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明珠大连为什么输给了这个南方小渔村……

北方明珠大连为什么输给了这个南方小渔村……
2017年09月22日 09:56 海汇观潮

【前言】 

放眼当今中国,经济社会最活跃和最衰败的地方分别是哪里?广东地区和东北地区,毫无疑问!那这两个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分别是哪个?深圳市和大连市。

众所周知,深圳已经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而大连则是叶檀眼中最没有前途的十大城市之一。但是在三十多年前,经济实力对比恰好相反,旅大市(现在的大连)是堪比北京上海的都市天堂,深圳是边境线上的小渔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三十多年来,深圳(广东)做对了哪些事儿?改革开放以来,大连(东北)又做错了哪些事儿?

且听观潮君为你一一道来:

70年代:深圳又小又破,大连又大又强

故事要从1979年说起,当时国务院下令把宝安县改成深圳市。新建的深圳市有多穷多破呢?GDP仅为1.96亿元,面积只有200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大概有31万(这体量还不如东北地区的贫困县呢)。农民日工分0.70元,如罗芳村人均年收入134元,对面香港新界人均收入13000元,相差100倍。当年3月份3054人次外逃香港,逃出1855人。5月达到7万人外逃,逃出3万。

当时的深圳人,脑子里只想一件事:如何才能吃饱饭。

1979年的深圳街景

而同一时期的旅大(现在的大连)则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对标城市是北京和上海。1979年的GDP为44亿元,是深圳的22倍。1979年末人口数量为448万,市中心的人口就有180多万。

当时的旅大已经有飞机场、有轨电车、海滩度假区、商业中心、大型工厂、先进实验室、大型医院和市民公园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事物,被人称作“北方明珠”和“东北之窗”。而刚成立的深圳只有一个破烂不堪的火车站(一个售票窗口和四条板凳),没有公交车,也没有像样的汽车站,更别提飞机场了。哦,对了,深圳的小渔船倒是挺多的。

当时的大连人,脑子里也想着一件事:今晚吃啥海鲜?

1979年的大连市民

8090:深圳异军突起,大连老树逢春

1980年,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序幕,国内还有很多保守势力,他们时刻准备回到“前三十年”。邓公决定在沿海地区找几条小白鼠来做实验,不敢拿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冒险,就选了四个小城市: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1984年,特区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邓公非常欣慰,一口气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大东北只有一个城市上榜,那就是大连。可见,国家从来没有忘记大连,期望东北地区能够更上一层楼。

顶着“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招牌就能万事大吉了吗?NO,8090年代的中央政府非常缺钱,不能给深圳和大连直接输血。深圳人和大连人必须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资本和金融问题。

中国人没钱,那就去找外国资本家呀。引进外资也要看区位条件,深圳和香港只隔一条河流,同文同种血脉相连;大连是日本人最喜欢的中国城市之一,和韩国隔海相望。

深圳就做足了香港文章,1986年建成了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南海酒店,投资方是香港美丽华集团、香港招商局集团、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及中国银行深圳分行。8090年代,深圳累计利用外资264.1亿美元,约有80%来自香港。时人称深圳为“香港后花园”。

大连集中力量发展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对外商外企有所排斥,原本对大连感兴趣的日本人和韩国人无奈去了青岛和上海。有例可证,大连日本人国际学校要到2000年才建立。8090年代,大连累计获得外商直接投资额为79.1亿美元,日本资本占比不到20%。

1986年建成的深圳南海酒店

比起利用外资,培育和发展本土的金融市场更加重要。在银行、保险、证券等方面,深圳一骑绝尘,大连只能在后面吃灰。

1983年7月8日,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了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而整个东北地区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大连万达股份有限公司(没错,就是王健林的公司)要到1992年才成立。这一项,大连比深圳晚了9年。

1987年,“招商银行”在深圳挂牌,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企业自办股份制商业银行,拉开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幕。而大连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要到1998年才成立。这一项,大连比深圳晚了11年。

1988年,深圳平安保险公司在蛇口成立,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平安也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中首家引入外资的企业。而大连市第一家保险公司——中荷人寿保险公司要到2002年才成立。这一项,大连比深圳晚了14年。

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营业,是国务院批准的2所证券交易所之一。3年之后,大连搞了一个商品交易所,是国务院批准的4所期货交易所之一。深交所是全国各大公司梦寐以求的融资天堂,而大商所就是东北人买卖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地方,简直是天壤之别。

1992年的深圳证券交易所

邓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水平和市场规模的竞争。

深圳市政府早在1987年2月就出台了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可以减免一到三年企业所得税。当年就有上百家民间科技企业注册,现在鼎鼎大名的华为公司就是那个时期成立的。

