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终成小米“围城”

印度终成小米“围城”
2023年06月15日 12:12 罗斌-Robin

最近小米被印度没收48亿资产的新闻被刷屏了,吃瓜群众当然不是很关心,但实体企业特别是与印度市场有关联的企业可以说是高度关注,印度作为难免不让人脊背发凉。因为除了小米手机,还有oppo和vivo手机在印度市场也很畅销,如果印度也对他们下毒手,难免又是一场雪崩。

其实,印度在对待外企投资这块上,早已是劣迹斑斑。不仅是对中国企业,动用法令甚至修改法令侵占外企资产早有先例。例如国际知名企业沃尔玛、麦当劳、可口可乐、沃达丰、浦项制铁、通用汽车、福特等,皆遭到过印度的“黑手”。

那为什么这么多企业被黑,还有大量的中国的企业争先恐后送人头?

据我推断,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印度人口庞大,印度人口14亿多,跟中国人口规模差不多,而这些人口的大部分物质需求还没有被满足,缺口庞大,人口红利释放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这给进军欧美国际市场困难重重的品牌带来全球化的希望,比如小米,如果直接进入欧美市场几乎不可能,面临跟苹果的直面竞争,压力太大。但如果退而求其次进入印度,可能会带来快速的增长,以此作为跳板进入欧美市场,竞争压力会小很多。

二是印度进入门槛不是很高。以手机为例,印度本土品牌几乎没有,除了三星就是中国品牌,中国三大品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印度只会跟中国品牌竞争,知己知彼,竞争门槛大大降低,只要投入够大,印度市场很快就能做起来。

三是印度进入之初,会给到一些诱饵,让你觉得物有所值。包括小米在印度建厂,政府也会给些支持,甚至总理莫迪也亲自接见了雷军,让雷军忘乎所以,忘了其他品牌折戟印度的前车之鉴,大举投入,结果被政府坐收渔利,而且手法粗暴简单,直接没收资产,连相关法律法规都准备好了,连申诉都没有可能。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印度政府搅黄了沃达丰收购李嘉诚的电信公司,印度政府不惜修改法律并提前几十年实施,硬是要对沃达丰进行50亿美元的罚款,吓得沃达丰再也不敢进入印度市场。这样的骚操作,放到任何一个流氓国家都不会发生,但就发生在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家。

2021年中期开始,借着边境事件,印度政府为了继续转移国内疫情视线,一口气把来自中国的APP封了个精光,并继续下重手打击中国品牌手机,小米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印度频繁收割外资成了习惯,毕竟来钱容易啊,一张法令就可以了,成本极低,至于后果问题基本不用考虑。因为割了张三李四还在路上呢,毕竟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这是最大的诱饵。

印度政府的迷之行为也带来了严重的投资恶果。据印度工商部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印度的企业和业务,全印度只剩下5068家注册的跨国公司,每年在印度注册的跨国公司数量从2014年的每年216家已经下降到了2021年的每年63家。

包括中国的阿里集团撤出印度,长城汽车转投资巴西,特斯拉也对印度避而远之,宁愿加100%以上的关税把成品车卖给印度。还有沃尔玛在印度市场几进几出,通用、哈雷汽车也纷纷退出,背景深厚的花旗、苏格兰银行也玩不转宣布退出。

但即使有这么多先例,小米当年还是意气风发的进入印度市场,并投入重金建厂,犯了极其严重的战略误判,此次被罚也属活该。

最要命的是,政府以此次处罚小米为契机,明确要求中国企业的高管必须全部为印度人,包括首席财务官、执行官、营销负责人,还要求必须通过印度的公司出口,这不是典型的计划经济加垄断吗?就差政府要做大股东了。

可以想象下,以后小米等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日子将会何其艰难!

有人问,针对印度的流氓行为,小米有什么反制措施没有?我认为没有。

其一,政府已经不讲法律,法律有漏洞就修改法律;其二,政府也不讲情面,现在中印交恶,这是个好的由头来制裁中国企业,可以获得民众支持;其三,小米没有反制的砝码,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公司在人家地盘上,厂也在人家地盘上,还有印度人做高管,政府可以分分钟没收全部资产,上国际法庭也没用。

从小米的公开表态我们可以看到其非常软弱和无助,毫无办法。

现在的雷军可能要重新思考下是否要继续在印度市场发展?未来的得利能否抵消确定性风险的损失。由于已经是重资产投资,小米全部撤资恐怕会引发市场和股价雪崩,风险巨大。如果维持现状,那就得继续忍受印度政府慢刀子割肉的收割了。

对于印度市场,小米暂时无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