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快手非遗生态报告》:相关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40%

《2024快手非遗生态报告》:相关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40%
2024年06月12日 18:11 成长快樂80后

数字化时代,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因科技变得宽广,一度“少人问津”的非遗项目也在互联网重焕新生。

2024年6月8日,是我国第十九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快手艺术与快手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快手非遗生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系统盘点了快手非遗生态的发展现状,让优秀非遗创作者被看见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与时代的连接共振。

《报告》显示,快手非遗生态呈现供需两旺势头。2023年,快手非遗相关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40%;1100万+位快手非遗万粉创作者,全年直播达360万场,获得超370亿次观看;快手非遗深度兴趣用户数量,也在2023年12月超过9500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非遗创作者在快手创收涨粉双丰收,2023年快手非遗创作者人均总收入同比增长55%,最高全年收入超过800万,最高全年涨粉125.7万。

优质创作者层出不穷,非遗传承涌入青春力量

在快手,古老非遗迎来了新晋传承人。年轻非遗创作者们持续开展有趣、新颖的视频内容创作,不仅降低非遗技艺的欣赏门槛,也给非遗传承带来更多青春活力。凭借对文化潮流的敏感度,对青年文化消费的把握度,2023年快手30岁以下年轻非遗创作者发布的视频内容越来越受欢迎,该人群发布的非遗相关视频播放量占比提升18%。

当年轻非遗创作者带头传承非遗技艺,更多年轻人随之更懂非遗文化。根据不同非遗技艺相关视频播放量统计,在快手,最受18-24岁人群欢迎的非遗技艺TOP10,涵盖雕刻、茶、紫砂等项目;最受24-30岁人群欢迎的非遗技艺TOP10,涵盖打铁花、儋州调声、彝族摔跤等项目。其中,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突破“中老年圈层”,茶文化逐渐被年轻人了解和深爱。

青年与非遗双向奔赴,也让非遗获得了出圈新方式。越来越多的快手非遗创作者,开始以新形式展现老手艺,用年轻人的话语讲好非遗故事,创作出符合当代生活且让年轻人爱看的作品,涌现出一大批千万级播放量的超级爆款。

其中,@孙艺娜-战士战旗杂技团用杂技艺术展示中国文化,方寸之间跳出“肩上芭蕾”;@泥巴哥【腾哥】将泥咕咕与定格动画结合,趣味讲述泥巴城的故事 ;@郎佳子彧创新传承百年家学,从北大学霸变身“面人艺术家”;@李艺·变脸耍牙口中藏着一方舞台,吞吐变幻展示耍牙绝技。

生产力就是守护力,让非遗不再被遗忘。2023年,越来越多心怀传承梦的非遗创作者,在快手加入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队伍,通过源源不断的作品绵延中华文脉,赓续着非遗的点点星火。截至2023年12月,万粉以上快手非遗创作者数量超过1100万,同比增长30.5%,万粉创作者共发布超过680万条非遗相关视频。

快手非遗生态的创作者,根据城线分布数量统计,有超过7成非遗创作者来自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他们不再局限于有限的地域和传统的展示方式,释放着属于小城的创作生命力;根据年龄分布数量统计,50岁以上的非遗创作者占比39.1%,他们主动走出非遗“舒适圈”,在快手展示属于自己的坚守和匠心。

在快手,短视频和直播让记录非遗成为日常,也使得优质非遗创作者层出不穷,不仅涵盖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民间手艺传承人、特色戏曲传承人、民俗类型非遗传承人,也包括创意革新型非遗传承人等不同形态类别的创作者。其中,非遗项目“泥咕咕”代表性传承人@泥巴哥【腾哥】,2023年视频播放量高达6.9亿。

涨粉与创收双双丰产,传统技艺“活”在当下

非遗逐渐回归潮流,传统手艺走向市场。如今,无论是展示日积月累的绝技,还是呈现年轻有趣的传承创造力,都可以在快手构建的新型普惠数字社区被看见,许多非遗创作者因为“被看见”,开始在快手收获自己的“非遗事业”。

