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使用需谨慎!静滴地塞米松致血糖升高,该如何处理?

地塞米松使用需谨慎!静滴地塞米松致血糖升高,该如何处理?
2024年06月06日 10:06 护士网

随着医学进步的发展,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对皮肤、外貌、消化系统、内分泌等多个器官系统造成不良反应,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应特别谨慎,尤其儿科系统更应慎重!

案例回顾:

患儿入院前7天在站立中出现头晕、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自觉心跳快,伴恶心,无其它症状,未予特殊处理,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可,进食一般,睡眠可,大小便无异常。既往有链球菌感染病史,未根治,入院时测血糖为5.8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入院后遵医嘱予I级护理,软食,卧床休息,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完善疾病宣教及相关注意事项。

患儿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PR间期延长,可见174个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为进一步诊治特请山东省立医院小儿心内科远程会诊。

会诊后,遵医嘱予地塞米松15mg+维生素C2g+10%GS150ml静滴,同时予心电监测,输注过程患儿未述不适,心电监护显示正常,嘱予患儿少量多餐易消化软食,卧床休息,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患儿夜间未述不适,睡眠可。

次日继续遵医嘱予地塞米松15mg+维生素C2g+10%GS150ml静滴,同时予心电监测,输注过程患儿未述不适,心电监护显示正常,患儿今日食欲较好,饮水较多,责任护士考虑患儿输注的葡萄糖较多,且激素为冲击量,是否会引起患儿血糖升高?虽与医师商议后,下达医嘱予第二天晨起测空腹血糖,嘱凌晨后禁饮食,卧床休息,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患儿夜间未述不适,睡眠可。

患儿测空腹血糖为16.0mmol/L,再次追问患儿及家属凌晨后确实未进饮食,且未有糖尿病家族史,立即通知医师,遵医嘱予复测血糖仍为16.0mmol/L,患儿未述不适,嘱卧床休息,予停5%GS100ml+磷酸肌酸1gBid静滴,改为NS100ml+磷酸肌酸1g静滴,同时停地塞米松组,Q4h监测血糖,继续完成相关检查,并做相关护理:

一,饮食护理:①患儿体重51Kg,每天所需热量(33x51-40x51千卡)/天,即(1683-2040)千卡/天,按2000千卡/天算,按食物热量计算方法,可进食量见下表:

定时定量,勿食额外食品;

②多食粗粮,少食精细食物;

③食物应清淡、富含蛋白质、纤维素,限制高糖、高脂饮,烹调方式以蒸、煮、凉拌为主,少煎、炒、炸;

④饥饿感明显时可适当食一些低热量、高容积的食物,如黄瓜、西红柿、芹菜等;

二,心理护理:

①积极与患儿及家长沟通,分析血糖升高的各种原因,因患儿入院前测血糖为5.8 mmol/L,分析为静滴地塞米松后引起的高血糖的可能性较大,告知家属已经停止地塞米松的输入,且短期使用的患儿血糖会逐渐恢复正常,避免家属过度紧张;

②采用放松、音乐疗法等缓解患儿及家属的紧张、抑郁情绪,从而加速糖代谢。

三,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当出现突发饥饿感、心慌、多汗、脉速时密切注意是否出现低血糖反应。

之后患儿病情好转,血糖逐渐恢复正常。

分享理由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升高血糖,其发病机制为:

①促进糖原异生,使肝脏糖原贮存增多,向血中释放的葡萄糖增多,使肝内促进糖原异生的酶活性增加,促进成糖氨基酸、乳酸、甘油及脂肪酸等在肝内转化为葡萄糖。

②抑制葡萄糖入脂肪、肌肉、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及纤维母细胞、皮肤等组织,减少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升高血糖。

③促进蛋白质分解,增加血中氨基酸浓度,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④直接损害胰岛。因此使用地塞米松后极有可能增高患者血糖,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尤其冲击量使用时,一定要密切监测患儿的血糖变化,此患儿在第一天使用时,未考虑到血糖问题,第二天才考虑到,因此提醒我们在应用药物时,尤其是需特殊注意的药物,一定要关注其不良反应,药物副作用,避免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经验分享:

一、地塞米松的作用与反作用:

地塞米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类长效药,其具有抗休克、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及过敏性疾病。较大剂量易引起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和类库欣综合征症状,并发感染为主要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为: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儿慎用,必须应用时,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长期服药后,停药前应逐渐减量。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肝硬化、肾功能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慎用,使用的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发生血糖异常比例越高。

二、地塞米松引起高血糖的特点:

(1)起病较快既往没有糖尿病史的患儿在激素治疗后一段时间就可以出现糖耐量异常。

(2)症状不明显,或者症状被原发病症所掩盖,早期不容易发现,通常在常规筛查血糖时才发现。

(3)主要引起午后至夜间的血糖升高,空腹血糖可以正常,甚至出现低血糖,但随着疾病进展或激素的持续应用,患儿空腹血糖也会逐渐升高。

(4)血糖值和尿糖值不成比例。因基于这些特点,故临床上很容易被忽视,或诊断错误。

三、地塞米松引起血糖升高的护理:

(1)当血糖控制目标餐前血糖

(2)做好饮食分配:

①“粗”粮不要细作。

②食用醋。将柠檬汁或醋加入到副食中,能有效降低整个膳食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

③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质,禽类、鱼类、各种瘦肉为较理想的动物蛋白来源。

④简单就好。豆类能整粒食用就不要磨粉,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这样能促进肠道蠕动消化,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⑤少加水,急火煮。

⑥多食膳食纤维。如菇类、木耳、芹菜、竹笋等。

⑦每日总热能需要量为2-12岁1000+[年龄x(80-100)]千卡,>12岁为(33-40)xkg/天,全日热能分配为早餐1/5,中餐和晚餐分别为2/5,每餐中间留出少量5%作为餐间点心,定时定量。

⑧各卡路里含量:如米饭1/4碗、稀饭半碗、面条半碗相当于80千卡,37g瘦肉,125g的奶,1个煮鸡蛋均为80千卡,600g蔬菜、100g海鲜也为80千卡。故根据卡路里含量及患儿的能量需求等每日为患儿制定食谱,有效控制因饮食带来的血糖升高。

(3)做好心理护理,向患儿及家属详细讲解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及今后的治疗,取得合作,鼓励患儿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使患儿心情愉悦,促进恢复。

(4)在停激素类药或饮食控制不理想的情况下,遵医嘱使用降糖药或小剂量胰岛素。

四、使用地塞米松引发高血糖的预防:

①最佳方式,尽可能小剂量、少时间使用激素。

②在应用激素时应注意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选择激素的种类和给药方式,

③在治疗前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患儿是否有糖尿病病史或遗传史。

④在治疗前后加强血糖监测,以便预防或及早发现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用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39(04):289-296.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30116-00029

2.糖皮质激素急诊应用共识专家组. 糖皮质激素急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29(6):765-772.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0.06.005 .

3.高明霞.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血糖控制中的意义与价值分析[J].护理园地,2017,4(18):270-271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