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特辑|2017年互金圈5大叫停事件

年末特辑|2017年互金圈5大叫停事件
2017年12月30日 11:50 独角金融

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一日千里。“裸贷”、“校园贷”、“ICO套牢投资人”、“现金贷暴力催收”,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如同清水中的糟粕,惹眼的同时也映出行业乱象。最终监管一声令下,按辔徐行。

因此,今年被看做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元年。这些叫停事件,则成了行业监管主旋律下的和声,令人兴叹。

独角金融特别策划“盘点2017年互联网金融·叫停事件”,带你回顾互联网金融行业“悬崖勒马”的瞬间。

校园贷乱象终结

·5月27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

校园贷兴起于2013年,主要客户为在校大学生,通过与电商合作、地推等方式获客,并迅速在国内大学校园扩张。

然而很多校园贷平台利率畸高。一面宣传低息,吸引学生借款,一面借由服务费、中介费等各类名义的费用牟利,实际年利率远超国家规定的36%红线。加之一些非法高利贷机构掺杂其中,诱骗、误导大学生借贷,校园贷引发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加大对不良校园贷的监管。

此后,“裸条借贷”现象出现,甚至有些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而自杀,不良校园贷遭到舆论的谴责。于是在今年5月27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

金交所违规合作被禁

·6月30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要求在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

金融资产交易所,即金交所。2016年8月,《网络中介机构业务管理办法》出台,规定同一网贷机构及不同网贷机构的借款余额上限。这给存在大额标的的平台带来了压力。

于是互金平台转向与金交所合作,而后者也借此铺向全国。但是二者合作隐藏的风险也随之而来,部分金交所将产品拆分、包装后来到P2P平台,加上标的信息不透明,投资人难以辨认。招财宝逾期事件,让金交所的风险暴露在了阳光之下。

最终, 这种合作模式在监管禁令下收场。6月30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对互联网平台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从事违法违规业务开展清理整顿的通知》,要求在7月15日前停止与各类交易场所合作开展涉嫌突破政策红线的违法违规业务的增量。

七部委联合叫停ICO

·2017年9月4日,央行联合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要求从此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ICO,原是行业内为区块链初创企业进行融资的方式,即为区块链项目筹集资金,只不过所筹集的资金均为虚拟货币。

这与IPO的概念类似,但最大的不同在于ICO对区块链项目缺乏严格的审核。加上ICO投资回报率畸高,收益甚至达200倍。这吸引了大批投机者、跟风者涌入。

因为缺乏审核机制,有的ICO项目白皮书甚是简单,甚至很多企业打着ICO的幌子,但根本没有区块链方面的技术。对于投资人来说,ICO存在诸多潜在风险,比如项目失败或跑路导致的资金损失风险、价格剧烈波动引起的金融风险、借 ICO 进行的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风险等。

直到8月30日,国内三大ICO平台暂停ICO交易业务。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称,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并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至此,搅动国内区块链市场的一大雷被排除。

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停止交易

·10月31日前,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OKCoin币行、比特币中国宣布停止所有数字资产兑人民币的交易业务。

继重拳出击ICO之后,监管层又对准了比特币交易平台。9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风险的提示》,称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缺乏明确的价值基础,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价格波动剧烈,投资者盲目跟风炒作,易造成资金损失,投资者需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9月13日,比特币中国率先发布公告,宣布在2017年9月30日其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将停止所有交易业务。9月15日,OKCoin币行、火币网也发布公告宣布停止交易。

10月31日,比特币兑人民币交易正式退出国内市场。

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

·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要求即日起,各级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网络小额现金贷,简称现金贷,由于借款门槛低的特点行业规模持续扩大。然而现金贷利率畸高、风控基本为零的问题,以及多头借贷、暴力催收两大风险引发社会问题,也让“现金贷”成为继“校园贷”后,又一乱象丛生的行业。

直到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直指“现金贷”业务的风险隐患,这被认为是现金贷监管全面落地前的风暴。

12月1日,在银监会近期重点工作通报会上,银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冯燕介绍了下一步对于现金贷整治工作的七大原则,随后监管政策发出,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2017年,监管的重拳频频出击,叫停事件的背后显示出监管的智慧和对金融风险的零容忍。2018年,愿行业乱象不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