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王健林都白菜价甩卖房地产了,你还在想着买房?

首富王健林都白菜价甩卖房地产了,你还在想着买房?
2017年07月21日 07:10 财富日课

从前,一个卖烧饼和一个卖油条的,两个人都没什么生意,于是提议玩个游戏,你买我一个烧饼,我买你一根油条,一个来一个去,油条烧饼价格从1元,5元,10元,15元......飙到100元,150元......1000元,1500元,一个劲儿往上涨。买包子的人一看 ,烧饼油条涨价太快可以挣钱,也参与进来。买包子的接着前面的人往上叫价到2000元。

卖烧饼和卖油条的异口同声音说:归你了。买包子的人想想觉得亏了就不想要了,要求重来。卖烧饼和卖油条的说:可以。这次买包子的人要求先说,卖烧饼和卖油条的说:可以。买包子的说1500元。卖烧饼好卖油的异口同声音说:归你了。买包子的说:~!¥#@&%**()!!!???。

7月19日下午5点30分,在连续两次推迟会议时间后,融创、万达、富力三方终于正式签约。万达商业将北京万达嘉华等77个酒店,以199.0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富力地产,将西双版纳万达文旅项目、南昌万达文旅项目等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以438.44亿元的价格转让给融创,两项交易总金额637.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致辞之外,王健林特别说明了万达的商业借贷情况,并表示会清偿大部分银行贷款。

前后9天时间,原本的“双人舞”变成了“三人行”。前后对比可知,富力以比融创报价少了近100亿的价格,收购了万达77个酒店,可谓最大赢家。

下面,财哥(ID:icaifu2017)带大家了解一下整件事情的始末:

万达“白菜价”卖酒店给富力,到底在急什么?

几天前,融创632亿并购万达文旅与酒店的公告,牛姐还历历在目,谁知昨天两者在北京的发布会,又有新变数:富力地产半路杀出,接手了万达原要卖给融创的酒店。

三个地产巨头昨天下午一起举办了发布会,并且发布会现场一波三折,还出现三方曾经“谈崩”的迹象。

富力接手万达77个酒店

今天,万达、融创中国、富力地产联合举办发布会,此前原定的万达和融创的并购交易,做了相应调整:

原来万达作价335.95亿准备卖给融创的76个酒店,现在转而卖给富力。77个酒店(多了一个)作价199.06亿,只有原价的59%。

原来万达作价295.75亿准备卖给融创的13个文旅项目,现作价438.44 亿,提高了48%。融创此外还需要承担现文旅项目的454亿的贷款。

因为融创需支付的数额减少,因此原交易结构中需要万达借296亿给融创来完成交易的安排,现一并取消。

调整后整个交易金额共637.5亿,相比此前的631.7亿,变化不大。

显然,中间大佬们有细节谈不拢。生意场中谈不拢是常有的,但是这种马上开发布会了,又临阵变卦的事,牛姐还是头一次见。

最后虽然还是happy ending, 但是相信老王在中间肯定做了不少让步,所以最终富力才能以“白菜价”得到了万达的77个酒店。

可见这次老王真急了,赶鸭子上架,快速把这次资产收购给谈成了。这就更别提,万达跟融创的交易,也是一个月内搞定的,而且还是老王找的孙宏斌(孙宏斌原话)。

万达为什么那么急?

万达本次紧急出售资产,主要有一大原因:

万达急需在A股上市。万达商业从港交所退市后,就开始准备回归A股,而且退市的时候和投资人签署协议,规定2018年8月31日前必须在A股上市。然而,现在地产公司几乎无法在A股上市,这就导致了万达必须变身“轻资产”公司,才能顺利上市。

万达此前曾被监管机构点名,认为此前海外并购步子迈得太大,而国内债务又太高,因此遭到银行排查风险,导致上个月遭遇股债双杀。

所以对万达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去地产,必须降低负债,必须赶快上市!

融创、富力都打了什么算盘?

