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万亿信托实现线上监管 业内盼增加“流动性”

24万亿信托实现线上监管 业内盼增加“流动性”
2017年12月28日 21:00 颐园财经

 

中经金融:follow me!

 中经金融记者 崔文官  

2016年12月26日,中国信登在2016年中国信托业年会期间正式揭牌成立,作为提供信托业核心服务的中国银监会会管金融机构,在诞生之初,中国信登就注定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使命,承担信托产品及其信托受益权登记与信息统计平台、信托产品发行与交易平台及信托业监管信息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功能,以助力信托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12月25日,全国各信托公司和各地银监局分别通过信托登记系统上报、查阅信托产品登记信息。全国各信托公司报送各类信托登记已累计超过20000多笔,其中,预登记申请16000多笔,获取有效产品编码的信托产品达到14000余个。

对于中国信托登记公司过去一年来的成就,西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信托专家陈赤在称,“随着信托登记平台的上线运行,所有新发行的信托产品的数据都会登记在案,有利于监管部门实时掌握信托行业整体数据,为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基础。所有新的信托产品的相关信息目前也会在系统上公式,不过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不允许信托质押融资,因此投资者希望在流动性方面有所提升,希望未来中国信登能够从信托登记平台走向转让流动的平台,起到信托发行市场的作用。”

提高信托业市场透明度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目前,中国银监会、各地银监局都实现在线查阅信托产品信息,线上开展信托产品入市前的报告管理及后续的持续监管,全国各家信托公司报送各类信托登记申请和通过系统生成的有效产品编码已双破万。

今年9月1日,中国银监会颁布实施的《信托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生效,该《办法》按照“集中登记、依法操作、规范管理、有效监督”的总体原则,对信托登记的定义及流程、信托受益权账户管理及信托登记信息管理、监管要求等进行了规定。信托登记系统于该《办法》生效当日即开始提供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信托产品登记服务,实现了《办法》规定的信托产品及其受益权信息的预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终止登记及更正登记功能。

上海市自贸区管委会、市金融办相关人士公开表示,建立全国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登记平台,填补了我国信托业统一登记空白,有利于推进完善信托登记制度,提高信托业市场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

中国信登相关负责人表示,迈向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统一登记后,有助于充分挖掘利用信托登记系统相关数据,逐步打造信托行业数据中心;同时,也为在适当时机推出信托产品的发行交易创造条件,更为标准化、长期化的信托产品的研发与发行奠定基础。

助力行业风险防范

截至2017年三季度,全国全部信托公司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已突破24.41万亿元,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子行业。

对此中国信登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作为全国统一的登记平台,中国信登信托登记系统上线运行,对于科学助力监管监测,强化市场约束,进一步加强信托行业风险防控,推进信托业转型升级和服务实体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系统上线后,中国信登开通了系统与中国银监会、各地银监局专线访问端口,原来信托监管的部分职责已通过系统来履行,实现由原来的“线下”搬到了“线上”,实时掌握行业运行情况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此举有效提升了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增强了监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截至12月25日,监管部门累计通过信托登记系统采取监管措施共计2900余笔,其中,涉及关联交易的产品已查阅2400多笔,叫停160多笔。

根据《办法》规定,信托机构应当在信托成立或者生效后10个工作日内申请办理信托产品及其受益权初始登记,并由中国信登进行形式审查,已完成初始登记3500多笔,变更登记和更正登记也在相继产生。

通过信托登记系统进行信托产品统一登记,意味着信托产品从发行或成立前报告、设立生效、重要信息变更到产品终止全流程都可以被监管监测,对于信托机构而言,强化了市场约束,夯实了自律基础,有助于提升信托产品的公信力与信托行业整体声誉。

在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中国信登根据中国银监会监管要求,开发建设了含预登记、初始登记及终止登记等200多个要素在内的数据库,增加对信托产品运用信息、风险信息登记等情况考量,完善了信托产品基本信息及信托受益权信息,以进一步规范信托公司产品信息报送行为。

在信托产品报送过程中,信托公司通过信托登记系统获取唯一有效的产品编码,初始登记完成后也须在中国信登官网公示存续的集合信托产品信息,截至目前获取有效产品编码的信托产品达到14000余个,已有1300多笔存续的集合信托产品基本信息在中国信登官网进行公示。这种权威便捷的查询渠道和唯一有效“ID”,不仅可以有效防范山寨信托公司与信托产品,也能极大方便各类机构的评估与评价,对信托产品之间的比较以及投资者的选择,强化了市场对信托业务的约束。

此外,中国信登设置独立的形式审查室,配备初审、复审团队以及线上线下咨询热线,始终坚持严格的形式审查标准,强化内部控制与信息安全,以督促信托公司不断提升登记报送质量。自系统上线以来,信托登记数质量逐步提高,信托报送行为更为规范,对防范行业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交易流转拓展服务

另据中国信登相关人士透露,成立以来,中国信登公司领导多次带队赴京参与中国信托业协会等行业机构组织的沙龙活动,专门听取行业所需所想。

此前的2017年11月底,中国信登在上海召开信托登记工作座谈会,邀请部分银监局信托监管部门及信托公司信托登记部门近30位相关负责人现场座谈,专门听取各地银监局和信托公司对信托登记系统及相关工作意见。

据悉在这次座谈会上,中国信登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行业沟通交流,在信托登记系统运营管理、受益权账户开发建设及后续信息系统架构方案设计中,都将积极听取各银监局及信托公司的意见建议,努力使监管指导与行业智慧成为中国信登全面履行信托登记服务功能的重要支撑。

截至目前,信托登记系统已进行了四轮系统优化,完成涉及系统功能优化、性能优化、流程简化及监控报表等方面需求100多项,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用户体验,持续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根据内外部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新需求及改进要求,中国信登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并持续推进系统改造,以进一步优化信托登记系统,确保系统运行更稳、质效更好。

同时,为大幅提高信托产品报送安全性及保密性,中国信登正在根据行业需求持续推进系统专项接入工作。截至目前,绝大多数信托公司反馈了专线接入进展,中国信登也正在逐一与符合专线联调测试条件的信托公司开展专线联调测试及切换演练工作,计划年内将实现专线连接,并逐步建立理顺后续运维联系机制,确保专线建立后的业务高可用度,为下一步支持信托公司开展自动报送功能、减轻报送压力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办法》规定,对于信托登记管理办法施行前已成立或生效的存续信托产品,2018年6月30日后仍存续的,应当于2018年7月1日前按照信托登记管理办法补办信托登记。为了便利信托公司及时、准确补办信托登记,提高信托登记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中国信登提出了在不过多增加信托公司负担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便利的补办信托登记的通道平台,高效有序开展信托登记补办工作。

中国信登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信登将继续在中国银监会监督指导下,在全行业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按照服务监管、服务行业、服务投资者、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使命,沿着“以产品登记夯实基础、以交易流转拓展服务”的方向,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尽早实现全面服务能力,积极完善我国信托业的核心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促进信托业健康发展。

银监会信托部主任邓智毅此前在《办法》颁发实施座谈会曾表示,“信托登记系统上线运行,是万里长征才走完的第一步,无论是历史的一步,还是走过的每一步,都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中经金融是《中国经营报》旗下专注财经领域新闻的公众号,内容覆盖银行、保险、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个金融行业,每天多条原创,旨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服务。

[版权说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