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这里有他和他的地产观。

各位朋如果方便的时候麻烦和别人说下,真叫卢俊现在在这里,感谢感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