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英国脱欧和美国选举,几乎所有人都同意,网络时代大幅左右选举战局,社群网站──特别是脸书(Facebook)──几乎取代电视报纸,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选战媒体,甚至一致认为未来选战的操作,势必依赖社群网站。
选战中的代沟差异确实存在,但这个差异并非年龄上的,只是刚好善于与长期使用社群网站的人口,多属年轻世代罢了。当大家都在称颂与期待网络时代,请容我唱一点反调、做出一点提醒:社群网站,实际上不利于产生健全的民主。
图片说明:美国选举中,有趣的事情,要比真正的政策讨论,流传的广。
▋社交媒体的文章,需要短小,惊人,情绪化
为了方便讨论,就让我们用脸书作为主要例子。脸书带来的好处,例如公民觉醒、青年参与、高投票率…等,这里就不再多提,这里只专注讨论脸书可能带来的问题。
让我们从脸书的贴文特性开始:脸书动态消息的本身结构就是「一则接着一则」,虽然每则的文字上限是两千字,但实际上大多数贴文都不超过500字(推特Twitter更是只有140字)。这个断裂性和短篇性,让脸书成为我们短暂闲暇时刻(等车、等开会、等人…)首选的讯息媒体。也就是说,对待脸书讯息,我们通常不会准备好给予它完整的一段时间──除了专职媒体人之外,有谁会说「让我花两个钟头来好好来阅读一下今天的脸书贴文」?
当已经习惯在短暂时间内收看脸书,我们势必不会去点开那些标题看起来不有趣的转贴文章,也不会有耐性去阅读篇幅比较冗长的文字。换句话说,我们已经在心态上,被脸书制约在某种期待快速阅读与理解的情境,因此任何无法嵌进这种状态的贴文,都会很快被我们有意无意地过滤掉。这种短暂收看消息的习性,也让我们更常使用手机来收看脸书,而不是桌面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手机的萤幕偏小,一方面不适合长时间阅读,另一方面它会让文章的篇幅看起来比实际中的更大更长,显然,手机,正在持续加强我们对于长篇资讯的过滤与排斥。
网络文化不一定造成大家对于长篇讨论的厌恶,但社群网站的出现,却把整体趋势推往这个方向。在脸书不断壮大的这几年,已经有越来越多国外新闻或评论网站,会在每篇文章开头加上「几分钟阅读」(N-mins read)字样,让读者选择是否点阅,也有很多稍后阅读APP (例如Instapaper),会在自动算字数之后提供类似标示。这些都显示了「要花多少时间」,已经变成是否阅读某篇文章的门槛之一。
同时,文章的标题变得越来越长,最好是一句标题就把重点讲完,因为不用点进去看,最省时省力。实际上,这也反映在另一现象上:能在脸书上被大量转贴与流传的,通常都是标题耸动、轻薄短小的文章。当然,标题耸动不代表内容无料,轻薄短小也不代表内容无理,问题在于这两种特性,都有背于良好民主讨论应该具备的性质──冷静与深入。
标题要能够耸动,势必需要诉诸情感,而情感很多时候,会蒙蔽我们做出比较长远的考虑。再者,当你因为标题耸动受到吸引,而点阅某些文章,但读后发现内容并不耸动,而有点失望,几次以后,你还会想要点阅同一作者,或网站的文章吗?也就是说,随着标题耸动这个趋势而来的,就是内容,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耸动,或者说,情绪化。
▋社交媒体的文章,不需要思考,需要印象表演
文章短小的坏处更大:如果一篇文章要能够又短,又让人理解,这篇文章,势必要建立在许多大家已有的共识和知识之上,换句话说,这种文章,不太可能深入讨论一个庞大复杂的议题,更不可能检讨一个被社会视为理所当然,但实际上不一定正确的观念。
也许有人会说:「讲重点就好,不需要浪费大家的时间啊!」问题是,如果要能够深入讨论,必定需要阐述各种理由,来说明为什么A 看法比较好,而B 观点有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在乎得到一个「A 比较好」的宣告,那么这和我们一向反对的「填鸭式」教育,有什么差别?民主最珍贵的价值,在于思辨的讨论过程,但能够在脸书上广为流传的资讯,经常是「直觉式」的──刚好是思辨的相反。
另外,脸书说到底,仍然是一种个人媒体,它让人们在上面,畅谈自己的感受与意见。在这种平台上,大量出现一种在过去选战中不常看到的推荐模式:我跟A 候选人讲过话、碰过面,觉得他人真的很好。这种个人感想如果搭配上情节描述,就会变成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用来证明某个候选人真的很好。
