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0套房:戏精家长,活该把孩子养成碎钞机

上海40套房:戏精家长,活该把孩子养成碎钞机
2017年11月14日 12:45 长江商业评论

来源:谈心社(ID:txs163)

最近,一则“家长为竞选小学家委会在群里发简历”的新闻刷爆了网络。 

上海某小学家长为竞选家委会,纷纷在班级微信群里上传个人简历:

“我是14号的妈妈,毕业于美国中密歇根大学,任职于私募基金公司,爸爸在央行外管局工作。我家孩子曾担任幼儿园总园毕业典礼主持,在训练孩子主持台风方面有一定经验。”

“我是17号的爸爸,我和孩子妈妈是研究生同学,博士期间担任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席。”

“我是20号的妈妈,知名外企HRD,也就是整个公司的大管家,工作时间自由,有一定资源,孩子爸爸是复旦附中校友。”

更有家长直接叫嚣,要把茅台砸跌停:

“我研究生毕业于哈佛大学,现工作于全球第一大投行,孩子爸爸是上海知名公募基金的经理,管理资产35亿。不要欺负我孩子,否则让他爸爸把你的股票砸跌停,包括茅台。”

这件事情到网上引发热议后,一个有40套房子的网友把自己竞选家委会的简历也发了出来。

家委会本来是一个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服务、监督的组织,目的是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但在这些家长的炫耀和攀比之中,变成了一场赤裸裸的“爹妈炫耀会”。

1

中国家长最大的虚伪就是喊着“为孩子尽心尽力”的口号,满足的却是自己丑陋的炫耀之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上广等12座城市的调研报告》显示:

在中国,至少有65%的孩子在上各种兴趣班。

即使,接近一半的孩子表示不满意,家长们仍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你也不能落后”,强迫孩子去学各种技艺。

爱好为先的“兴趣班”变成了家长“不输人”的地盘,无辜的孩子成了牺牲品。

家长们仍乐此不疲,甚至沾沾自喜。

有新闻报道称:四川一对夫妻月薪五千,却借债20万买宝马送儿子上学。

平时,不敢请客,不敢旅行,花钱非常俭省。但对儿子,他们可下了血本:

送儿子到当地最贵的私立幼儿园,每学期花费几万元;

给年仅5岁的儿子买500块钱一双的童鞋,原因是不想儿子被同学看不起;

在班级活动中看到其他的家长开宝马、奔驰,而自己开着十万的国产车时,立刻决定换车。

当时,两人所有的存款仅10万,只能向亲戚朋友借了20多万才买下了一辆宝马。

更令人吃惊的是,孩子也学会了炫耀,班里有同学买了新玩具,就回家要他们也买同样的。

这种现象,在中国十分普遍:

泉州一对夫妻,欠下8000万债务未还,仍然送儿子读私立高中,仅学费一年8万。

广西一父母,为了让孩子的婚宴更有面子,借十多万高利贷摆喜宴、欧洲旅行。

参加小学生春游,孩子们穿着高跟鞋、被家长化着精致的妆,举止成熟得和大人一样。

绵阳师范学院社会学教授蒋洪说:“作为家长在满足孩子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外,应该多注意爱好、特长、勇敢、爱心、担当、自立等方面的培养,这些精神上的丰富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

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家长都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们看到的只是其他家长羡慕的眼神。

为了这种虚荣,不惜举债买奢饰品,这就像一种毒,引诱着中国家长身心其中。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苦了家长、毁了孩子。

2

家长为了面子逼孩子优秀,孩子为了炫耀逼父亲下跪。

“为了我在别人面前有面子,你必须比其他人好。”

“你成绩不好,我都没脸回家过年。”

实际上,不是成绩不好的孩子让这些父母不敢回家过年,而是他们太在意自己的面子,孩子不过是他们维护面子的工具。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母亲带着孩子坐公车,前面的妈妈看到儿子很可爱就逗他:“你这么可爱,学习好吗?”

儿子诚实地回答:“我英语不好,这次考试没有及格。”

那位妈妈立刻指着自己的女儿提高声音说:“我女儿英语可好了,前几天考了一百分呢,都连着好几次了,老师经常表扬她。”

车厢里的人都听到了那位妈妈的女儿英语有多好,她看起来得意洋洋。

小女孩也扬脸,十分鄙视地看着英语不及格的男孩。

这样的母女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悲哀的是,在这些蠢父母的影响下,很多小小年纪的孩子也学会了炫耀:

拿着印刷精美的名片,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自己的特长、成绩、担任的班级职务,分发给同学老师;

把“我爸是什么董事长”、“我妈一月多少钱”、“我家多少套房子”挂在嘴边;

其他小朋友拿了好玩的玩具,回家一定哭闹着让爸妈也给自己买一套。

年初,网络上热传一段视频:一位当快递员的父亲在自家门口被儿子罚站、痛骂,原因是没有给儿子买他想要的iPhone 7。

朋友都有,他没有;父亲买不起,让他觉得很没面子。

儿子甚至撂下狠话,“2017年之前,我看不着iPhone,你给我当儿子!”

