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只有2分钟,全网痛斥上当

高潮只有2分钟,全网痛斥上当
2024年06月14日 11:58 影探探长

一句话定性《美国内战》:

雷声甚大,雨点全无。

上映前,它自诩是火遍美国的年度电影盛事。

宣传大字,简单粗暴。

“过目难忘”“令人震撼”“令人不寒而栗”“掷地有声”“刺激神经”“劲爆高能”“点燃感官”…

炸裂效果堪比慎刑司。

“这才是大银幕存在的意义”“毫无疑问,史上最佳战斗场面”“一部杰出的近未来史诗级战争片”…

拍马吹牛,一步登到史诗高度。

韭菜二字,挺合语境

“烂番茄93%”,红彤彤的大番茄,惹人注目

殊不知,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截至2024年4月8日。

毋庸置疑,这是一条免责声明。

毕竟,烂番茄新鲜度已经跌至81%。

上映后,它现了原形。

片名与内容货不对板,称得上挂羊头卖狗肉之典范。

“噱头太大,剧情太水,形式大于内容,前因后果毫无交待。”

“一场能称得上是遭遇战的战斗都没有出现。”

“傻了吧唧的,白瞎了这么好的点子。”

凡是看过的人,痛斥上当受骗。

唉,《美国内战》背着唢呐坐飞机,吹上天了。

「美国内战」

Civil War

2024.6.7

科幻新贵换赛道

亚历克斯·加兰,好莱坞科幻导演圈新贵。

大学毕业后,他曾画过一阵子漫画。

不过,因为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漫画家,他担心无法摆脱父亲的阴影,故改行写小说。

青年时期的加兰

第一部小说《海滩》,以他游历欧洲、泰国的见闻为蓝本。

一经发布大获成功,一年内重印了25次。

后来,小说被翻拍成同名电影,由丹尼·博伊尔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

《海滩》

尽管书卖得不错,但加兰不喜欢写作,也不愿余生被困在书房里。

他这样剖析自己:

“我不喜欢写作,很孤独,我更没打算当小说家。

我曾以为会当一名记者,希望那就是我的工作。但我发现写非小说类作品非常困难,而写小说却很自在。

后来,当我变成了一名小说家,我又在想:我什么时候决定做这个了?”

任性改行,还能干出一番事业,羡煞旁人。

这真应了一段老话:

人要是行,干一行,行一行。一行行,行行行。要是不行,干一行,不行一行。一行不行,行行不行。

看到小说被拍成电影,加兰发现了人生的另一条路——

当编剧,做导演。

当时,他突然想到一个关于僵尸片的点子,即《惊变28天》的前身。

趁着灵感还冒着热气,他下笔如飞,疯狂码字。

凌晨3点写完,直接唤醒妻子,开车前往制片人的家,第一时间把大纲放到门口。

起初,加兰主攻科幻类型。

刚出道,他编剧的科幻末世片《惊变28天》就杀出重围。

凭借该片斩获疯哥利牙链锯奖最佳剧本。

备注:Fangoria Chainsaw Awards是一个主推恐怖惊悚电影的电影节。

温子仁拿过3次最佳影片;《沉默的羔羊》《乌鸦》《七宗罪》《招魂》等经典恐怖片都是座上宾。

《惊变28天》

后来,他又操刀了《太阳浩劫》《特警判官》《别让我走》等剧本。

尽管电影口碑不错,但都亏钱。

《特警判官》

一部电影的落地,需要金主老板不停地砸钱。

然而,加兰已经接连赔了好几部。

当自编自导的长片处女作《机械姬》问世时,他一直忧心忡忡。

结果,1500万美元的成本,取得3686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不但提名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更斩获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

对此,加兰倍感欣慰。

“我对这部电影的感情比之前任何一部电影都深,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职业。”

