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央行需要继续给力

钮文新;央行需要继续给力
2019年04月01日 16:31 钮文新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预期终于出现了好转迹象。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制造业PMI显示,3月录得50.5,不仅上升,而且是2018年11月以来首次处于扩张区间。如果说,国家统计局的PMI数据更多反映了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情况,那么更多反映中小企业的财新PMI数据又当如何?4月1日,财新公布的3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同样录得50.8的水平,较2月回升0.9个百分点,同样是四个月以来首次处于扩张区间。

非制造业PMI同步录得上升,这更佐证了中国经济活跃度正在不断提升。应当说,无论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能量释放是逐步的,无论如何,PMI的回升到扩张区间已经是既定事实。这一点已经从股票市场的走势变化当中得到了明确的反馈。为什么最近股市涨幅较大?第一,供给侧结构改革使得新兴或高科技产业获得了巨大动力;第二,经济总体好转,加之基建投资开始恢复,使得周期性、尤其是蓝筹板块获得巨大支撑。两者相加,市场信心大增,指数快速上扬。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债务压力有所缓解但并未彻底释放,所以我们仍须努力,尤其是货币政策,在财政大幅减税降费不断落地之后,下一步关键要看货币政策配合力度,我们当然不能、也不会、更没必要“大水漫灌”,但中国经济面对的两件大事,都必须有央行货币政策的通力支持。其一是经济的增长与活跃,需要货币政策坚定支持;其二是激励股权融资降杠杆,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样需要货币政策的坚定支持。所以,对货币政策而言,现在最怕的就是“浅尝辄止”。

这两项任务实际彼此相连,如果我们继续通过“推高货币乘数”去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量产生的自然需求,那意味着中国金融和经济杠杆的进一步推升。所以,央行必须有效推动基础货币供给侧结构改革:其一是更多向市场释放“现金性质”的基础货币,其二是通过“收短放长”向市场投放长期流动性;其三,尽快推进“利率双轨合一”。

以上三条均为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基础环节,通过这些措施:一来,有效降低货币乘数或金融杠杆;二来,可以制约M2增长过快,推动金融市场走向从容;三来,推动股票市场以及长期资本活跃,挤出空转套利的货币基金,迫使其转化为资本,同时有效降低企业杠杆;四来,配合财政减税降费,从根本上解除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扭转经济不良预期,促进就业;五来,稳定消费增长。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状态,都是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

货币理论告诉我们,货币政策是一根“软绳子”,它在抑制经济过热方向“一紧就灵”,但在推动经济增长方向绝非“一松就灵”。所以,采取货币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时,它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性,比如金融危机之后的发达国家,宽松政策实施了10年,它们的经济也仅仅是有所恢复,但仍显脆弱。当然,中国比它们强一点,在于我们的财政政策仍有可以发挥的空间,但发达国家很难有效增加政府开支,特朗普降税却赶上美联储货币收缩,结果产生“对冲效应”,这恐怕才是特朗普痛斥美联储的关键。

中国也一样,我们绝不能允许“货币政策对冲财政政策效果”。试想,如果政府基建投资和因降税激发出来的民间投资,结果在金融市场上遇到却是“期限短、价格高”的贷款,那这样的投资是否会有效增长?可否持续?提出这样的担忧是因为前车之鉴,也是因为“收短放长”这件事已经暂停一段时间了。所以我们说,有效的货币政策需要持续性,而不能浅尝辄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