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朝鲜语、通古斯语、蒙古语和突厥语都起源于中国西辽河

日本语、朝鲜语、通古斯语、蒙古语和突厥语都起源于中国西辽河
2024年12月31日 08:03 语言学人

有研究表明,日语、土耳其语等都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没想到吧!

这种观点的核心是泛欧亚语起源于西辽河早期农业文明(种植黍、粟…),而不是起源于草原游牧部落。 

泛欧亚语系,是包括日语、韩语、通古斯语、蒙古语、突厥语在内的语系,起源于中国北方种植粟黍农民。2021年11月10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刊登了德国马克思普朗克人类学研究所的语言进化学家马蒂尼·罗比茨(Martine Robbeets)撰写的一篇论文,从语言学、考古学和古DNA这3个维度分析了泛欧亚语系的起源。文章认为,这种语言起源于中国东北的辽河流域,从距今9200年开始随着种植黍子的农民向周围扩散,最终演变成了现在的五大语系。《自然》同期发表的“新闻与观点”文章表示,这一最新研究结果挑战了“牧民假说”,“牧民假说”认为泛欧亚语系的起源要晚很多,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由中亚草原(也有观点认为是东部草原)向外迁徙的牧民传播开来的。

分析发现,西辽河流域的青铜时代遗址与韩国的无纹陶器时代遗址和日本的弥生时代遗址之间存在联系,表明水稻的种植在青铜器早期传入朝鲜半岛之前就已传入辽东-山东地区,并在大约3000年前从那里传入日本。

同时,遗传分析在所有使用泛欧亚语系的人群当中确定了一个被称为“类阿穆尔血统”的共同遗传成分,并报告了来自韩国、琉球群岛和日本早期种植谷物的农民的古代基因组集合。研究人员说,通过从古代 DNA 中提出新证据,日本和韩国人种具有西辽河血统。

这也意味着,日语、土耳其语等都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没想到吧!

2021年11月11 日,香港《南华早报》也转载了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 》刊发的研究,都表明日本语、朝鲜语、通古斯语、蒙古语和突厥语这些现代语言可能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祖先—— 大约9000年前的古代中国……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报道称,泛欧亚语系的起源等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一个领域,该语系遍及整个欧亚大陆,从日本、朝鲜和西伯利亚,再到土耳其,构成泛欧亚语系的五个语族(日本语、朝鲜语、通古斯语、蒙古语和突厥语)是否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一直是争论的话题。

研究人员使用了考古学和遗传学证据以及语言分析

这一囊括了多国研究人员的研究小组表示,最近的研究“显示出可靠的核心证据”支持这一理论,即它们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基于基因、考古证据以及语言分析,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语言向北和向西传播到了西伯利亚和草原。

而这一结论也对认为泛欧亚语系是由游牧民族从东部大草原迁移而传播开来的传统“游牧假说”提出挑战。来自英国、中国、捷克、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韩国、俄罗斯、荷兰和美国的研究人员1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成果表明,泛欧亚语系可以追溯至辽河流域早期种植小米的农民,并在农业的发展下传播开来

研究人员具体表示,一组包含98种语言中250多个词汇概念的数据表明,该语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辽河地区9181年前种植谷物的农民。研究人员表示,这些词中有一小部分与土地耕作有关的核心词汇,田地“field”、播种“sow”、种植“plant”和生长“grow”,以及提到小米而不是大米或其他作物的词汇,都支持他们的耕作假说。与此同时,该团队的考古分析集中在西辽河盆地,那里的黍蜀种植始于约9000年前。报道继续说,进一步分析发现,西辽河地区的青铜器时代遗址和韩国无纹陶器时代遗址以及日本的弥生时代遗址之间存在联系,这表明,在青铜器时代早期传到朝鲜半岛之前,水稻和小麦种植就已经被引入到辽东-山东地区,也是在大约3000年前从这里传到日本。

上图为东北亚语言、农业和遗传扩张的融合。红色为阿穆尔血统,绿色为黄河血统,蓝色为绳文血统。红色箭头表示新石器时代种植粟的农民向东迁移,将朝鲜语和通古斯语带到指定地区。绿色箭头标志着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稻作农业的融合,将日本语从韩国带到了日本。

泛亚欧语系的起源和扩散

但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语言(泛欧亚语系涉及的五个语族)并非同源,只是存在大量交流产生的相似词汇;另一些则认为,日韩语同源,而两者与其他几个语族并不同源。“他们说的都很对,只是是在不同层面上看问题,” Robbeets说。“我们之所以在这一问题上有这么大的争议,很大的原因是借用(borrowing)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它们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极少量的由继承(inherited)得到的词汇。” 她也认同日韩同源的说法,但认为应该将比较的视野扩大到泛欧亚语系。

本文转自:“历史与民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