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鹏:资本市场为何加上“安全”二字?

董少鹏:资本市场为何加上“安全”二字?
2024年02月20日 15:47 董少鹏

2024年,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历史性的重塑阶段。这是因为,以全面注册制为牵引的市场改革还将进一步深化,前期股市大调整引发了一系列新的思考,市场结构性矛盾、监管矛盾亟待深度破解。

党中央对资本市场的要求出现新的变化,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升级为“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之前加上“安全”二字,作为定语,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安全发展”“安全运行”的挑战增强了,需要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加以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制度建设。

2023年7月24日以来,我国股市遭遇了一场劫难,“8•28”暴跌是一次预警,当时即引起不少业界人士的极大重视。“8•28”之后的市场表现步步惊心,有关举措未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来说,这是股市发展安全出了问题。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党中央召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此期间提出了“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要求。当时股市很不稳定,31日晚上新华社的新闻稿中提到了金融安全的内容:“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等。没有直接引用“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提法。这句话最初由证监会相关人员转达,因证监会处于人事过渡阶段,笔者没有就此做评论。

2月20日,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在人民日报发文,正式提出了“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在原有的“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之前加上“安全”二字,将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监管和治理的系统性。

我有幸在2018年参与了关于“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政策研究论证工作,对于如何定义“资本市场工作任务”有一些体会。在2022年11月写作出版《中国股市新观察》一书时,我在多个章节里分析了安全发展问题,还打算用《再造中国股市》这个书名。其间,有关人士建议不用“再造”二字,免得给人以资本市场出了大问题的感觉,我接受了这个建议。今天看来,“再造”二字是合适的,是符合当时的语境的

时隔5年,党中央根据资本市场实际,升级相关表述,十分重要客观来说,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安全挑战是比较大的,而资本市场监管的综合性、复合型更强,其对价值观塑造、价值创造具有引领功能,直接涉及总体国家安全、经济繁荣发展。如果不同监管部门做不到相互协同,如果证券监管做不到区分不同类别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风险就可能放大,即所谓“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如果业内机构及相关人员借“市场周期性风险”和“外部传递和传染风险”暗度陈仓、逃避监管,谋取个人私利和小集团利益,就是更大的祸害了。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存在的,所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等问题。

就我国资本市场现实而言,首要的是依法治市,依法监管证券、基金以及上市公司等主体。要坚决制止各种不法利益输送行为,让资本市场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居民理财投资的需要,彻底清除“靠证券吃证券”“靠基金吃基金”“靠上市吃上市”等违法犯罪问题。还要加强宏观政策和制度设计安排,增强监管的硬度,提升本国金融体系抗外部压力的能力。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为民、开放、有效的监管塑造资本市场新生态。

(本文为作者署名文章,不代表机构和媒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