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ICO:一睁眼身家涨百万,暴富梦引发投机

失控的ICO:一睁眼身家涨百万,暴富梦引发投机
2017年09月03日 17:38 AI财经社

文|AI财经社 李玲

编|杨舒芳

“一币一别墅”的幻象泡沫被监管的频频预警打破,数字货币场内一片唏嘘,人人自危。

9月1日,原定9月2日开幕的2017DACA区块链国际高峰论坛在开幕前一日被突然告知因人数过多而取消。据财新报道称,会议实际上是被有关部门叫停,“90%的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诈骗,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ICO,其实连1%都不到。”

9月2日,比特币中国宣布暂停ICOCOIN充值与交易业务,并将于北京时间2017年9月3日星期日下午6点暂停ICOCOIN提币业务。

ICO预警潮

8月以来,ICO预警如鼓点般密集。

8月28日,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向会员单位下发ICO风险提示。同日,美国证监会投资者教育办公室也向投资者发布了ICO风险预警。8月30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ICO风险提示,提醒投资者警惕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等行为。同日,占全国ICO项目融资22.9%的平台ICOINFO宣布暂停一切ICO业务。

在监管的频繁“敲钟”下,以ICO为融资模式的项目热度逐渐冷了下来。

图@视觉中国

在此之前,ICO的火爆一度导致以太坊出现交易拥堵。7月20日,Coinbase平台的以太币价格闪崩,跌幅达96%,由315美元跌至13美元。原因正是大量基于以太坊的ICO项目集中出现,导致网络拥堵。

由于缺乏规则,ICO在国内存在的诸多问题:平台无监管把控、项目无审核机制、发起人无审核标准、投资人无准入门槛等。由此导致的项目失败跑路、以ICO为名的虚假项目诈骗、非法集资甚至引发金融市场的震荡等风险,是监管下手的主要原因。

由于ICO项目没有任何监管的环节,项目发起人直接操纵整个流程。众多以ICO为名的集资诈骗资金直接流入项目发起者的口袋,使得这一本来是募资手段的技术,变成了一个博傻游戏。

点燃的暴富热

2015年8月,以太坊成功ICO,上线交易价为2.83美元/个,2017年6月后暴涨至超400美元/个。

类似的还有量子币。作为国内融资额最大的ICO项目量子币,发行价为2元/个,第一天发售最高价达66.66元,最大涨幅达33倍。

“一睁眼,身价涨了几百万”、“20万元投资一个区块链ICO项目,两年后资产暴涨至600万元”、“4000元投资数个ICO项目,两年资产达到30亿元。”这样的宣传语变得十分常见。

一些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暴富心理也因此被挑动起来。

7月26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根据报告,我国提供ICO服务的相关平台共43家,其中地域上广东、上海、北京三地占六成,性别上男性占八成。

《报告》统计,截至2017年7月18日,我国上线并完成ICO的项目65个,累计融资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10.5万。其中,仅2017年上半年上线并完成的项目就达60个。

业内人士盼监管“清场”

2016年,ICO开始在行业外“热”起来。

事实上,ICO最早流行于程序员的圈子。程序员们用自己的代币换取别人的代币,如果别人的平台发展较好,就可以直接用他的代币在他的平台上运行自己研发的项目。代币本身只是项目研发初期资金缺失的补给。

后来,代币成为数字场的常见筹资方式。一般情况下,当项目团队开发新生代项目没有资金或者没有资金运行团队时,就可以预售一些项目代币,用发售代币获得的资金进行项目研发。比较典型的如2013年以太坊的代币众筹。

2016年,一些项目的代币暴涨引起行业外的关注,大量场外人士涌入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的小幅度上涨。

图@视觉中国

本质上,虚拟货币的上涨幅度取决于供需关系和投资利好,但外行人看到两三个月翻了好几倍觉得“收益高、钱好赚”便大批涌入。与此同时,一些项目方看到两三天能融上亿资金,认为“限制低、来钱快”也进来融资。正是这些“投机者”的入场使得原有生态被破坏。

现阶段,ICO募集的虚拟货币主要以BTC(比特币)和ETH(以太币)为主。 但由于大量场外人士的涌入,良莠不齐的项目方和投资方的入场使得ICO项目上涨甚至出现“一币一别墅”的虚假宣传。

“ICO在行业内很常见,本身区块链就有代币。”业内人士认为现有ICO只是个创新的融资方式,是通过区块链的供有链和联盟链来筹集资金换取团队发展的筹码。无论ICO的创立初衷还是早期投资人的初衷,都是看项目有没有前景,能不能发展下去,而不是以项目是否会涨而决定投资与否。

但“不专业”人士的入场,已经将ICO演变成为社会事件。“也到了监管应该出手的时候了。”上述业内人士称,ICO现在急需规则制定者出来对投资用户的准入机制、项目审核机制以及平台的运行规则进行规范。

但对于监管层密集下发的预警文件和ICO的发展势头,业内人士还是希望能够给真正做事的人一些机会。“害怕监管的其实都是些打着ICO旗号牟利的人,他们实际上是对数字市场秩序破坏的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