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在新质生产力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金融服务在新质生产力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2024年04月26日 15:46 经济杂志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经济学博士陈祥义教授接受《经济》杂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新质生产力需要金融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全力做好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畅通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大循环。

在他看来,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金融是链接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工具,金融在促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金融业从参与主体来看,主要分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行业。

金融三大行业要因地制宜助实力

从银行业看,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应探索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探索金融与科技融合新模式、新路径。结合新经济企业发展特点,根据科创企业发展阶段,在授信、期限、额度、模式上进行分层差异化设计,不断创新丰富支持新经济企业的信贷产品体系。确保每年科技型企业融资规模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银行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探讨专精特新企业专门贷款、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化与VC、PE机构合作,升级“股权+债权”联动服务模式,积极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从证券业看,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对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发挥好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撑作用。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针对科技型企业存在的轻资产、重智力、长周期、慢回报、专业性强等特点,结合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上市期、腾飞期等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突破依靠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表”的评价体系,创新推出“科创评价”的第四张表“科技创新表”,充分打磨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全周期的产品矩阵,对企业创新能力开展客观、量化的评价分析,使企业知识产权实现“信用化”与“数字化”。在这方面,由曾在证券公司投行部、保险公司资管部、核心财经传媒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部委和金融界工作过的业界专家联合发起设立的北京高粱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主要根据国家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提前布局,投资主要行业和领域多为双碳概念、新能源、数字经济、芯片、航空航天、生命科学、人工智能、AI等,且以中后期阶段为主,截至目前,已按照行业好、企业好、团队好、利润好、估值好“五好标准”,构建了投资指标体系和投资风控逻辑,严格筛选项目,助力新质生产力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从保险业看,应围绕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样化需求,积极构建完善多样化、专业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与融资服务。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精细化的服务和风险管理能力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按照新质生产力要求,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使保险业在新的起点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保险业把环境、社会、治理要求全面嵌入公司经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制定实施ESG/绿色投资相关管理办法,将支持绿色金融列为战略资产配置的重点投资领域。积极促进数字技术和保险理赔服务深度融合,赋能传统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不断探索“互联网+保险”服务新模式,大力解决理赔难、理赔慢问题。

推动金融与科技实现“双向奔赴”

陈祥义教授告诉《经济》杂志记者,目前新兴领域正在改变着传统金融业的格局,也为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金融业应当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体现了中国结构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让金融与科技“双向奔赴”,不仅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金融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质生产力”列为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对涵盖范围进行了更详细概述。一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包括技改、产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等。二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量子技术、生命科学。三是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平台企业、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算力。

对于上述新质生产力的领域和方向,我国金融机构应加快推进高质量金融服务供给,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持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金融动能。为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加速破圈,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力量前行。

陈祥义教授表示,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展示出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我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逐渐成为可能。

对于资本市场、资产评估、公司治理、企业风控和发展战略等均有相当研究的陈祥义教授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与主攻方向,在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无论哪一个赛道,涵盖的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资金投入大、时间周期长、产业技术和产品更新迭代快,要想有所突破,绝非一夕之功。因此,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根据所在城市和地区的资源禀赋,来综合评价和系统推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忽视产业发展规律,不顾地方具体情况,跟风推进,可能会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本刊记者 刘越山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