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你一定觉得自己很冤吧?

携程你一定觉得自己很冤吧?
2017年11月09日 19:35 大话新金融

昨天,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视频引爆了朋友圈,又是亲子,又是FB,又是虐童,又是著名互联网公司,几乎挠动了全民的G点,成为了国民级话题事件。

看着视频里那些虐待孩子的保洁员、保育员、老师,你会怀疑“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看着携程毫无诚意的公关稿和疑似公关总监朋友圈叫冤,你会忍不住想对他说:闭嘴,虽然你也有几毛钱委屈,但该你道的歉也确实不少好不好!

最令人生气的是什么?你以为携程亲子园这是个案吗?当我们打开搜索引擎,以虐童作为关键词,你会看到令你感到震惊的五花八门的恶性案件。难过的是,唯有那些打的惨不忍睹、虐的体无完肤的,还要捆绑上吸引眼球流量话题的,才能成为热点,才能被我们所关注到。

托管幼儿稀缺

幼儿园目前属于极度抢手短缺的局面,以魔都为例,前滩宋慧乔的学姐,甚至给4个月小婴儿就去排队幼儿园了。但比起幼儿园,托儿所更是像雪山上的莲花一样稀缺的存在。

在魔都市场上,除了动辄7-10K+的高价早教机构或者是国际幼儿园有幼托设置,基本上没有什么地方收3岁以下的小孩。这几年人口负增长上升厉害,生育政策开始鼓励大家多生,去访问10个魔都双职工爹妈,有11个不愿意多生的。

为啥?3岁前孩子得有专门人看着,这是多么奢侈的事情。或者是60后爹妈,或者是请保姆。后者的整体职业素养提升也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前阵杭州还出了个那么触目惊心的事,很多家庭还是愿意选择继续劳烦60后爷奶辈代劳。

在托管幼儿的这个问题上,靠政府还是靠市场,人民群众环顾四周,发现居然都没有靠的。只能靠老人。

靠,这样还生个毛二娃?

不过随着事件越来越发酵,我也产生了新的担心,会不会有关部门直接简单粗暴的说,靠,这么容易出事,以后统统不办了。这估计是最坏的结果。

孩子需要细心呵护 

在这个事件中,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的孩子,当他们还需要人细心又周到呵护时,在他们生命最开始的时候,有没有一个安全又价格合适的幼托机构!

无数心理学家都说过,0-3岁是儿童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孩子们在此之前的所有经历,都会潜移默化的留存在他的记忆深处,对他的心理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大城市里的物价高企生活压力巨大,社会对全职太太的普遍恶意,导致整个市场对幼托的极度渴求。我给大家算个数,在上海,有50万待托育儿童,但是上海只有1605所托育机构(公办幼儿园1151家),按照每家企业100个孩子计算,也只有16万孩子能托育,剩下的孩子呢?

大部分只能让爷爷奶奶来带,严重加重了老人的负担。现在国家又大力鼓励二孩,二孩生了谁来带?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都带不动,请保姆又请不起,真的很尴尬啊!

最残酷的现实就是,即使你把孩子送到了幼托机构,居然还不能保证你的孩子不受到人身伤害。

携程创办的企业亲子幼儿园,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既配合了有关部门,又能吸引更多有孩子的员工——早上带孩子上班,晚上下班了领回孩子,方便又安心,简直一举两得。曾经一度,携程这项福利被广泛的传播并被我等吃瓜群众羡慕,甚至吸引了不少身处五百强大公司的同学想跳槽去携程好吗?

 携程到底冤不冤 

眼下出了事,携程不痛不痒发的公告隐隐诉说自己有点儿冤。携程冤不冤?我觉得多少有点吧。但是比起那些被灌了消毒水和芥末,被一把粗暴推到在地的小朋友,谁更冤?既然享受了起初广泛的赞美,也要担得起如今猪队友留下的大坑,该道歉就痛快道歉。

首先是致歉,首先致歉全体及受害员工。他们把青春、热血奉献给了携程,帮助携程成为了上海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但是他们监察审核供应商却出现了重大失职,把员工最为宝贝的子女陷入危险当中,这必须要诚挚的道歉。然后是向所有受到惊吓的网友们致歉,请通过官网及APP醒目位置公开事件进展,直到施暴者受到严惩。而不是采用目前的妄图静默来带过。

对外,该提起诉讼提起诉讼。一定程度上携程也是受害者,带领员工整合投诉资料向第三方发起诉讼,并积极担当第一原告身份,承担诉员工原告的诉讼费用及诉讼期误工费。

同时,要理性对待亲子园,不要盲目的关停,承诺更好的投入,包括监控设备的广泛应用,采用合格优质的幼教供应商团队,将员工福利进行到底。

遗憾的是,今天携程出了公告,亲子园将无期限关停。

只能说,猪一样的队友,屎一样的公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