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大部分普惠金融机构顶不住十个问题

目前中国大部分普惠金融机构顶不住十个问题
2017年11月30日 21:00 颐园财经

中经金融:follow me!

 中经金融记者 郑利鹏

普惠金融之路任重道远。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传统金融的痛点。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达到7000多万,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若把尚未注册的小微商户计算在内,数量更多。

但由于中小企业存续时间不确定,缺少可抵押资产,银行获取中小企业信息成本比较大,加之中小企业贷款具有少、频、急、短等特点导致其市场交易成本比较大,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即使获取银行贷款,其成本要比大企业高很多。

这些正是当前国内金融科技企业的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其市场所在。

不过,在世界银行普惠金融中心主任、中欧商学院兼职金融学教授王君看来,国内的普惠金融之路仍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以下为王君在第二届互联网金融合规与创新发展论坛演讲原文:

画像只是在获客阶段、在放贷前对于目标客户群的基本的判断,并不能代替对信贷的基本分析。所以,金融的本质,甚至农村信贷的本质,就是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做出可靠的判断。无论你是用线下的人工,劳动密集型的信贷分析方法,还是线上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等,其实你要做出的判断就是这个。

这个做出来以后,你才能够把贷款放给真实有有效需求的人,并且不至于放贷过度。放贷过度是我们目前一个主要的问题,包括现金贷等等,如果不是放贷过度的话,那是一个很好的产品。因为千人千面,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为什么总是一刀切,好像谁在什么时间吃喝拉撒都需要当局出来一个规定,不一定的,一定要市场满足。但是市场有这样一个问题,它没有对真实有效的需求进行分析,即他对还款是没有能力的。这就导致要么放贷不足,放贷不足就导致他从别的渠道借贷,放大了借贷的风险。要么是放贷过度导致债台高筑,破产。

的确我也有一个希望,希望未来通过科技的进步,大数据、云计算能够使得这样的问题容易解决,但是迄今为止我还真的没有看到谁非常有把握的说我已经对中国人口,凡是那些有真实有效信贷需求的人,都通过这些技术给予了满足。以前我在做小额贷款监管的时候,会听到很多人说他们做的如何如何的好,大概十来个问题就能够在几分钟之内知道真相是什么。

对于一个机构而言,有多少客户,有多少信贷员,每个信贷员每个月开发的新贷款是多少笔,管理的贷款是多少户,什么样的期限,什么样的利率,有什么样的还款的保证。两只手数不完情况就很清楚了。

同样的原理,互联网金融放贷的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是适用的,尽管这些问题并不是每个都能对上,因为模式有区别,但是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中经金融是《中国经营报》旗下专注财经领域新闻的公众号,内容覆盖银行、保险、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个金融行业,每天多条原创,旨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服务。

[版权说明]

本文为原创内容,如欲转载,请联系后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