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教育探讨话题:沟通很难良性就要减少沟通的总量吗?

升学教育探讨话题:沟通很难良性就要减少沟通的总量吗?
2022年01月03日 14:06 综合新文速递

升学教育探讨话题:沟通很难良性就要减少沟通的总量吗?

1、前两天,在几个群里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是圣诞节和小眼睛。

如果它出现在家长群里,希望阐释的角度就是“如何对孩子说洋节”以及“如何对孩子说样貌歧视”。

我个人相当不喜欢去讲这类话题。讲着讲着,它很可能就和常识无关,和逻辑无关,和智商无关,只和情绪有关。

那沟通就毫无价值。

比如下面这段文字,大家很可能在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看到过:

甚至有地方融媒体配上长津湖的画面转述过。播放量非常大,评论区也很热血沸腾。沸腾到你觉得每一棵圣诞树都散发着邪恶的光芒,每一双红袜子都浸满了战场的鲜血。

那么,我问一下大家,你们觉得,要在群里讲常识吗?要在评论区里说事实吗?

“要”当然值得尊重。但在实际生活中,它未必有必要。它很可能会让你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聪明人甚至应该添加他们的微信,向他们推销理财产品、假茅台和自己也搞不懂成分的汉方。例如,《让美国震惊的中国产品,将深远影响未来十年!!》,等等。

他们的总数、覆盖面相当大,沟通和表达的意愿相当浓厚,也相当自信。反着他们说,收获一包气,顺着他们说,只要你足够狡诈,就能收获一个客户。

讲常识,也要看投效比。

2、“眯眯眼”也是同样的逻辑。

如果有人认定“小眼睛=辱华”,断了徐志胜接广告的财路,那也不值得去分析。毕竟从源头上来说,西方人还真接触不到这张促销海报。

我在一个质量挺高的媒体群里,看到不少人的言论都很接近情绪上头的状态,动不动就“我们这一代”“我们90后”“所有中国人都觉得”,那这个话题也没有沟通的价值。

很多人连代表自己家、当个楼组长都很难,却要代表整个年龄段、甚至于整个中国发表意见,那它一定是一条相当浪费时间的意见。

吕燕在20年前走红的时候,人们觉得这是审美的多元,是歧视的破除,现在近乎同样的事情,人们却觉得这是一种羞辱。

这种转变是怎么产生的?审美偏见的消除该用什么方法?这个广告或者品牌方有没有更值得批评的细节?愿意琢磨事儿的朋友可以思考下这些问题。不愿意琢磨的,也没必要去争论了。

争论,同样也要看,对方的观点能不能补充自己的知识,能不能拓宽自己的认知。不然就没有投入精力的必要。

3、当然会有遗憾,例如我们都希望,有知识有逻辑的声音愿意主动发声,多发声。

但我们也得承认,去除情绪的发声往往缺乏传播量,产生传播量往往又不是正向的。所以,如果希望和读者取得良性活动,一般会采取两个办法:

一个是多和青少年沟通。孩子们还保留着读书学习的习惯,他们更愿意“听你说完”,提出的问题也比较有质量,有时也会弥补我们的思考缺陷。

反而是成年人,往往会习惯性致力于说服他人,即便发问,也是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吸纳新的想法。

另一个是设立一些门槛。比如极其冷淡的标题、需要答题才能阅读、甚至于合理的付费。一篇有质量原创文章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并不低,没必要花了力气还冒风险。

比如,如果你面对的读者,是要讲清楚八国联军和圣诞节关系的,那不妨这么想:

这是一场值得对方付费的教学。完全没必要免费帮他整理资料,甚至于免费写东西。还不如带点货,写写广告软文。可能这样一想,你就不想写了。

说实话,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讲常识和讲逻辑的。情绪也有解压的作用。可能过了这几天,人家劲头过了,大家依然能一起唱歌一起打球一起合作项目。那个坚信八国联军理论的人,可能也是小区里的热心人,也会张罗防疫工作,在暴雨天在小区里垒沙袋。

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愿意倾听的读者,讲清楚常识和逻辑就好了。没必要为了这些远的话题,恶化近的关系。

记得,如果沟通很难良性,那就减少沟通的总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