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识别出一笔授信业务的最终风险在哪里?

如何快速识别出一笔授信业务的最终风险在哪里?
2017年10月19日 22:30 信贷

1、常跟同事说,我们信审其实就是算命的。洋洋洒洒一大堆自洽的理论体系,仍然脱不开以时点的、静态的眼光去预测未来动态结果的套路。刚工作时曾遇到过一位受到若干金融高管追捧的“大师”,时隔多年回想,当日酒桌上的三言两语无论对我彼时心境的判断还是后来经历的预测,都可谓一击即中。个人是完全不信仰宿命论的,所以更加对“大师”如此迅捷精准的识人之术五体投地。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对职场后辈们品头论足——当面勉励一些人,而私下对另一些人不以为然。说到底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只是随着年龄增长,你看到某些人在犯你或身边人曾经犯过的错误,抑或具备着你当初渴求却未曾拥有的品质,那么对他们未来的预测,并不神秘。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分析是一门经验科学,而数据在现阶段仍然只是辅助,想要变得更优秀,就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最终还要把问题交给时间去解决。

2、我们假设一个罹患绝症的病人,选择以自杀的方式了结生命。显然最终公安局死亡证明上的原因一定是自杀,但如果没有患病他会选择自杀吗?当然不。反过来问,罹患绝症的病人都自杀了吗?当然也不是。于是我们继续深究,发现他情绪阴郁、家庭破碎、事业低谷,无论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支撑其与病魔继续抗争,于是自寻短见看上去便成了一个颇具合理性的结局。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点——结果是由若干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尽管绝症和自杀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把死因归于某个单一原因都是不具说服力的。从实务的角度,当我们再遇到某位命途多舛、身患绝症的病人时,心理疏导可能就要放到比身体治疗更重要的高度。

闲话说完,回到自己的专业领域。由于被邀请的时候并没有认真审题,腹稿过后落笔之前发现与题主思路暗合——当我们舍去繁文缛节、把信贷业务风险简化为还款风险时,那么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握爪过后展开说一下。

一、还款意愿

1、征信

千万千万要记住,违约这件事是有惯性的。这就像是破窗理论,当征信记录不再完美无瑕,对于当事人来说一次违约和10次违约也没什么差别。另一方面,现有征信管理还是存在诸多漏洞的(答主站在银行角度自然不会去深入展开这方面的内容,各位打算买房的朋友还是要好好爱护自己的征信,也相信未来会越发公平、规范),违约当事人得不到足够的惩戒,甚至银行还经常会对“大”客户、“优质”客户以及关系户们一再退让。应该说看征信属于菜鸟级别的技巧,然而切莫忽视其重要作用——任何一份贷款资料如果抽去征信报告,审查的难度都会数倍提升。

2、用途

信审不是审计局、也不是税务局,我甚至巴不得客户把偷漏的税款变成我们机构的存款,但我仍然对每一笔业务追要增值税发票。原因?如果一笔融资的用途脱离了申请企业的自身经营,那么全部的调查、审查也就不再具备任何意义。随着目前经济形势的下行,各行业利润能力普遍下降,而一些2014年以后启动的投资项目以及此前启动但仍有较大缺口的项目,都面临着巨大的投融资缺口以及资金链断裂风险。

我们假设有一家企业具有全年1亿元的销售规模以及2000万的利润,经营真实、账期正常、无银行融资,申请短期流贷2000万,基于这些条件这笔贷款很容易获得审批通过。但是实际上申请企业与行业内另4家颇具影响力的企业一起,通过代持人投资了一个房地产项目,总投5亿元,项目资本金2亿——每家4000万。当然这笔投资绝不会写在长期投资科目,而是通过预付、存货、在建、其他应收等科目拆解,负债表右侧的短期借款和权益中各2000万便这样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一年以后,受行业影响,申请人营业收入大幅下滑至5000万,利润缩减至800万。更可怕的是应收账款2700万,预付账款2600万,反映企业资金被上下游占用严重,现金流濒于枯竭。于是银行想到了收贷或是压缩,发现谈判艰难——原来之前4000万的房地产投资分别来源于贷款与利润,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热度衰退,该投资项目银行融资始终未获审批,导致各股东只能以自有资金追加投入。然而5家股东都属于同一行业,随经济下行资金普遍捉襟见肘,就算补充追加少量资本,项目也已远远落后于规划进度,销售回款更是遥遥无期。借款企业今年800万的利润也已经全部进入项目,去掉4800万的账面资产虚数上下游真实占款规模不过500万元。企业老板最后开出两个方案: 2000万借新还旧,何时归还遥遥无期;或者是3亿开发贷,项目活了我们5家永远是你的忠实客户。一个企业绑架银行的鲜活案例就此呈现。

虽然故事纯属虚构,但是比这个更夸张、更开脑洞的真实业务就在我们身边不断发生。如上面那个例子,把2000万贷款发放给一个利润2000万的企业无论如何都像是一笔优质业务;而如果银行不熟悉另外几家合伙企业、不了解开发项目、不能敏感的抓住两者间的关系,一片狼藉的结果几乎无可避免。而事实上,能够在事前便掌握每一笔业务背后故事的脉络——几乎不可能(能够凭借个人的人脉和运气掌握相当一部分业务背景,就已经是了不得的事情)。那么审批阶段我们对于这样的问题就真的无能为力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审批阶段我们务必要搞清其真实的借款用途,如上例这样“好”的一笔业务,其实在审查时最该问的是——这样一家0融资销售过亿的好企业,借2000万是为了什么?经济环境和市场关系能不能支持这2000万带给企业进一步的显著扩张?这些并不是几份购销合同或哪怕真实的增值税发票可以解释的。