融创的算盘是,现在拿地太贵了,如果能通过并购拿到便宜的土地,何乐而不为?通过此次转让,融创将得到13个万达城,4800万平米,而且是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低成本销售物业。

同时王健林表示,“孙总买的表面看是负400多亿,再加转让400多亿贷款,好象800亿,其实还有300亿现金呢。”

这么看来,融创真的不亏。虽然短期内负债上升,但是这些项目,变现指日可待。

但是,要让融创收购万达13个项目,还要把酒店一起买了,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才有了万达甚至借钱给融创买自己的交易细节。

所以上次交易细节一发出来,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普)都下调了融创中国的信用评级,而万达,被标普列入信用负面观察名单。尤其融创,蛇吞象,让人无法不担心。

也许就在这个时候,老王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合作伙伴,富力。

万达和富力本来就有合作关系,两者16年底还约定,每年要共同开发5个商业综合项目,5年投资300亿,开发25个商业综合项目。

万达现在要卖酒店,说实话能符合万达条件的买家应该不多,而富力,实力摆在那,又曾经有过合作关系,显然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收了万达77个酒店后,“富力将拥有超过100家高端酒店,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业主”。而且显然,老王为了拉富力进来,出售价格打了6折,这笔交易,富力也不亏。

这次交易后,万达拿到现金,富力拿到酒店,融创拿到文娱项目以及自己想要的可售资产,皆大欢喜。

讲到这,也许大家要问了,万达这么做究竟是在闹哪样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假设一下这其中的可能性:

第一:地产行业进入整合期

万达的故事固然独特,但其实这个并购,也是地产行业整合的一个缩影。

地产公司的发展,早已经进入2.0模式。这几年地产公司,要不就是在卖资产,要不就是在买资产,这说明,行业整合期到了。

第二:现在的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

融资成本变高,不管是银行贷款还是发债都举步维艰,近期连通过信托等高成本的方式进行融资的方式都被堵截了。土地成本高,利润空间降低。融创就称,

从去年十月已经不在公开市场拿地,因为成本太高,因此转而通过并购拿地拿项目。

这自然也跟政策转向有关系。前段时间的金融工作会议,已经全面透露出,要让资金少流入地产项目、地方融资平台,而更多进入实体经济的信号。

第三:未来的地产巨头,只会越来越大。

而相应的,无法适应竞争和地产“新常态”的,也只有慢慢退出了。除了一些小的地产商利润空间缩减,生存堪忧外,很多香港的地产商,也已经无法适应内地这种需要快速开发、运转、回收的模式,除了刚说的恒基兆业,近年来还有包括长实、新鸿基、新世界、瑞安、华人置业等香港地产商,均有出售内地资产的动作。

第四:融创买万达居然有一半钱来自王健林 是否“明股实债”

某资深并购专家直言“这笔交易太不寻常”。他说,纯粹的股权转让,就和买卖地一样钱货两清,但此次万达与融创的交易并未做到钱货两清,中间还夹杂了一笔卖方给买方的委托贷款,这种交易结构“很不常见”。

该并购专家进一步指出,这种交易结构,现在让万达和融创之间的并购看上去越来越像一笔“明股实债”的融资。“就像是银行给你提供10亿元贷款,但要求你得先在银行存个两三亿,万达给融创提供委托贷款,本身就是对融创的一种保护”。

另一位大型券商投行负责人也表示,这种融资安排也从侧面显示万达着急“脱手”这块资产,这类融资安排在并购中非常少见。不过,这位人士同时指出,这类融资安排也会带来一些潜在问题,委托贷款之后,这块资产实际控制权到底在哪方,后续仍值得关注。

实际上,就在昨日万达和融创的并购方案一经公告,“明股实债”之说就在市场上流传。

例如,在融创与万达的交易条款中约定“四个不变”,即:项目持有物业仍使用“万达文化旅游城”品牌;规划内容不变,项目仍按照政府批准的规划、内容进行开发建设;项目建设不变,项目持有物业的设计、建造、质量,仍由万达实施管控;运营管理不变,项目运营管理仍由万达公司负责。对此,就有人认为,上述“四个不变”或意味着,这笔并购交易可能就是一次“明股实债”的融资。

不过,前述并购专家也认为,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到底是“明股实债”,还是真并购,现在还不能完全说死。最终,还有待于观察相关公司的进一步进展。

第五:王健林在丛林中被人使绊儿 万达缺钱了

有关这次交易的更多内幕,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曝光。但显然王健林的光环正在暗淡下去,曾经令他骄傲的政商关系正变成政商丛林,而这一次,不幸绊倒的是他本人。

秦国一统六合后,中土的商人就失去了相对独立性,要当商人,没有红顶是不行的,没有权力豢养,也是行不通的。无论是造币铸钱的邓通,还是富可敌国的沈万三,一纸诏令,既可以从不名一文到荣华富贵,也可以从腰缠万贯到倾家荡产。人生境遇反差之大,都在龙椅上的那位主子一念之间。前面的不谈了,聊下晚清的事,毕竟清宫大戏是本朝热点。

国有国法,暗地下的贪腐人人都在搞,那是无妨的,但揭出来就要命,左李这些大人物,哪里能自己去要钱要物,私人需要的钱是不多的,但要做事就需要资源,所以各人有各人的钱袋子,白手套——也是理所当然,胡雪岩是左宗棠的白手套,盛宣怀就是李鸿章的白手套。各位朝廷勋贵大人,也各有各的手套,有的手套还不是一家单用,是大家合用,白手套自己也有心思,毕竟是人不是物品,难道还不晓得为自己筹谋取利自保?

