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神仙阵容,全网被喷

唉,神仙阵容,全网被喷
2024年06月28日 11:58 影探探长

6月末最后一部好莱坞大片来了。

“史皇”威尔·史密斯+“喜剧老炮儿”马丁·劳伦斯的再度合作。

经典IP“绝地战警”正统续作。

说起《绝地战警》系列,前三部全球累计票房8.1亿美元,直接把威尔·史密斯和马丁·劳伦斯推到了好莱坞一线明星的行列。

今年,《绝地战警:生死与共》(以下简称《绝地战警4》)重磅回归,首周就在北美市场夺得票房冠军,收入高达5600万美元,一时风头无两。

可当电影在中国上映,情况却大为不同,首周票房只有3100万人民币,口碑也着实一般,豆瓣目前评分6.5。

一句话评价的话:

《绝地战警4》作为爆米花算是合格,继承了系列的味道,

但这爆米花却不脆了。

问题出在哪里?

影片质量究竟如何?话不多说,这就来聊聊——

「绝地战警:生死与共」

Bad Boys 4

2024.6.22

男孩,杀回来了!

要说《绝地战警》系列,为什么能火到现在?

原因,很简单。

离不开一对相爱相杀的“嘴炮儿二人组”。

1995年,迈阿密的警察局里有一对“现世活宝”。

又名,“坏男孩”组合。

组合有两名成员:

一位是风趣迷人的情场浪子兼高富帅麦克(威尔·史密斯 饰),阅女无数,总是能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

一位是模范父亲及好丈夫马库斯(马丁·劳伦斯 饰),顾家专一,黑人里为数不多不霍霍老二的宝藏男人。

两人经常因性格差异而发生冲突,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找到合作的默契,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看似“天造地设”的合作关系使他们共同度过了30年的风雨。

现如今,两人到了退休之际,以往风流的麦克决定结束单身生活,天命之年与他的第N个真爱步入婚姻的殿堂。

可在他的婚礼上,意外发生了。

昔日老友马库斯突发心脏病,差点见了阎王,幸好及时获救。

不久之后,一场丑闻爆发:

他们敬爱的已故警长霍华德,被指控在生前勾结国际贩毒网络。

这个指控与警长生前追查的一个大案有关。

麦克和马库斯坚信这是一个陷害,他们决定采取行动以证明局长的清白。

但在调查中,他们遇到内鬼阻碍,还被诬陷为罪犯。

在重重困难下,昔日意气风发的“坏男孩”能否再次突破重围?

爆米花不脆了

《绝地战警》系列,作为一部十足的爆米花电影,前两部由迈克尔·贝导演。

到了2020年,迈克尔·贝不再担任导演,《绝地战警:疾速追击》(以下简称《绝地战警3》)交由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执导。

虽然口碑(仅指国内)相较于前两部较差,但票房成绩是属牛,打破了系列的票房记录,全球票房拿下了4.2亿美元,成为当年全球票房第二的电影。

同时,可以看出两位年轻导演,一直在延续前作的精华和名场面。

比如,部部都有双男主180度的旋转镜头、迈阿密标志性logo👇

作为迈克尔·贝的小迷弟,甚至一度请祖师爷出山,在电影中客串👇

《绝地战警3》

到了《绝地战警4》,两位导演依就为观众提供了一部标准、合格的传统爆米花电影的体验:

让人血脉喷张的追车场面👇

第一视角切换慢动作镜头枪战👇

让人眼花缭乱的追踪式爆破场面👇

目前《绝地战警4》系列首波口碑出炉:

豆瓣评分虽然只有6.5,烂番茄也只有64%,但在爆米花娱乐性评价上却高达97%,可见其在娱乐和可看性方面的表现还是相当出色的。

先来说说电影的优点吧。

既然是爆米花电影,电影的魅力毫无疑问就是简单直接的快感。

《绝地战警4》在融合最新的拍摄技术和经典动作片元素方面做得算是不错。

动作场面,延续了前作系列的爆破和枪林弹雨的同时,整体有了提升。

枪战场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静态交火,更多的是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进行。

动物园的火拼,镜头多角度切换,搭配着第一人称的拍摄视角,展示了不同角色之间的火力交换。

枪声和子弹的轨迹穿插其中,使得战斗显得更为真实和紧张。

当然,最大亮点还得是:

马库斯女婿Reggie,1人单挑15人,动作干净利索,枪枪爆头,拳拳到肉,刀刀致命。

把暴力美学发挥到极致。

由于预告片里没有1V15的精彩场面,只能拿来老丈人和女婿的名场面过过眼

优点明显,缺点同样一眼便知,无非两点:

故事毫无创新+尬感十足的塑料美式幽默。

鉴于本片是典型的爆米花电影,只要逻辑性没丢,故事性的薄弱也不好吹毛求疵。

毕竟,看爆米花电影,有几个是奔着故事去的呢?(如果真有,实属无意冒犯)

