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赞为女中豪杰的丝绸大亨传承实践 写入哈佛课程

马云赞为女中豪杰的丝绸大亨传承实践 写入哈佛课程
2017年10月18日 08:29 一波说

导语:

这位堪称“前辈级”的杰出女浙商,与步鑫生、鲁冠球同辈,马云称为“少之又少”的女子豪杰。她的创业过程,是浙江乡镇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正是她的努力,让中国的丝绸再次走向世界。

浙商是现今人气最旺的创富商帮,也是国内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家族企业群体之一,正面临着家族交接班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双重挑战。

有一位令人尊重的第一代女企业领袖、现代浙商传承的典范,她创办的丝绸事业,在她的精心安排下得以顺利传承,不但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还不断探寻国际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之路。

她,就是万事利集团创始人沈爱琴。

丝绸女大亨的传奇之路

去年8月2日,丝绸界的传奇人物、万事利集团创始人沈爱琴在杭州逝世,享年71岁。

追思会上,马云说:

当年改革开放的第一批企业家里,女中豪杰少之又少,沈爱琴是一个。当年办企业完全跟我们今天不一样,要几倍于今天的勇气、激情、担当、智慧、洞见……

1946年,沈爱琴出生在杭州笕桥一户蚕桑世家,沈家祖代是丝绸大户。

1975年,30岁的她带领22个农民,在几间破旧的平房,从17张国营大厂淘汰下来的原始铁木织机起步,开办了万事利集团的前身——杭州笕桥绸厂。

没料到开业第一年,绸厂就欠下10万多元的债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绸厂原料,由国家计划调拨,僧多粥少。

为解决原料来源紧张的问题,沈爱琴想出了一招,选用国营大厂的下脚料,再处理后变为生产原料,这样既不占用计划指标,还节省成本。

一匹匹亮闪闪的丝绸织出来了,打开销路又成了问题。

每天清早,沈爱琴骑着自行车,与厂里职工一起挑着丝绸被面,到周围的集镇赶集。

半年多后,靠着这种最原始的销售方式,绸厂不但还清债务,还有盈余。

1978年,笕桥丝绸摆上北京东安商场的柜台,很快被一抢而空。在改革开放的第一年,绸厂净赚了6万元。

1984年,笕桥绸厂又正式进入当时中国百货业的“门面”—— 王府井百货大楼,从此告别了此前“供销社+集镇式”营销方式。

越办越红火的笕桥绸厂,机器24小时开着,根本不需要考虑销路;可沈爱琴却觉得,若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过硬的质量,很难在未来市场中立足。

90年代初,她投资5000多万元,从日本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日本喷水织机,替换了当时厂里已经是国内最先进的织机。

不久,笕桥绸厂又投资1亿元,从德国、意大利引进真丝印花生产线,并从法国、韩国等国引进电脑针织大圆机。

沈爱琴的疯狂举动,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可5年后,当绸厂的产值及利润一下子跃升至行业前列时,大家不由地对她心服口服。

1993年3月,沈爱琴组建了万事利轻纺工贸集团,由她命名的“万事利”商标,成了中国丝绸业的第一个驰名商标。2000年12月,时任总理朱镕基在一次座谈会上,大赞沈爱琴是“中国丝绸的一个宝”。

 2001年举办的APCE上海峰会上,各国元首政要身着的唐装,还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青花瓷”系列颁奖礼服,都是由“万事利”制作的丝绸产品。

近十年来,传统制造业遭遇的困境,都在丝绸行业显现,并且放大。

“古城在,丝织不复”, 曾经闻名全国的苏州四大绸厂破产、倒闭、被兼并,甚至有人喊出“中国丝绸全行业溃败”, 十年间就已倒闭了几百家。

可万事利在丝绸行业里,不但幸存下来,而且是活得最好的一个。

为什么?

沈爱琴常说:

没有异想天开,就没有奇思妙想,就没有发展机遇。

在她看来,风险是双刃剑,如果按兵不动,那才是最大的风险,因此,她可以容许员工犯错,但最不容忍的是不创新。

在人才观上,沈爱琴认为:

要善于‘借脑袋’办事,利用社会资源、他人的智慧办事;要改用手做事、用脑做事为用心做事。

90年代,她一口气引进117名大学生,三年前,万事利又引进了爱马仕的高管,还收购了法国百年丝绸企业MARC ROZIER,实现“中国丝绸法国造”。

被全球女士们趋之若骛的爱马仕丝巾,就是杭州万事利公司生产的。

“丝绸大亨”的传承实践 写入牛津、哈佛课程

作为一家走在时尚前沿的传统企业,万事利背后隐藏的活力因子,引来了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持续的关注,由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中国经济教授谭益力撰写的《万事利:中国的爱马仕》,已被牛津、哈佛纳入全球课程的经典案例。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只有30%的企业能够传承到第二代,而能够传承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则只有10%,可见“富不过三代”是个普遍的难题;尤其在今天,创新转型又成了家族企业延续的新挑战。