这让「印象表演」,变得比任何事情都还要重要,虽然靠印象选人一直是民主选举的致命伤之一,但脸书无疑会加强这种取向。
在一个议员层次的选举里,这种「做人比做事重要」的倾向,不会带来太大问题,毕竟这类候选人,能干预的政策规模比较小,但在市长、议员、甚至总统选举中,「做人比做事重要」,却会带来很大问题:会做人,可能代表各方讨好,而各方讨好,常常意味政策理念不能贯彻。
▋社交媒体的推荐,是没有专业保障的推荐
再者,在传统媒体中,能做出推荐并且被看到的,多是已经极具经验、学识、和社会地位的人士,通常有比较强的保证作用,一来因为这些人,有较强的知识背景,来判断候选人的良莠,二来这些人在推荐时,会比较谨慎地去检查候选人的一切,因为错误的推荐,可能导致推荐人自毁声誉。然而,在社群媒体的世界,虽然许多小故事非常感人,但我们很难确定真伪如何,更不晓得保证力有多少,因为一般来说,推荐人没有压力,必须去认真检查候选人的种种。
况且,即使推荐错误,推荐人通常也不需要承担责任──「我只是在脸书上,抒发我的感想!」假如推荐人是你的朋友或脸友,你大概也不好意思责怪他。显然,过于信任脸书上这种来自一面之缘的推荐,会让民主,变得更加脆弱而不是坚强。
▋社交媒体是实时性的,而政治政策需要时间来检验
最后一点,也跟脸书作为个人感受抒发途径有关。很多政策的效果需要一定时间以后才会出现,例如签或不签FTA 的后果大约要两年之后才能看到,而这个后果落实到个人身上可能需要更久时间。
但在强调个人经验的脸书上,这种长期政策,通常因为没有直接体验,而未被提及,不然就是效果时程和选举时程相互错开,以至于有感受,也不影响选举。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可以被立即体验的具体事物,例如河流变干净了、漂亮的歌剧院、新的图书馆。这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应出现,而是要说这些东西的被看重的程度,会远远超过其他──下水道的利用率如何、稳定发电的投资多少、建设是否债留子孙…等。
换句话说,许多需要大规模统计数据才能呈现的政策讨论,不会出现在社群媒体,因为它们没有提供具体感受,而且就像前面说的,它们太需要时间,去阅读和理解。民主政治的选举制度,会让炒短线政策取得优势,这实际上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脸书这种社群媒体,却会大幅加强这种倾向:每个人都是媒体,但报导的多是「有感」的政策心得,仅此而已。
我们通常认为,媒体似乎只是一种传达形式,应不至于影响实际内容,然而媒介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早已论证「形式会严重影响内容」,技术哲学家唐.艾迪(Don Ihde)也暗示「一个拿笔写文的文化,它的深度不会同于打字机为主的社会」。
在早期美国的民主政治里,候选人需要提供长时间的演说或广播,而听众,必须有耐心的跟着候选人的节奏思考;电视出现以后,候选人在萤幕上的形象,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竞选广告中诉诸情感的部份,越来越多,真正关于政策内容的讨论,变得越来越少。
▋网络时代的民主,正在变得越来越肤浅、平庸
虽然随着科技的进展,能够参与政治和选举的人越来越多,但许多学者都在担心,民主政治正朝着越来越肤浅的方向转进。
从脸书(和其他社群网站)的特性来看,这种趋势无疑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虽然它表面上让资讯满溢和流通,但实际上它正在极大化我们这种短阅读、少思考、避讨论的阅听习惯,而这些习惯都不是一个民主社会里的真正公民,应该具备的。
也许社群网站会让我们觉醒,但它无法帮助我们在醒来之后,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当然不是说受到脸书影响,所以我们一定都会选错人,而是说长期来看,脸书这种社群媒体,会突出某些类型的政治人物或政党,同时压抑相反的类型。
换句话说,如果社群媒体变成民主政治中的要角、变成选举过程中的主要平台,那么除非我们每个人都能清楚,并小心地避免任何使用时的负面效应,否则我们就必须做好民主,将会越来越不优质的心理准备。
说到底,民主政治基本上不对好坏对错做出判断,它把思辨与讨论的过程,交给大众,让大众来决定谁对谁错、什么好什么坏。
假如电视民主,已经让平庸逐渐抢占第一线,那么现今的网络民主,可能会让这种平庸,变成真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