二、还款能力

如何做企业财务偿债能力分析,是各位信审员乃至信贷员的基本功,相关书籍写的也已经很全面了。在这里班门弄斧既很难说通透,也是了无新意。题主在问题里说到的现金流、行业、规模、负债率都是必备的分析要点;但另一方面,我们所能看到的这些,其他人也看得到。当前的环境下,债权人越来越精,不但精了,而且惊了!借用开篇的比喻,当我们还在利用技术分析判断这位绝症患者能够维持几年的时候,其他债主们都恨不得在家产被医药费消耗殆尽前掐死患者,大家瓜分残余。所以现阶段我们已经很难见到企业随自然的发展周期走向衰亡,而是一有风吹草动各行纷纷抽贷,一溃千里;抑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歌舞升平间轰然倒下。其实常做信审财务分析的不难发现,现在依赖于融资性现金流支撑流动性或干脆以融资支撑资产规模扩张的企业,实在是太多了——已经多到了不以为意的程度。虽然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收入规模和利润率无法维持一直上涨,但是“做大”这条“贼船”,却难以脱身。现在有怎样规模的金融业务在脱离实体经济空转,很难说清;另一方面,说清这个问题造成的后果,同样难以估量。总理为我们定下了“去产能”、“去杠杆”、“处置僵尸企业”的发展方向,我一个小小的银行员工也是有些恐惧的。

让我们收起忧国忧民的大情怀,回到眼前这一笔笔让人既爱且恨的业务。既然企业的现金流与资产依赖于融资,那么也就让我们放下伪装,把融资当做我们的还款来源看吧。当前形势下,具有如下特点的企业正是抽贷高危客户:

1、涉及“两高一剩”、“关停并转”等政策性退出的企业。作为客户经理,总爱用特殊性作为辩护理由,个人也承认个体企业于行业中的特殊性。但如果你对客户没有看好到可以单一机构授信支撑其全部融资的程度,建议还是早作打算——很多行业性授信退出是国有行与股份制总行级别的统一安排,这样的一刀切既不考虑特殊性,也承受得起由此带来的整体性波动。这样的任务拍下来,不是某位私交甚笃的分行领导乃至一言九鼎的地方政府官员可以左右的。当最终发现企业经营难以为继,你行的贷款早就成为了他行的还款来源时,接盘侠的排位就坐定了。

2、串、联、互保关系复杂的企业。随着经济下行,信用风险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扩散蔓延趋势愈演愈烈。曾几何时被视为创新之举的串保、联保业务,变成了赤壁之锁船、夷陵之联营,在真正的风险面前不堪一击。尽管任何形式的一刀切都是某种程度不负责任的行为,但一事一议在实际操作中更易成为滋生权力寻租与逆向选择的温床。银行这样具有代表性的结果导向型机构,此时此刻对联保下手不会容情。选择继续支持这样的企业,很可能在下一轮授信期发现客户主体自身的串、联保融资大幅下降——好的串、联保企业纷纷在银行要求下“拆链”;而对外担保业务余额下降的同时质量也大幅下滑——逆向选择的必然结果。更进一步,如果客户在“拆链”后不能提供有效担保措施,贷款额度势必压缩,如果前期严重依赖于串、联、互保业务以致过度融资,那么收贷后的资金链断裂就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所谓“抽贷抽死的好企业”,都是类似的套路。

3、非集团形式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群。这样的企业群体或围绕一家核心企业经营上下游产业链;或各自为战、没有明确主营业务。从组织形式上说不可不谓花样百变,但不变的是本质上为个人或家庭式实际控制,关联企业间资金往来难于理清。事实上这样的企业并不见得如何复杂,问题的关键在于信息不对称严重,所有的人都在以管窥豹、盲人摸象,除了控制人身边亲近的那么三五个人,谁也很难说清老板的家底——你甚至不清楚A企业3000万的实收资本,会不会就来自于B主体的银行融资。而往往这样的客户单户授信规模都不太大,很多时候各家银行都抱着“XX给了300万,我们再给500万也无妨”的心态,加上客户经理“企业虽然不规范,但是老板超级有实力”的游说,一个牵连十数家乃至数十家企业主体、融资规模逾亿元的外强中干的怪物便诞生了。在这里我们即使剔除掉前面所说壳融资挪用资金的风险形式,多家主体的关联性与风险传染也极易形成叠加。在下行的经济环境下,老板们的现金流总是在稳住主业的同时更加倾向于浇灌那些处于洼地的秧苗,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相较于前面所说的串、联保类企业,这类企业群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复杂的外部关系,因此上风险暴露往往也会表现得更加突然、毫无征兆。如果说前者总是在抽贷中倒下,后者就有更多的余裕在打点细软后选择跑路。

专业相关的东西就说到这里了。题主的目标是快速准确,能想到的也只有用标签化的方式描述高危企业的种种特征,以期达到简明的效果。我有信心如果题主按照上面的经验和建议严格执行,贵机构的不良率无疑将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当然你的营销boss也几乎一定要翻脸了。事实上做信审这些年,自己并未将快速、准确作为评价自身工作的标准,了解业务、让经手的全部业务保质保量成为本行的优质资产,才是个人一直以来的追求。坦白讲,常常瞥一眼资料再和客户经理开一个玩笑便击中了业务的核心问题这件事,作为一个有梦想的管理者其实内心是很痛的。

写在最后。当代的中国尚未经历过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完整经济周期,尽管我们靠经验与先例做事情,但这些远不足以让我们掌控未来。随着经济环境变化,自己对风险的认知也在不断迭代——在这个下行期我们不一定会迎来更多新的问题,最棘手的事情将是那些我们曾经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在经济落潮后将令我们束手无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