因此,家族企业若要保持延续性,就应当注重培育下一代,注重家族治理,注重资产管理,并让家族企业走向全球化。

沈爱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业的浙商佼佼者,与步鑫生、鲁冠球、冯根生等著名浙商同辈,这位“丝绸大亨”的传承实践,对于了解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说,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

2012年1月,沈爱琴卸掉重担,选择由小女儿及女婿接班,小女儿屠红燕担任董事局主席一职,而屠红燕的丈夫李建华,被誉为中国丝绸文化研究第一人,任万事利集团总裁。

沈爱琴对二代接班很有信心,她说“女儿一定会超过我”,她已对女儿用了长达7年的接班“观察期”。

早在2005年,沈爱琴就开始布局万事利的接班,她让刚刚三十出头的屠红燕,担任万事利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主导运营及管理事务。

如何避免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

上世纪90年代,杭州公派一些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和打工。一听说是日本一家小服装厂,还没有万事利一个车间大,22岁的小女儿屠红燕推脱不愿去。

沈爱琴教育她:“越吃苦的地方,越是管理规范。”

从日本留学一年,后又去了香港,回来的屠红燕起初有年轻人的心高气傲,和母亲之间有过不少争执,而沈爱琴也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她做的决定,基本上没有人能改变。

老帅和少帅二代人“针尖对麦芒”,是接班焦虑期一个通病,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屠红燕开出的药方是:沟通和妥协。

母亲是公司董事长,在公共场合和母亲交谈时,若不注意方式和语气,很容易直接的冲突。既不想放弃自己的“主张”,又要避免冲突,屠红燕采用了“迂回战术”的一招妙计。

她先说服那些和母亲同龄的资深老员工,再通过他们之口,委婉地把想法转述给母亲。不同的人说话,会产生不同的分量,沈爱琴静下心来仔细听,觉得有道理的,也就慢慢接受。

正因为过了沟通这一关,十余年来万事利在转型、职业化和国际化的许多探寻性举措,才能一直顺利推进。

通常来说,创业一代靠自己的勇气和胆识打天下,但也会比较主观,而新生代比较贴近时代潮流,有国际视野,二代人如何互补,往往关系到家族企业创新及转型的成败。从万事利家族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家族企业要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注意二代人的磨合,有时,妥协与沟通也是必要的手段。

如何处理与老臣和家族成员的关系

传承是条荆棘路。接班的关口,二代掌门弄不好与企业“老臣”关系,也是传承难的重要成因。

万事利不少老员工,当年随着沈爱琴,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如何与老员工相处,屠红燕也开出两个“药方”:

放到合适的岗位

加强培训

曾经,万事利一度拥有10个子公司,有6个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面对年轻一辈的改革,很多老员工和家族成员,都抱着一种不屑的态度。

当时屠红燕采取的措施,就是直接让这些中高层“老臣”出任相关公司的股东,给他们多达65%的股份。

做了股东,就关系自己切身利益,管理也顺了,花钱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

对待老员工和家族成员的原则,屠红燕强调的是“法、理、情”,先要讲合法,然后才讲情理

她有个留学归来的表弟,由于不服严格管理,就对屠红燕颇有微词。屠红燕立刻要他向上司道歉,而且是在全体大会上。开始表弟不肯,屠红燕态度强硬:不道歉,就走人!终于,表弟低下了骄傲的头。

家族企业内一旦出现老臣众多、家族其他成员在职,各方势力交集,常常造成接班困难,造成内耗,影响企业发展合力。

因此,首先必须制度先行,新一代接班人,应该学会给企业创始人及老臣们找一个退路,退出就是“放权、放手”,这对于接班人还是创始人、家族还是企业,都是一件好事。

接手万事利以来,屠红燕给家族企业带来华丽的转变,主要是明晰战略,锁定向丝绸方向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企业从传统行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

接班传承的过程中,其实是新一代企业家内部创业的过程。丝绸,在创业一代时,就已融入万事利的血液,也融入屠红燕乃至整个家族的血液。

做商业,一定要强调企业价值观,方是基业长青之“道”。

 丝绸品,既是商品,也是一种文化,要显现出其价值,只能让商业与文化互相促进。屠红燕的丈夫李建华,对丝绸文化有长期的学术研究,为了制作奥运礼服,他们寻遍苏州60岁以上“绣娘”, 一套礼服,从设计,选料到刺绣、制作,就要花费125道严格工序。

为了让刺绣手艺不失传,传承下去,万事利资助一些老“绣娘”绣自己的作品,并不断培养小“绣娘”。

就在今年8月,万事利与马云阿里巴巴联手,利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让太极文化与丝绸文化结合起来,创建一种“禅蚕联合”的新学堂体验馆,一起推广互联网时代的新丝路文化。

万事利与阿里巴巴合作的“丝路筵席”

对于万事利而言,让中国传统丝绸产业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是使命,也是企业基业长青最大的价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