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段词,短短一句词,却能品出绕梁三日的回味,其中有惊讶、有疲倦、有平淡、有欣喜、也有一丝无奈。文学作品中,有人用其来表达达成目标时的欣喜,也有人用其来表达爱情的浪漫与美好,此词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夕之夜,东风徐来,树以千计的花灯琳琅满目。烟花漫天,漫天繁星,繁星如雨,如雨淋落。路上又有豪华的马车,伴随着种种香气填满道路。萧声如凤,声音婉转动人,玉壶一般的月亮在天空中转过了一段弧线,代表着夜晚渐深。这一夜,象征着吉祥的鱼龙之舞不曾停歇。又有头插蛾儿、雪柳的女子们结伴而来,有说有笑,伴随着暗香走远。在这之中,我一次次、一百次、一千次地寻找着“他”,却没有收获。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蓦然回首一望,我所寻找的“他”就在那灯火阑珊之间。
这首词中的“他”并非仅仅是“他”,也可以是“她”,或者“它”,但总归是值得苦苦追寻的事物。值得欣慰的是,不断的努力终究有了结果,但取得结果的那一瞬间,又是自然而然,仿佛已经理所当然了一样。这一首《青玉案·元夕》情景交融,意味深远非常,王国维将之引为“三境界”中最高一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不止大学问与大事业,小学问与小事业也是如此。从不会到会,从不熟到熟,王国维的三个境界正是言说了这一过程。当新接手一件事情、开展一项事业、钻研一门学问,不得法门,毫无进展,哪怕胸有成竹、自信满满,也不免在心中犹豫一下。尽管开始着手推进,却总是四处碰壁、遇见种种不可预料的困难,挫败人的信心。此时只觉得事业难成,虽不至于放弃,总归感叹几声。此时心境正如同西风凌冽,绿树凋零,独登高楼,自惭踌躇,视野远望,漫漫无穷天涯,凭眼不能望尽。迷茫、不甘、孤独、犹豫中仍然有着不熄灭的志向之火。这便是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咬牙坚持,渐入门道,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窍门,终于有所起色。全身心地投入,痴迷于此事之中,人渐渐消瘦,略有憔悴,但目光中却精彩纷呈。此时事业已经是登堂入室,不再迷茫与踌躇,很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并且有了更高的追求,追求事业的成功与辉煌。此为第二境界,出自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一句也许就概括了前两个境界,是为了目标不断追求的过程,但最后达成之时并没有“范进中举”的癫狂疯喜,而是以平淡为主的“蓦然”。在“千百度”的追求过程之中,一步一个脚印,心里可能早就清楚自己已经达到了那个目标,量变必然会产生质变,最终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过是一次标志而已,水到渠成,仅此而已。
一事已竟,再行一事。新的事业开展,又是一次境界的重新攀登,不过更加胸有成竹了。
反观现代浮躁的社会,人们都喜欢第三境界的“蓦然回首”,喜欢那种喜悦与成功,却总是忽视了过程,忽视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甚至有人认为成功是命中注定的,无论你是否“众里寻他千百度”,都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结果,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已经达到第三境界的人,成功是水到渠成的,已经克服了的困难、已经付出了的努力不过是已经过去的事了,所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才显得如此理所当然。我们常看到的是怀揣梦想开展事业的人,却草草放弃在了“第一境界”,投降在困难之前。三个境界之中,我认为“第一境界”最为重要,因为它是最孤独、最无助、最容易放弃的一个阶段。而一旦到达第二境界,则开始了“自觉”,开始了量变的积累。可以说,第一境界的修炼是成败的关键。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受得了折磨,同时要心怀理想,不断努力,付出辛劳,如此才有“蓦然回首”的资格与机会吧。
(本文由张其成教授研究生姚盛元撰写)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