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钱都去哪儿了?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钱都去哪儿了?
2017年01月15日 09:45 转型中的大国经济

最近几年总体经济呈下滑的发展趋势,绝大部分经济活动处于收缩或半收缩状态,表现出市场疲软、经济增长速度停滞或迟缓、许多企业破产倒闭、失业人数增加等现象。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我们都有一个同样的疑问,这些钱都到哪去了呢?

有人说:当市场疲乏,产能过剩时,生产者卖不出去不肯跌价,消费者不需要这么多东西,而且没有钱购买,钱在过剩的产品上和大资本家、财团手里。

那么钱到底是怎么消失的?以次贷危机为例:银行、政府向那些最终根本无力还款的人提供房屋抵押贷款。这些人要么失了业,要么打一开始可能就还不起贷款,所以他们根本就不能按期偿还抵押贷款。

让钱消失的原因之一:

乙认为甲可以还得起50美元,但甲已经破产,所以乙可以忘了这50美金的事儿了。

这些次级抵押贷款被包装成衍生金融产品并投入到金融市场,并承诺未来可以赚钱。但那些轻信承诺的购买者,不论是个人或是团体,后来都输的底儿掉。

让钱消失的原因之二:

孙子估计奶奶去世后自己能有一百万美元的遗产,但当奶奶去世后,他发现只有五万美元。他预期能拿到一百万美元,可实际上他只看到了五万美元。从一百万到五万的这个落差通常叫失望预期,或者期望落差。

这场源起于次贷衍生产品的灾难造成了数家金融公司的破产。这些公司股东投入的资本和欠其它公司的资金,也全都打了水漂。

让钱消失的原因之三:

你花了20美元买了一袋芒果。你发现所有的芒果都烂了,没法吃了。你少了20美元,却什么也没吃着。

这次次贷危机的破坏程度波及了住房市场和股票市场,房价和股市一路暴跌。花了500000美元买一栋房子,现在价值250000美元。花了200美元买一只股票,现在只值50美元。

针对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个商人到了一个山村,村子周围的山上全是猴子。商人就和村子种地的农民说,我买猴子,100元一只。

村民不知是真是假,试着抓猴子,商人果然给了100元。

于是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这比种地合算得多了。

很快商人买了两千多只猴子,山上猴子很少了。

商人这时又出价200元一只买猴子,村民见猴价翻番,便又纷纷去抓,商人又买了,但猴子已经很难抓到了。

商人又出价300元一只买猴子,猴子几乎抓不到了。

商人出价到500元一只,山上已没有猴子,三千多只猴子都在商人这里。

这天,商人有事回城里,他的助手到村里和农民们说,我把猴子300元一只卖你们,等商人回来,你们500元卖给商人,你们就发财了。

村民疯了一般,把锅砸了卖铁,凑够钱,把三千多只猴子全买了回去。

然而,助手带着钱走了,商人再也没有回来。

村民等了很久很久,他们坚信商人会回来500元买他们的猴子,终于有人等不急了,因为猴子还要吃香蕉也需要费用,就把猴子放回了山上,山上仍然到处是猴子。

看了这个故事,不知道聪明的你有没有悟出点什么呢?

 

资金正是要流通才能产生价值!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大量的钱和资源都消耗在同一产业上了,并且这一产业最终也要崩溃,结果就是大家都没钱了,因此资金需要合理配置。

钱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只是一种货币符号。而不论是商业活动、工作,或是生活,它们所产生的一切价值不过是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而已。如果在这一刻我们对整体经济丧失了信心,那么在下一刻所有的一切都将崩盘。金钱的全部价值都是人类自己所赋予的。假如人们对现在流通的货币失去了信心,那该货币就会开始贬值,在历史上此类的货币事件很多。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并且相互联系的社会经济体系中,而该经济运转的正常模式就是要求身处其中的人对其保持信任。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些效益的产生是因为我们认为它们是真实的,或者期望它们在未来会实现。而一旦人们开始对经济丧失信心,它自己就会逐渐衰退,从而导致更多的人失去信心,如此往复循环。

  所以,经济增长是一个非常真实和重要的事情,它的运转就像是彼得潘里的小精灵:如果我们不相信它的存在,它就会死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