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金所风波 看看我们在害怕什么?

从陆金所风波 看看我们在害怕什么?
2017年07月25日 19:55 每日金融

历时两天左右的“720陆金所债转风波”已经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刚刚开始。

风波前和风波后,可能我们都很难想象,拥有“银行爸爸”做强大靠山的陆金所,就是那个排名一般都是第一、经常抢不到标的陆金所,会仅仅因为一个模糊不清的截图,就在瞬间被大批投资者“嫌弃”、抛之不及。

风波

7月20日,一张模糊的截图在微信群、朋友圈疯狂转发,“上海监管部门发话将整治陆金所,呼吁大家将在陆金所平台投资全部退出”、“我证券的朋友赶快喊我从陆金所退出来”等等传言一时间甚嚣尘上,笔者所在的几个微信群也开始热议此事。

20日晚间陆金所发表澄清声明称,“目前,陆金所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投资者合法权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不过,陆金所的澄清并未打消投资者恐慌,20日晚间至次日凌晨,陆金所的投资人“债权转让”项目激增近万笔,最高峰超过1.5万笔,官网债转板块打开多达几十页,甚至大量投资人为了能将债权转让出去,不惜自己提高利率。

从7月21日中午开始,陆金所平台上的个人债权转让项目,大幅减少,随着时间推移,风波得以过去。

谣言来自哪里?是什么造成的?有人说是内部捣鬼,有人说是近期监管下架金交所产品和广东禁止债转波及,还有说法是上海一个内部会议提到陆金所,传言后变成“点名”、“开整”。说法不一,但至今没有确切答案。

恐慌

风波原因没有定论,但投资者的恐慌表现得淋漓尽致。

“敢投网贷的,大多是有点胆量,又很想挣钱的人。”一位资深网贷投资人向每日金融表示,身边围绕的投资人很多是抱团投资、跟风撤资、雷了还投的群体。

“每个投资网贷的人,选择平台都有自己的原由,股东背景、平台实力、行业荣誉、业务可靠、利息可观或者是单纯的朋友介绍。看表面的居多,国资系或者上市系,又上了哪个银行存管了,但真正懂得业务的很少。”该投资人透漏,“平台的业务真的说得清的很少,但这才是根基,没有这个根,大家发现抓住的都是浮萍,所以很容易恐慌。”

网贷行业起起伏伏,“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很多投资人见得多了,一次次颠覆了自己本身相信的东西,也变得没那么容易相信。

除了投资人的心理脆弱,每日金融和网贷业界沟通发现,部分业内人士也对网贷存在刻板印象,甚至“睡不踏实”。

“我从这个行业跳出来就是公司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看不懂了,各司其职也接触业务机会也越来越少。心里怕哪天出问题,就早早另谋生路了。”一位从事了两年网贷行业运营总监职位的人士表示,目前已经转向实体行业。

某从线下支付行业转向网贷行业的人士向每日金融咨询平台情况时表示,目前网贷行业薪资不低,但最怕是未知风险,即使从事相关行业多年,也不敢确定平台是否安全。

另一位报道行业多年的记者也坦言,虽然和行业接触很多,但自己还没有下手投资,“从表面信息无法判断是否保障安全”是他给出的原因。

反思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正经历着阵痛发展。一方面是监管的不断加强和落实、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投资人对行业的认知也在经历各种复杂的转变,有质疑也有坚守。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网贷的定义是互联网信息中介。论背景、论光环,e租宝、泛亚、快鹿等伪平台已经把形象做到了一定高度,但崩塌下来,给人造成的冲击更加巨大。

每日金融智库认为,陆金所风波虽已过去,但留个行业的反思才刚刚开始。对于行业来讲,诚信和透明、真实与合规也许是比诸多光环更加可靠的根基。投资人、从业者需要经历盲目跟风到深入行业、理性分析的过程,在这其中,还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学习和教育。

>>>>推荐阅读

站在扩容当口的比特币,将会涅槃重生还是一蹶不振?

或将被全面叫停的P2P网贷债权转让,到底有啥风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