但问题是,相较于系列前两部,《绝地战警3》和《绝地战警4》不仅故事毫无新颖,节奏还极其拖沓。

《绝地战警》里,一开始就是麦克与马库斯的毒品案调查穿插着与反派Fouchet及其团伙的直接对抗,直至影片高潮的机场大战,观众的情绪被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绝地战警2》,通过扩大故事规模和地理跨度(从迈阿密至古巴),进一步加强了情节的紧张感和不可预测性,尤其是电影末尾的古巴突袭行动,将情节紧张和情感冲突推向顶峰。

可随着两位新人导演接手了《绝地战警》系列,《绝地战警3》和最新作《绝地战警4》,开始失去其原有的故事推动力。

《绝地战警3》虽尝试通过引入狗血的亲子关系增加情节的深度,但复杂的家庭关系与主线故事——麦克突然陷入神秘黑帮的暗杀圈套——结合得并不紧密,反而使得影片节奏感受极为拖、突兀。

《绝地战警4》的问题更为明显。

前30分钟极其拖沓,讲述了麦克婚礼+马库斯鬼门关走一遭+上司被诬陷。

随后,两人为给上司洗刷冤屈,一直处于单线、被动的局面。

直到最后30分钟,动物园的枪战戏,才把正反派双方放置在同一个时空,针锋相对的感觉才渐显。

当然,剧情中「警局里抓不完的内鬼」、「主角永远被反派轻易诬陷孤立无援」,「主角为了给好友洗刷冤屈,走上流亡之旅」等。

陈年老剧情,食之无味,还不如《绝地战警3:疾速追击我是你爸爸》狗血一点,还能吐槽吐槽。

除了剧情拖沓,《绝地战警4》的笑料相较于之前系列,也充斥着一种美式幽默的塑料尬感。

熟悉《绝地战警》系列的人应该知道,这个系列能在90年代众多好莱坞大片中,分得一杯羹,并且在未来30年里,继续拍出两部,肯定是有自己的独特的魅力,而这个魅力正在于,双男主互侃对方“不服憋着”的幽默嘴炮儿里。

在系列前两部中,威尔·史密斯和马丁·劳伦斯之间的幽默和嘴炮往往与剧情紧密相关,能够在紧张的动作场面中适时地插入,既能缓解紧张气氛,又能增强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

比如👇

在与罪犯疯狂的飙车戏里,互喷;

在他人的枪口之下,互怼;

在线人的家门口,讨论麦克妈妈的XX。

可到了《绝地战警4》,这种幽默方式没有得到恰当的更新或适应,而是变得刻板和强行。

比如。

马库斯的「驴子笑话」。

飞机起飞前,马库斯突然对麦克说:

“你知道吗?你上辈子是头驴,而我是你的主人。因为你很不老实,所以上辈子我一直抽你。”

小嘴叭叭说了一堆没用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麦克的惊恐症。(惊恐症在前三部里一点也没有讲过,这部更是没有铺垫)

最后,动物园枪战前,又告诉麦克:

“醒醒!你现在不是一头憨厚不听话的驴,拿出你更狠的样子,绝地战警”,这也是为了缓解麦克的惊恐症。

可这个「驴子笑话」就好比:

“你知道吗?你上辈子是一只大猩猩,你知道为什么大猩猩不会笑?因为你们不会上网。醒醒!你现在不是大猩猩,你是金刚!”

就这种笑话,远不如:

第一部中,两人追查线索,来到嫌疑人家里,将尸臭比做排气,来的有味儿👇

也不如,第二部中,两人假扮成除鼠工,在毒枭家里紧张安装设备,马库斯看老鼠XX,来的自然👇

还有,两人在超市的录像室里,无意间的现场直播和情色录像带,意味淫猥深长👇

在一场紧张刺激的枪战中,马库斯的行为同样荒诞到难以置信。

大敌当前,子弹横飞,马库斯却突然对彩虹糖展现出一种难以抗拒的渴望。

他不仅伸出舌头去舔糖罐,而且整个动作夸张到像是在拍一部滑稽闹剧。

之前医生严格嘱咐他因为心脏问题需要戒糖,戒油,避免所有高热量食物,马库斯也确实戒了一段时间,但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居然还有心思去品尝糖果?

西方个人英雄主义+9条命的buff 叠加,恶臭感扑面而来。

更离谱的是,马库斯尝了几颗后,皱起了眉头,嫌弃地摇了摇头,随后他又把嘴对准了刚刚被子弹刺穿的红酒罐前,开始豪饮,彻底忽视了周围的枪声、危险和麦克的担忧。

马库斯的这种滑稽扮丑,不仅没有为剧情增色,反而让整个场景变得极为尴尬。

说到马库斯,相较于之前,越老越油腻。

以往他以机智的嘴炮形象著称,但在本片中,他却显得过于浮夸和不切实际。

这一切都要从他接受心脏手术之后,他的行为就跟注射了兴奋剂一般,常常过度活跃且行为怪异,还总是在关键时候搞砸事情,几乎每次都会以他的失误作为“笑料”,精神病患者的典型表现。

更夸张的是,这位快奔6张的大叔,在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后,又是冲锋到一线,拿着机关枪和敌人突突突,又是经历了炼狱般的炸弹轰炸,又是被白鳄鱼咬伤,又是空中肉搏,又是直升机连人坠落到湖里......

