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命运之谜,它还能走多远?

共享单车的命运之谜,它还能走多远?
2017年06月27日 18:01 经理人网

共享单车一出现在街头上,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它诞生以来,在缓解交通拥堵、鼓励绿色出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在各大小城市,迅速火爆起来了。

一直以来,共享单车行业都非常热闹,近日,摩拜和ofo小黄车后面的两位大佬在朋友圈进行了一番“互怼”,刷爆了朋友圈。

两位大佬论战的焦点其实是谁是共享单车领域的老大。朱啸虎依据的是“街头目测”和艾瑞的数据,而马化腾仰仗的是微信的支付数据。这样的互联网互怼,不难让我们想到当年滴滴和快的之间的大战。

昨日,网上流出了一张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炜玮与 ofo 小黄车创始人戴威合影的照片,这是应该两人的第一次合影,这让两家合并的传闻再一次疯传。

作为共享单车领域的两个领头羊,排名前两位的大玩家会不会像当年的滴滴和快的一样进行合幷呢?市场终会给出答案。

焦点是“清场”,小玩家终将会被淘汰

随着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五颜六色的单车依然在陆续进场,但重庆悟空单车却宣布退出市场,重庆悟空共享单车创始人雷厚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资本集中在行业的前两位投放,共享单车已到了小玩家该退场的时候。

共享经济基本上是个拼资本拼资源的行业,小打小闹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可能性几乎为零。“悟空”单车还只是个开始,未来随着竞争的加剧,会有越来越多的单车企业步其后尘。

有不少专家预测,最后小玩家将会被挤出共享单车的市场,这天下终将属于大玩家。ofo投资人朱啸虎对此的看法是,合幷不是投资人目前关注的焦点,焦点是先“清场”。

朱啸虎同时称,互联网行业的“窗口期”通常只有半年,在共享单车领域,后进场的玩家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接下来,小的共享单车企业会越来越艰难,因为资本只会关注行业的前两名,尤其是当规模差距拉得非常大时,收购第三和第四名是改变不了竞争格局的。

火热的骑行竞赛,盲目跟风是短板

共享单车打着公益的招牌进入市场,准入门槛低,加上单车制造的集团化采购成本低,资本投入非常迅速。

从最初的摩拜(小橙),ofo小黄车,小蓝车,再到如今的七彩单车、黄金单车……共享单车开始用颜色博取眼球,对此,网友不禁纷纷调侃说:留给创业者的颜色不多了。

但是颜色并不是我们关注这个行业的关键,它的发展之路才值得讨论。

火热的共享单车在国内竞争进入红海之后,都瞄准了看似蓝海的海外市场。包括摩拜、ofo开始将单车推向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地。可以说,共享单车已经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部分。

但是,共享单车似乎在本土的发展并不太适宜。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享单车的应用软件已经有三十多个。除了较早入局的摩拜、ofo外,还有小鸣单车、小蓝单车、智享单车、由你单车等等。

各个共享单车企业为了增强竞争,扩大投放规模,把大量的车子摆放在公共场所,占领了更多的人行道,甚至连机动车道、广场、小区等场所都挤满了单车。

也就是说,共享单车不再是一种公益而是一项商业活动而存在了,它还一定程度上损害公共空间与交通秩序。

除此之外,在使用上,因为共享,单车的损坏率极高,甚至还大量地被“私有化”。而且,这种破坏行为并没有减少或者被监管制止的可能。

不计成本的快速扩张,必然造成新的资源浪费,有违共享经济发展的初衷。

如果没有科学的规划,继续这样无节制的投放占用公共资源,如果无法有效的扼制乱停乱放、任意毁坏等用户行为,共享单车企业想维持长期经营,是不太可能的。

作者:堇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