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教育分享:判断“讨论是否延续”的一些实用方法

升学教育分享:判断“讨论是否延续”的一些实用方法
2022年01月03日 11:29 综合新文速递

升学教育分享:判断“讨论是否延续”的一些实用方法

1、说点儿实用的。

昨天聊到,在生活中,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人与人的想法总有差异。哪怕你说了一个自认为是共识的话题,也可能出现分歧。

这时候就会有争论。

比如豆浆是咸的还是甜的,比如通胀好还是通缩好,比如游戏该禁还是该放,比如秃顶到底是该留点头发还是干脆剃个光头,比如买苹果手机到底算不算不爱国……

有争论很正常。这是我们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征共同决定的。天底下的树叶都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更何况是连二十个指纹都不一样的两个人。

大多数争论是有价值的。

最让人欣喜的,就是通过争论,我意识到“哦,我的观点不够全面,对面的观点补充了我的知识”。

最基础的,就是知道“哦,天底下原来还有这样的人。”

但“基础款”不能太多,它属于重复信息,而且很容易让人上头,陷入低效的争执中。所以,和大家聊聊我自己使用的一些简易判断方法,可能会管用。

2、第一个,看看我们是否在讨论中过度使用“群体”概念。

比如“我们都认为”“你们这一代人”“你们南方人”“我们中国人”等等。

当这样的表述出来时,讨论的价值就降低了。

因为它已经需要把个体隐藏在一个虚构的群体里,用来虚张声势了。

我以前聊过,有些人连自己一栋居民楼都不能代表,就要代表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来发表观点,其实是很别扭的。就像短视频里,一个中年人说,“我们80后都知道这个东西”,我一看,这个东西我不知道,就很尴尬。

这还有点像小时候打架。觉得打不过了,就吹牛:

“你算是得罪我们汾阳中学了,你走着瞧!”

实际上呢,隔壁班都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讨论的起点就是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喊人壮胆。只要双方有那么一点点拖人下水(不是用于举例)的苗头,讨论实际上就可以考虑中止了。

第二个,看看我们是否在讨论中过度使用语气词。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感叹号,过于密集的反问,以及啊呀啧吗等助词。

关于感叹号的使用,我写过三篇文章,其中略深一点的有《感叹号是怎么影响阅读效率的》,里头有些语文知识,还是可以读一读。

同样,感叹号也会影响讨论效率。你会下意识地感受到攻击性。而面对攻击性,我们会不自觉地采取敌视状态。

比如我论文答辩,和导师在微信上聊天,我们都使用感叹句或者反问,可能效果是这样的:

“明清文字狱和小说的兴起存在着奇妙的联系!”

“怎么会有直接联系呢!你倒是说说看!”

我可能就会有一瞬间的念头:就是有直接联系!凭什么要老子说说看!

……这就很上头。

第三个,看看我们是否除了定论什么都不愿意说。这个最为常见。比如我以前分析短视频和文字门槛的时候,就有评论说,就是视频门槛高,你杠就是你对。

不是说我要杠,但你总得给点分析,来让我认同你吧。“你杠就是你对”是什么奇怪的免死金牌。

有时候我看到完全无法理解的结论时,会追问一下,例如“这个观点是如何得出的”,但绝大多数石沉大海,小部分回复“我就是这么觉得的”——那讨论实际上就不值得继续了。

比如,“库里就XX是个体系球员!!”

下头的评论大概率是:“你家慕斯只会四步上篮!!”

这也没啥意思。

3、如果用上面这三条约束自己,我们很快就能发现:自己的表达欲望降低了。

讲清楚事情太累了,太不带劲了,我们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阅读和检索上。这当然不是一件坏事。

如果用这三条来判断是否要加入争论,我们也很快会发现:值得参与的场景太少了。

我们可以把时间投入到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这依然不是一件坏事。

既然都不是坏事,我们干脆就试一试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