根据《报告》显示,2023年,快手非遗创作者人均总收入同比增长55%。有收入的快手非遗创作者中,30岁以下年轻创作者占比为27.7%,50岁以上创作者占比为34.2%,老非遗人和年轻传承人都能靠自身技能实现劳有所获,让古老非遗体面地“活”在当下。

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创作者乘着新技术的翅膀,通过短视频与直播获得曝光度、关注度与信任度,在快手实现了创收和涨粉的双丰收。其中,最高全年收入超过800万,最高全年涨粉达125.7万,亮眼成绩让更多的非遗传承人看到了属于传统手艺的“未来”。

专注于紫砂壶文化@小敏壶艺,带领老铁们进入紫砂世界,不仅自己成为快手官方百大信任主播和紫砂行业头部电商达人,还签约了500余位紫砂合作艺人,涵盖国大师、省大师、省名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等非遗技艺者。2023年,她在快手涨粉量超过17万,收入增长达到132%,并让紫砂壶文化深入到更多人的生活。

同年,豫剧演员@戏曲郭超超,吹拉弹唱为老戏曲带来新传播,涨粉45.4万、收入增长645%;二人台艺术传承人、西北笑星@王茂林王丽霞(毛毛虫),展示农耕文明与游牧民族融合的曲风,涨粉19万、收入增长282%;冰雕技艺非遗创作者@冰块格格,破次元壁让非遗技艺变得新潮,涨粉125.7万、收入增长161%;舞狮技艺非遗创作者@舞狮妹,打破世俗偏见舞出传承力量,涨粉67万、收入增长911%……

9500万深度兴趣用户,共筑多彩非遗传承之梦

非遗创作者出圈,广大用户也燃起学习热情。截至2023年12月,快手非遗深度兴趣用户超过9500万,且性别分布相当均衡,男生以55.3%的占比略多于女生。此外,传统画像、民族舞和器皿首饰制作大受追捧,成为深度兴趣用户数增长最快的三个领域;北京、郑州、长春等城市,则跻身爱看非遗视频的城市前十名。

在快手非遗生态,各类国家级非遗项目被记录、被传承、被赋予新生命,其中传统戏剧类项目覆盖率达97.4%,传统曲艺类项目覆盖率达93.1%。同时,快手聚焦老铁爱看的非遗项目,在2023年打造《新市井好角儿》《新市井匠人》等特色活动,对秦腔、京剧等戏曲文化进行推广,让更多人爱上非遗戏曲。

其中,《新市井好角儿》聚焦特色剧种方向,结合“乌镇戏剧节”热门IP,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造“新市井好角儿”传承官。2023年,活动相关作品发布量近3万,累计播放量超6亿,直播总观看量超4347万,累计话题播放量超9亿,成功荣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

同样在2023年,《新市井匠人》相继推出“新市井匠人·乌镇寻匠心”“新市井匠人之我家乡的非遗”等爆款活动,通过对传统技艺和非遗手艺人的宣传,帮助大众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累计话题播放量达到59亿。

当传统节日遇上非遗技艺,会在快手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3年,春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视频播放量达到960亿次,带动传统文化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被不断积淀和弘扬。与此同时,传统节日唤醒了各地老铁的传承记忆,相关非遗技艺在视频播放量和互动数据上都实现了增长。

数据显示,对比2022年,2023年元宵节期间的年画相关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271.8%,点赞量同比增长1014.9%。五大传统节日期间,与节日庆典紧密相关的非遗产品热度攀升,其中绒花制品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64.7%,特色织锦相关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80.6%,泥塑相关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415.4%。

无独有偶,快手还围绕世界级非遗“二十四节气”,举办#快手节气活起来#话题活动。2023年每个节气来临之际,快手都会邀请站内创作者以有趣、新奇的方式展开创作,让更多人通过短视频直观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活动共吸引26万创作者参与,相关作品发布量67万,累计话题播放量达72亿。

事实上,作为7亿人的数字化生活入口,快手不仅连接着线上和线下,还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平台的“新市井文化”叠加短视频、直播等多元传播方式,既为非遗技艺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在不断激活传统文化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今后,快手将携手更多创作者继续深耕非遗生态,让古老非遗尽情绽放时代新韵。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