进入90年代,深圳人掀起了一波科技创业潮,连北京上海都惊叹不已。王文银在1995年创办了携威实业公司(在中国企业500强里排名第41位),王传福在1995年创办比亚迪公司(中国新能源技术领军者), 赵建军在1996年创办了普联技术公司(创建了TP-LINK品牌),马化腾在1998年创立了腾讯公司(现在是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1991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值仅22.9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1%。到了1998年,这一产值已经达到655.1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35.44%。

年轻时期的马化腾

再反观大连,1991年就拿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是第一批哦),也孕育了好几家民营科技公司(比如大连环宇通讯公司)。但是这些公司发展速度较慢,不太关心新知识和新技术。1999年,大连有研究与发展活动的企业总共有48家,私营独资企业只占2家。

大连的私营企业没有存在感,国有企业也不好过。1999年,574个国有企业里就有307个亏损,中央企业亏损4.4亿,省属企业亏损1.8亿,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只有21.4亿。

大连的大部分企业都在为生存而奋斗,哪有心思去搞技术创新。

金融体制没有改革创新,市场上就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科技创新不受重视,企业就缺乏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连(东北)的衰败,早在8090年代就埋下了伏笔。而深圳(广东)的繁荣昌盛,也在8090年代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年份深圳GDP(亿元)同比增长大连GDP(亿元)同比增长
19791.96\44\
1980353.06%48.410.00%
1981566.67%48.3-0.21%
1982860.00%50.54.55%
19831362.50%55.910.69%
19842376.92%64.916.10%
19853969.57%78.420.80%
1986427.69%98.525.64%
19875633.33%123.124.97%
19888755.36%160.930.71%
198911633.33%173.67.89%
199017248.28%203.3217.12%
199123737.79%219.17.76%
199231733.76%270.623.51%
199344941.64%377.539.50%
199463541.43%519.737.67%
199584232.60%645.124.13%
1996104824.47%733.113.64%
1997129723.76%82913.08%
1998153518.35%926.311.74%
1999180417.52%1003.18.29%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大连在8090年代的经济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1983-1988、1992-1998这两个时间表现尤其突出,老工业基地重整雄风,就像一株巨大的老树走过了寒冬迎来了春天。

而深圳表现更加威猛,1979年深圳GDP仅有大连的二十二分之一,仅仅用了11年就实现了华丽反超,而到90年代末,深圳GDP变成了大连的1.8倍。不可否认,深圳是邓公的心头肉,在8090年代能够得到全国最好的资源,而且不管犯了什么错误都有大Boss兜底。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7年春天邓公离开人世,深圳失去了最大的保护伞。1998年春天国务院特区办被撤销,经济特区没有特权了。1998年冬天中国人民银行把华南地区大分行设在了广州,意味着深圳的金融业要受制于广州了。

90年代末的大连人意气风发,建造了亚洲最大的城市广场,自称“北方香港”,对香港旁边的深圳不屑一顾。他们认为,大连依然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深圳已经失去了特权,大连在21世纪的发展势头一定会好过深圳。

然而大连忽视了另外一面:国有企业包袱深重,脱困业务十分艰巨;下岗职工增多,社会再就业压力大;大连的民营企业家比较少,还出现了勾结腐败官员做豆腐渣工程的败类。

00年代:深圳破茧成蝶,大连外强中干

进入21世纪后,“经济特区”果然变成了一块空牌子。而改革风向也变了,全国各地都在大刀阔斧地搞改革开放,上海的发展势头尤为迅猛,大有一统天下之势。而深圳则被边缘化了。

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在深圳人心中不断蔓延滋长,于是出现了一篇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该文的主要内容:中央抛弃了深圳,华为等超级企业也抛弃了深圳,优秀人才抛弃了深圳,深圳经济可能会崩塌。

此文作者呙中校一战成名,马上就被有关部门叫去喝茶了,不过这个部门不是某某派出所,而是深圳市政府。市长于幼军非常开明大度,与呙先生展开了平等对话。

在谈话中,于市长全方面讲述了深圳在00年代的发展思路:

1、深圳不能再靠中央扶持了,需要苦练内功,要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让政府为市民和市场服务;

2、希望搬走一些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发展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业;

3、华为、中兴这些大公司的总部会留在深圳,但不能窝在深圳,要去外地设立分支机构,拓展全国市场;

4、深圳将以深交所为核心打造全国性的金融中心区,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5、引入跨国公司收购国有企业股份作股东,要在国有企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6、改善人才政策和户籍制度,重点引进国际化人才,让每个行业的优秀人才都能拿到深圳户口。

00年代,深圳的GDP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经济结构完成了转型升级。2009年,深圳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1721.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50.2%。00年代末,深圳成为中国四大城市之一。

那大连的情况如何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图表:

00年代的大连GDP成绩非常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从2000到2009年,深圳GDP增长了274.8%,大连GDP增长了309%。看起来大连的发展势头比深圳还要好一些呢!

