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危机!太平洋产险一日连收三罚单,暴露了什么问题?

合规危机!太平洋产险一日连收三罚单,暴露了什么问题?
2024年06月27日 09:32 经理人助手

合规管理,既是风险防范的护城河,也是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剑。

作为三地上市险企成员,太平洋产险应加速合规管理提升步伐,重视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将风险防范前置,完善制度、流程和监控机制,同时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合规意识与风险意识,营造讲合规、重合规的企业文化。合规管理,既是风险防范的护城河,也是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剑。

虚列费用截留保费领3罚单

2024年6月2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发布3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金州支公司和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普兰店支公司,因虚列业务费用、截留保费被分别处以30万元、10万无和10万元罚款,责令改正。

同日公布另外三份处罚决定书显示,三家公司违法行为直接责任人、直接管理责任人分别被处罚金10万元、2万元、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9534.02元。

经营不合规埋风险

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对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合规业务行为做了严格约定:

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挪用、截留、侵占保险费。如违反该条规定,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

第八十六条要求,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精算报告、合规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必须如实记录保险业务事项,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违反该条规定,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

职务犯罪、保险出现“断档”,甚至出险后引发理赔纠纷,截留保费可谓“后患无穷”;虚列费用可能让投资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误判,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也可能使消费者无法获得应有的赔付,从而遭受经济损失。保险公司和保险从业人员应依法依规开展保险业务,避免给公司、给消费者带来风险。

合规就是竞争力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太平洋产险”)是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专业子公司,在全国拥有40家分公司,1家航运保险事业营运中心,3100余家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和营销服务部。

2023年,太平洋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83.42亿元,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771.28亿元,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2133.6亿元和549.09亿元,实现净利润65.75亿元,在中国保险市场具有重要地位,各大机构在财务实力、信用等级、服务质量各方面给予的评级也较高。

但从合规管理角度看,太平洋产险仍然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不含以上提及3张罚单,仅2024年,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公司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收到罚单不下40张,合计罚款金额逾1000万。全国企业信用查询系统企查查显示,2024年1月30日,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因超范围经营外汇保险业务、未按规定报送资料报表、直接申报数据错报、漏报、多报受到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处罚,给予警告的同时,处罚款236.4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22.96万元,罚没款合计459.42万元。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保险集团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并是首家A+H+G(上海、香港、伦敦)三地上市的保险公司。作为这样一个三地上市险企成员,太平洋产险更应将合规经营、合规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重视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将风险防范前置,完善制度、流程和监控机制,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合规意识与风险意识,营造讲合规重合规的企业文化。合规管理,既是风险防范的护城河,也是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隐形剑。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