敌人、机关枪、白鳄鱼、炸弹、直升机都有事,就他没事。

马大叔这不是做了个心脏支架吧,这是安了钢铁侠同款的反应堆吧。

总地来说,《绝地战警4》虽然不能算是彻底的烂片,但它明显是在依靠系列前作的名声圈钱。

在创新匮乏、原创思想日益枯竭的好莱坞,这种策略显得尤为突出,但也会让影片比单纯的烂片更让人失望。

电影中虽然包含了一些经典元素和角色之间的互动,试图唤起一些老粉的怀旧情绪,但单纯依靠老梗和过去的成功配方,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观众的口味,也难以引发较大的讨论和热度。

好莱坞何时不再靠老IP?

《沙丘2》《功夫熊猫4》《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猩球崛起4:新世界》《死侍3》和《小丑2》《绝地战警4》......

从以上片单不难看出,无论是2024年已上映、即将登场的好莱坞新片,还是各大制片厂近日官宣的未来计划。

在好莱坞的电影行程表中,IP续集电影占据了主导地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最近,在国内市场上映的好莱坞IP续集却不吃香了,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

《功夫熊猫4》上映10天,国内票房勉强破2亿,上映19天直接放弃中国市场。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更是赔惨了,上映至今,全球票房才1.7亿美元,制作成本据统计就花费了超1.7亿美元。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成为了一种趋势。

票房连连受挫,好莱坞为何还狂啃IP老本不撒嘴?

对于影视资本来说,好莱坞电影工业依赖已验证的IP和成功公式,以降低投资风险,确保票房收益。

拿超级英雄系列来说,迪士尼的漫威系列电影平均预算达2亿美元,但得益于强大的品牌和粉丝群体,通常能迅速收回成本并实现高额利润。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在全球的票房收入超过27亿美元,远超其预算。

对于影视公司而言,主题公园和衍生产品比电影本身更能带来利润。

换句话说。

电影成了宣传手段,好莱坞的真正盈利,更多地依靠IP衍生的玩具和商品。

毕竟,拍电影才能挣几个钱。

在迪士尼财务报告中,其主题公园和体验的收入显著高于媒体和娱乐的收入。

拿2022年来说,迪士尼的公园、体验和产品部门产生了约262亿美元的收入,而媒体网络部门的收入则约为248亿美元。

在2024财年第一季度,迪士尼的体验部门,包括主题公园和度假村,报告的收入为91.3亿美元,营业收入为31亿美元。

这约占迪士尼总收入的39%,以及总营业收入的80%左右。

新闻来源:《investopedia》

环球影业的数据也很明显:

图片来源:华谊兄弟研究院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如果你是影视产业的资本方,也会更多的资金会投向强化现有的知名IP,以此继续吸引顾客。

由于IP电影在项目启动初期就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明确的目标观众,这使得它们更有吸引力。

反观其他电影,由于其多样性和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往往需要到了接近上映时才能通过网络反馈来确定市场动向。

最要命的是,这些电影难以将观众转换为主题公园的游客。

但好莱坞频繁复制和扩展自己成功的IP,也从侧面反映出其原创力的衰减。

随着好莱坞电影日益模式化,特别是在漫威电影时代以来,大量电影开始过度依赖特效和IP,导致故事的深度和导演的个性化表达大打折扣,使许多导演和编剧失去自主创作的机会,成为工业流水线上的一环。

马丁·斯科塞斯就曾严厉批评过好莱坞现代电影产业:

“现在的电影就不是电影,是主体乐园,漫威的电影就更不是电影。”

文艺环境逐渐变成了IP相互倚重、最终自食其果的局面。

对观众而言,这种以投资为主导的电影制作策略最终导致了审美疲劳。

近三年来,从超级英雄电影到动作冒险片,好莱坞的续集作品普遍表现出创意疲软和叙事重复的问题。

即使是曾经备受欢迎的《速度与激情》系列也难逃此劫,《速度与激情10》的评分和票房都不及预期,显示出观众对于重复套路的逐渐厌倦。

目前,中国已经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票房市场。

好莱坞进退两难的地方也在这里。

一边想要抓住全球最大的商业市场,一边又因为中美之间的政治冲突、文化差异,致使电影原地踏步,无法大量生产符合中国观众喜欢的作品。

就连美媒都自嘲:

“中国对好莱坞失去兴趣了。“

当前好莱坞电影行业的发展模式,无疑是资本短视的表现。

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仍在持续,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这一系列问题的开始。

好莱坞依靠重复利用旧IP的模式,究竟还能走多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