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陈寅恪助手黄萱“不上学”谜题解开了
《名媛黄萱修行记》提及黄奕住当年对掌上明珠女儿黄萱的“闺阁教育”方式,引发许多人的兴趣。
很多人不明白,像黄奕住这样的开明士绅,屡投巨款于公众教育,却不让女儿上学,有点奇怪吧?
舒婷为黄萱写的《大美者无言》传记文章,让人疑惑不解,查找了黄萱女儿周菡写的不少文字,也没有看到确切的答案。
当看了顾维钧第三任妻子黄蕙兰的自传《没有不散的筵席》,总算有了答案!
想今年5月,112岁的严幼韵在纽约去世,全网都在刷“顾维钧遗孀”、“爱的花”、“民国美女”,渲染她与顾维钧的爱情传奇。可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一个更传奇的事!
顾维钧第三任妻子、民国名媛黄蕙兰去世的时候,也是100岁,而且还正好是百岁生日那一天,只不过她是在1993年去世的,网络不发达,纸媒也“一本正经”,传播效应与今日就无法相比了。
民国名媛黄蕙兰
谈及黄蕙兰的头衔,不得不让人瞠目结舌。她是民国第一名媛,在外交史上被西方人称为“远东最美的珍珠”,这位年轻时生活在金字塔尖的女人,是“富二代”、“星二代”、“白富美”的鼻祖。
她的父亲黄仲涵,是出了名的“富二代”,如果你有兴致,到厦门鼓浪屿看那占地200多亩的宛若宫殿的黄家豪宅,有私家马场和湖泊,她从小锦衣玉食的程度难以想象。
尽管黄蕙兰是嫡出的女儿,父母对她宠爱有加,3岁的生日礼物,就是80克拉钻石的项链吊坠。
同时,黄家的家教也极为严格,处处讲究礼节。比如问对方名字,应有礼貌地说:“请问尊姓大名?”
从童年到父母去世,对他们说法从不用“我”或“你”,而是以第三人称自称,就是说用自己的名字,“蕙兰”。
同样,黄仲涵他们对女儿也总用第三人称,“爸爸要”或“爸爸喜欢”或“妈妈认为你该洗澡了”。
对黄蕙兰的培养很明了,就是要让她将来成为一枝独秀的名媛。
为了把女儿培养成真正的“金枝玉叶”,就不让她到学校上学,而是重金延请英文、国学以及音乐舞蹈美术的老师来家里私教。
顾维钧是民国四大美男之一,可把他的事业推向高峰,离不开黄蕙兰活跃于各种国际场合八面玲珑的外交手段。能熟练掌握欧洲各国六种语言,具有极高的外交资质,与黄蕙兰家庭的悉心培育功不可没。
“有样看样,无样看世上”! 黄蕙兰生于1893年,比后来同为印尼“四大糖王”也同是鼓浪屿豪门出身的黄萱大7岁。
同在南洋奋斗,把黄仲涵当作自己事业偶像、家教标杆的黄奕住,邻家培养女儿的一举一动,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故而也遵循同样的路径来培育自己的宝贝女儿。
一句话,黄奕住不让女儿上学,在家聘请私教,是学自黄仲涵家族的“育女心经”。
凋零的首富世家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蕙兰之父黄仲涵,是一位全球知名的华侨企业家,被誉为“糖业大王”。
当年,巨商黄奕住背着剃头担从厦门下南洋,搭乘的就是黄仲涵的船,而且船费还是赊账的。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的爷爷李云龙,就是在黄仲涵所经营的船运公司当轮船事务长,后来因深得黄仲涵信任,负责处理新加坡方面的业务,因此累积了一笔财富。
在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60年代初约一百年间,黄仲涵家族和他们的建源公司,曾经是印尼甚至世界最富有的华侨家族和华商公司之一。
华人巨富黄仲涵
黄仲涵属于“富二代”、“创二代”,他的父亲黄志信是“创一代”。 黄志信,原籍福建同安,1835年出生于家乡,也就是今天厦门集美区灌口。
乾隆年间,同安县府在灌口开设凤山书院,厦门最早的书院之一
黄志信虽是农家出身,但青少年时在家乡凤山书院念过书,是个有文化的人。
当时,因反对满清王朝腐败统治,黄志信参加“小刀会”起义军,遭镇压失败后,1858年,他与两位哥哥离开家乡,搭乘一条商帆船逃往印尼爪哇。