拍完《湮灭》《开发者》,加兰告别科幻,更换赛道。

恐怖片《男人》,入围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

片中,男性连环分娩自生,令人大受震撼

这一次,他又蹭着美帝内部矛盾的热度,整出一部反乌托邦的《美国内战》。

5000万的成本,创下个人最昂贵的电影之一。

至于演员阵容,虽没有票房号召力的大咖,但也算准一线。

戛纳影后克斯汀·邓斯特挑大梁,顺便让丈夫兼新科戛纳影帝杰西·普莱蒙客串一把。

《伍德肖克的偏执》《善良的种类》

凭借《精英部队》闯进好莱坞的巴西影帝瓦格纳·马拉,担任男一号。

《精英部队》

加兰的御用演员,兼《龙之家族》小梅夫人水野索诺娅,客串一片绿叶。

《机械姬》

轻松拿捏正剧与喜剧,凭《公园与游憩》《最后生还者》大火的尼克·奥弗曼,上位当总统。

《最后的生还者》

凭借豆瓣5.7分的《普瑞希拉》,25岁就拿下威尼斯影后的卡莉·史派妮,饰演一个害人精。

《普瑞希拉》

片名起错了

观众之所以看《美国内战》,主要冲着片名去的。

本以为,它类似于《敦刻尔克》《血战钢锯岭》等以战争场面见长的战争片,或者像《伦敦陷落》《天使陷落》《奥林匹斯的陷落》之类的爆米花。

万万没想到,它竟然是一部“以老带新闯关自毁”的公路片。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继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后,美利坚再度陷入分裂。

支持联邦的忠诚州与加州得州“西部力量”、佛罗里达联盟等分裂实力针锋相对。

虽然总统宣传即将胜利,但西部力量已经开始逼宫了。

此时,驻扎纽约的战地摄影记者李·史密斯(克斯汀·邓斯特 饰演)乔尔(瓦格纳·马拉  饰演)等几位同行打算干一件大事——

与总统面对面,畅聊一番。

刚要出发,自称粉丝的洁西(卡莉·史派妮 饰演)想蹭车一同前往。

而这就为后面的悲剧,预埋下一粒种子。

前往华府的路上,这群人遭遇了不少惊险。

在武装分子把守加油站,看到两个饱受私刑的男人。

在世外桃源的平静小镇,发现楼顶埋伏着一群武装分子。

甚至,因不是“正统美国人”,两名同事被武装分子处决。

最后,幸存的李、乔尔、洁西三人跟随西部力量进入华府,寻找总统下落。

双方激烈交火中,洁西为了抓拍照片,身陷险境。

危难之际,李挺身而出,挡下了子弹…

这一举动是见义勇为,还是自毁殉道?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解读。

老实讲,《美国内战》这个片名起得太大。

建议改成:《内战之玩胶片》or《穿越火线之摄影教程实践》。

之所以选择记者这个视角,加兰解释:

“这个电影讲述的是记者进行传统的新闻报道,我试图重现那种报道形式,但是如果我随意施加偏见,就会破坏那种报道形式。”

这样处理的话,电影中立客观了,但核心要素沦为背景与噱头。

以至于,片名与内容不一致,沦为“诈骗片”之嫌。

无法容忍的是,前因后果完全没讲明白。

美国为什么发生内战?起因是什么?

得州和加州两个死敌,为啥会结盟反华府?

要知道,得州和加州是传统到不能再传统的红州与蓝州,两州经常不对付。

导演安排死对头牵手合作,犹如在肯德基吃到麦当劳,百事可乐的瓶倒出可口可乐的味儿。

假到不能再假了。

对此,加兰努力解释:

“电影里的总统是一个法西斯。

所以,两个政治立场完全不同的州表示,比起政治分歧,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个残暴纳粹。”

喂,导演。

你解释这么多,可是电影却没拍出来啊。

哪怕解释得再天花乱坠,观众也不买账。

又要退休

《美国内战》上映后,加兰戏瘾大发,声称自己即将退出导演圈,不再拍电影。

殊不知,这已经是他N次表态了。

2年前,他就说要专注编剧,结果就接了《美国内战》《Warfare》两个项目。

现在,他又给准备了新说辞。

“我仍然热爱电影,但不再热爱电影制作。但这份热爱已不能抵消我面对的压力:这份压力不是来自金钱,而是你要让人们相信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不太可信的东西。

所以,我厌倦了,觉得自己是个骗子。我有太多其他理由觉得自己是个骗子,我不需要在我的工作中以结构化的方式增加这种感觉。”

对此,我就好奇问一句。

从何时开始,“不再拍电影”or“拍完就退休”成为一种宣传自我的方式了?

昆汀、东木、宫崎骏们,退休N次都没成功。

大家觉得加兰这次退圈,能退成功吗?

猜对者,有机会获得玛莎拉蒂5元代金券一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