所以,白手套们平日风光,顶着首富的名头锦衣玉食,遇到政治大风暴时,那也真是战战兢兢,如坐针毡,年也未必过的好。

第六:转移资产

昨天,央视新闻又再一次批评了近年来对外投资比较凶猛的企业,称“企业对外非理性投资实质上是一种转移资产行为”。其中特别提到,“将继续关注房地产、酒店、影城、体育俱乐部非理性对外投资风险,建议有关企业审慎行事”,显然,万达就是“有关企业”之一,上面提到的这些业务,万达无一不沾。

实际上,这些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很多都是在国内有很高负债的,有许多都是通过内保外贷等方式进行对外投资的。也就是说,出去浪也就算了,还把风险都是留给国内的银行了。这个不仅外管局不悦,央妈也不悦,刚刚设立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就更不悦了,所以央视出来批评这些有前科的企业,顺便提醒下可能有“贼心”的企业。

前段时间乐视被招行申请冻结资产,直接原因,也是因为乐视内保外贷去香港收购资产的那笔贷款出了问题。

万达的海外并购,不管该不该,都已经做了,现在卖出也来不及了。现在能做的,就是变卖土地项目和酒店,去重资产,同时降低负债率。

假设了这么多,未来万达何去何从呢?

万达后续畅想一:历史包袱出清轻装冲刺IPO

据万达商业此前私有化项目书内容,万达大股东曾与私有化资本对赌,万达商业在退市满两年(即2018年9月21日)或2018年8月31日前(以较晚者为准)未能够在A股主板市场上市,万达集团将回购全部股份,并向海外及境内投资者分别支付12%和10%的利息。一旦失败,不但要给投资者支付较高的利息,还要面临品牌声誉受损的压力。

而据中国证监会网站信息,2015年11月13日披露了万达首次IPO招股书。此次出售出清,无疑给万达商业回归A股甩掉包袱,扫清障碍,可以轻装上阵了。

万达后续畅想二:借壳乐视有没有可能

也有消息指出,万达融创此次大动作,也有分析指出,双方同意在多个领域全面合作,业内人士也指出,另一种可能方案是将来一旦万达无法按期通过证监会审核,可能绕道采用资产重组方式,将资产注入乐视网,曲线救国方式完成回归A股。

不过留给万达商业时间不多,以最终期限2018年9月21日倒推,如果是借壳上市,按照流程,需要通过手续审批、上市公司停牌谈判、设计方案、中介进场审计评估、开股东会等约3-4个月的过程,那么万达最迟2017年12月31日前要确定借壳对象。

这样对于风雨飘摇中的乐视和急欲抽转脱身的融创未尝不是皆大欢喜之事,不过究竟如何,一看事态与形势发展,乐视与贾跃亭事件是不是继续进一步发酵,则这样融创会面临更大压力;二看王健林和孙宏斌背后达成的抽屉协议究竟是啥,即彼此对方用什么隐形筹码进行利益交换。

无论如何,左右本次事件走向的关键核心还是彼此对方的交易意图与战略布局的考量。

我们不能跨进同一条河流,所有的商业环境都在变化之中,在这个环境中发生的很多事件,包括生活方式的变迁,商业模式的演变,经济周期的冲击,社会心理的震荡,这些是无论作为个体还是商业机构都要试图理解并应对的挑战。万达的独特历程和经验,不是他者所能照抄的,不过我们也不能被同一块石头所绊倒,我们必须搬掉那些影响企业家才能发挥,影响正常财富创造的制度性障碍。

希望在无数人的探索和代价付出之后,我们所生活在其中的这个时代,能逐步穿越丛林。

>推荐阅读

亦舒:对陌生人客气而对亲人太苛刻,是最大的错误

汤姆·克鲁斯:会演戏能挣钱,但更重要的是懂投资

.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