之后又骂道:“今年没有iPhone 7,咱俩没完,跪下!”父亲竟也真的双膝下跪。

实际上,这种白眼狼,恰恰出自那些爱炫耀的父母之手。

聪明的父母,从不炫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尘。

他们也不会因为孩子无从炫耀,而指责孩子。他们在意的是“孩子”,而不是“面子”。

当然,他们更不会允许孩子炫耀。

自以为是、夸夸其谈的家长,在格局上,早已落了下乘。

3

爱炫耀的家长,绑架了孩子的人生。

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

将两只刚出生的小羊羔放在不同的外界环境中——一只在羊群聚集的水草地里,另一只边上栓了一只狼。

在水草地的羊,很快适应了环境,生长得很好。

被绑在狼身边的羊,精神越来越紧张,最后在极度惊恐中死去。

那些整天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的家长,实际上是在自己的孩子身边放了一只狼。

前不久,浏阳一个15岁的孩子小志离家出走,半个月后才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

原来小志平时勤奋好学,但父亲总是不满意,还在成绩单上批“狗屁成绩,退步太多,我很失望”之类的字句,和孩子交流也总是“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小志最终离家住走,并留下字条“混不出名堂,我就不回来”。

在中国,与其说“别人家的孩子”是每个孩子的宿敌,不如说是家长们的宿敌。

别人家的孩子太优秀,他们平凡的儿子已经不能成为他们炫耀的资本。

《上阵父子兵》里的韩爸爸是这种爱炫耀家长的缩影:

在挣钱和陪伴孩子中间,他选择了挣钱,因为没有钱就没有尊严;喜欢和别的家长谈论儿子丹尼的成绩,这让他骄傲;

他检查孩子的作业,认为这样儿子会比别人更勤奋;不允许丹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父亲重压下的丹尼很自卑,一直害怕自己做不好,父亲不喜欢自己。

著名教育家徐国静说:“爱炫耀的家长把自己当成了债主,逼着孩子优秀,才能给自己‘还债’,这样的家庭环境实在糟糕。”

实际上,因炫耀而苛责孩子优秀的家长,就是逼孩子去死。

“我的尸体,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拿回去,心烦!”四川男孩小斯在高考后跳江自杀,他在遗书里这样写。

生前的说说诉说了他对父亲的不满:

从小就被要求考一百分,考了98分,就会被父亲打;

小学三年级作文写得不好,扣分很多,心里害怕;

夹菜姿势不对,父亲一耳光就打过来。

父亲和亲戚聊天,发现他没有其他人好,也会狠狠地打一顿。

“我发现我活得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的心已经变得连我自己都感到厌恶。死了,我的心就自由了。”

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不是领主与奴隶,而是“我”与“你”。

孩子不是父母涨面子的工具,父母也没有权力要求孩子走怎样的路。

4

一辈子都要和别人去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

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

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在中国,很多父母却做不到这一点。

教育家徐浩渊每年收到几千名孩子的来信,信中说着他们的焦虑:

“我爸是个工程师,我要是成绩没有其他人好,他就不理我。我一想到他的反应,就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妈妈快把我逼疯了,她整天唠叨,什么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哪所重点大学,什么你怎么学习成绩总不见起色,我根本学不下去。”

“为了父母,我必须考上一流的大学。”

父母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炫耀的工具,疯狂往孩子身上砸钱,把自己的焦虑不安转移到他们身上,却反过来指责:我为你花了这么多钱,你怎么还不如别人?

这样的父母,与其说是家长,不如说是讨债鬼。

为了炫耀把孩子养成碎钞机,又有什么资格抱怨一个机器没有给他们带来足够多的回报?

聪明的父母从来不屑于炫耀。

在成都地铁上,有一个小男孩不仅主动给带孩子的阿姨让座位,还在妈妈休息的时候,帮妈妈背包并用手给妈妈垫着头。

消息爆出之后,十多万人点赞,网友们纷纷称赞小男孩“有教养”、“懂事”、“小暖男”、“正能量”。

很多新闻希望报道小男孩的故事,妈妈却果断拒绝了。

妈妈发文称,孩子得到老师和亲友赞扬,已经够多了。孩子还小,不希望被过多曝光。她说:“在我心里,娃娃成绩好不如品德好。”

孩子拥有良好的品质,从低调、善解人意的母亲身上也可以窥见一斑。

一个温暖、纯真的孩子,决不会出自爱炫耀的父母之手。

今年,浙江大学迎来了一位00后新生,高考总分620分,比理科一本线高135分,选择的专业也是比较难的医学。

很多人说这个女孩太聪明,称其为“天才少女”,很多人向家长打听“怎么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

面对记者的采访,父母没有夸奖自己的孩子有多厉害,他们觉得这“没什么特殊”——孩子没有上过补习班,父母也没有额外辅导。

孩子对医学感兴趣,自然就学得下去,他不希望其他人太夸着孩子。

不夸耀的家长,往往养出了好孩子。

作为父母,为孩子打算本是天性,但是把孩子当做炫耀的工具就是愚蠢。

夸口炫耀自己为孩子花了多少钱、自己的孩子上了多少辅导班、自己的孩子学了多贵的才艺,除了让人觉得你很low 之外,别无好处。

做个聪明的父母,远离炫耀,给孩子留点安静的成长空间。

本文转自公众号 谈心社(txs163),这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我们为你一个提供聚集地,为你呈现年轻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们倡导年轻人应该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生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