呵呵,你知道大连的GDP是怎么拉动起来的吗?大连2000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68.5亿,占GDP比重为25.3%。2009年大连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273.5亿,占GDP比重为75.3%(多亏了4万亿计划)。

猛烈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1、钢铁、水泥和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大了对传统工业的依赖,错失了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机 ;2、市政府的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带来了巨大的隐患;3、房价上升带动物价上涨,使市民储蓄不断缩水贬值,消费市场萎靡不振。

再来看看产业结构的变化,2000年大连三次产业(农业,工业和建筑业,服务业)构成比例为9.5: 46.5: 44,2009年为7.1: 52.4: 40.5,服务业占比居然下降了3.5个百分点。2009年大连金融业的产值为217.8亿,深圳为1110.6亿,前者只有后者的20%。最奇葩的项目是住宿和餐饮业,2008年大连产值为40.3亿,2009年居然下降到了34亿,这就叫“断崖式下跌”。

由此可见,大连急功近利,为了保住GDP而大搞特搞基建和房地产,让本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和低端产业越做越大,而高端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没有任何进步。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无异于饮鸩止渴。

10年代:深圳走向亚洲,大连颓废低迷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畸形发展的大连在10年代果然尝到了恶果,转型成功的深圳则收获颇丰。有数据为证,2010年深圳的GDP比大连多4615.1亿,而到了2016年两者的差距扩大到了11342.6亿。

GDP是冷冰冰的,人口流动更能反映经济活力。2015年末大连的户籍人口比上年末减少7357人,深圳户籍人口却增加了227800人,这一正一负最能反映民心所向。大连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高达22%了,如果年轻人继续外流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985工程)参加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中,有14.32%留在了大连,有6.47%去了深圳。同年,深圳大学(非211)参加工作的本科毕业生中,有89.45%留在了深圳。这个数据更加触目惊心,大连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好苗子居然被两千公里以外的深圳给抢走了。

既然说到了大学,那就不得不提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了。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了深圳和大连每年的专利授权量,你们也可以去查。从下图可知,2015年深圳专利授权量已经是大连的10倍。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深圳连个211院校都没有,哪来的这么多专利技术?

谁说发明创造一定要靠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托马斯·爱迪生就没上过大学,但他创立的通用电气公司变成了发明家的“黄埔军校”。深圳的情况也差不多,让中兴和华为等科技企业来主导技术研发,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甚至超过了北京和上海。

科技创新毕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不能只让企业出钱,政府也要负责任的。对,那也要看政府有没有钱呀!2010以来,深圳市财政收入的年增长率一直在两位数以上 ,大连市的财政状况不太理想,2015年比2014年下降了26%。2016年,深圳的地税收入是大连的5倍,须知深圳的辖区面积只有大连的1/6。

财政收入从哪里来?关键要看大公司。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大连市前100名企业营业收入总计为7865亿元,相当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在深圳)2016年的营业额,这就是传说中的“以一当百”!

值得一提的是,大连最大的民营企业万达集团把总部搬到了北京,而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恒大集团的总部则由广州迁到了深圳。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深圳的人才流动过程是良性循环:经济发达——企业兴旺——待遇丰厚——人才流入——经济更发达。大连则相反:经济低迷——企业亏损——待遇不高——人才外流——经济更低迷。

【总结:深圳步步为赢,大连一错再错】

从1979年到201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沧桑巨变,既引发了一波接一波的浪潮,又吹出了一批接一批的泡沫。开拓进取的深圳人总能抓到风口,创造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奇迹:仅用30多年时间就完成了由南海渔村到世界名城的华丽转变。思想保守的大连人却总是被美丽的泡沫迷惑了眼睛,错过了一次又一次转型机会,结果就被各路人马“抛弃”。

80年代,中国刚刚打开国门,各地政府都缺钱。深圳抱住了港澳台的大腿,拼命榨取资本家的价值;家底雄厚的大连却没能抓紧日韩,错失了大量资金。

90年代,中国实行市场体制,民营企业遍地开花。深圳民营经济突飞猛进,倒逼国企进行改革创新。大连通过兼并重组保住了国企,民营经济却没带起来。

00年代,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要与跨国企业全面交锋。深圳把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了其他城市,专攻高新技术产业;大连却迷上了基建和房地产,产业结构有问题。

10年代,人才决定胜负,技术成就未来。深圳变成了梦想天堂,“来了就是深圳人”;大连的人才纷纷出走,技术实力却停滞不前……

深圳人万众一心奔向市场,只争朝夕蒸蒸日上;大连人自我陶醉固步自封,不知不觉日落西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