他靠做小商贩,经营土特产,1863年3月,他开始发展商业贸易,创办了“建源公司”(起初称“栈”),多年精心经营后,成了爪哇较大的商人。
黄仲涵是1866年出生于爪哇三宝垅,1890年接管主持建源公司,他继承了父亲的公司和财富,投入大量资金发展糖业,引入当时先进的现代机器设备,并聘用西方管理人员,迅速地成为一代“糖王”。
此后,他又进军银行业,创建了“黄仲涵银行”及多家保险公司。1911年,他在新加坡创办了“协荣茂轮船公司”,购有3000吨的轮船,往来于印尼及新、马各地。
后来又经营“顺美轮船公司”,成为荷印殖民时代华侨航业的一支主要力量。在黄仲涵主持的34年间,家族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1924年6月,58岁的黄仲涵,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于新加坡。黄仲涵妻妾成群,子女众多,先后娶了8个老婆,生了26个子女(13男、13女),最小的儿子是在他去世后才出生。
新加坡华侨中学“黄仲涵先生纪念堂”
今天很多人夸李嘉诚在家族继承问题上的布局,特别是对其家族资产的合理分配赞不绝口。
李嘉诚将实业部分将交由长子李泽钜管理,而次子李泽楷则获得父亲足够多的现金资产。
其实,很多人对海外华商史不甚了解,早在一百年前,黄仲涵家族在传承上已做了类似的处理了。
选择接班人及财产分配上,黄仲涵效法父亲。当初,黄志信选择黄仲涵接班,但对其他儿子给予了可观的遗产。
黄家两兄弟刚接管建源不久,就赶上了世界第二次经济危机,已是国际性大公司的建源被严重波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公司基本处于停产关闭状态。
在公司面临困境之际,对前途失去信心的黄宗宣,以健康状况不佳为由,主动退出家族企业,这大大打击了家族信心。
“二战”爆发后,建源公司再度受到重击,其在东南亚、欧洲等地的海外公司完全瘫痪,海外市场大片丧失。
新加坡的高尚住宅区——黄仲涵园
更致命的是,此间因家族掌舵人黄宗孝于1950年因心脏病突发病逝,年仅45岁。
此时,黄氏家族尽管家大业大,却因无人扛起整个家族的重任,就像一艘航行在大海上却没有船长的大船,在风雨飘摇中。
当年盛极一时的黄仲涵家族财团,就这样凋零了!
自“胡润富豪榜”1999年设立以来,不到20年,至今已有10多位富豪及家族问鼎中国首富,可经过时间变迁,有的至今风生水起,也有的只是“昙花一现”,也有的至今仍在铁窗下。
黄仲涵首富世家的衰微,原因有很多,比如海外政治局势的变化,不利于侨商资本的发展。因此,家族企业可以不参与政治,但必须关注政治,时刻关注政策环境面上的变化。
让黄仲涵家族企业内外交困,最终走向覆灭的更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在内部治理上出了纰漏。原因有二:
其一、均等且分散的股权结构,即使没有闹出家族内部矛盾,也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决策,进而失去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当然,第三代掌门人黄宗孝也发现这一弊端,曾试图修改公司关于股份和权力分配的章程以扩大自己的实权,后因引来家族成员间一场官司而不了了之。
其二、家族衰败有一个征兆,就是没有一个得力卓越的领导人,一旦丧失了“主心骨”,家族离崩塌也就不远了。
黄仲涵去世后,其留下的建源家族财团其实一直没有一个权威有效的领导,黄宗宣“临阵脱逃”,另一位接棒者黄宗孝英年早逝,仅是维持而已,更没有前辈对市场那种直觉和敏感,更不用说冒险了。
黄蕙兰在自传中是这么写的:“对于父亲,赚钱是一种游戏,一种赌博。他坚信他之能成功,一部分是靠运气。在他雇人时他总是找幸运的人:一个智慧平平而有运气的人总比聪明但不走运的人好。”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