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6岁癌症女博士,为丈夫“拼命”生下孩子,去世后丈夫再婚,孩子送人?

上海26岁癌症女博士,为丈夫“拼命”生下孩子,去世后丈夫再婚,孩子送人?
2024年06月27日 13:51 宝懿小姐

前些天宅在家,和朋友一起,看纪录片《人世间》,哭得不能自已。

纪录片太沉重,也太悲伤了。

它讲了一个女人的故事。

她叫张丽君。是一个母亲,也是一个病人。

那年,张丽君新婚,怀了孕。

这本是圆满至极的事情。

可就在腹中宝宝5个月时,她被查出了胰腺癌。

晚期。

她愣在那里,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许久以后,泪如雨下。生命对她如此吝啬,连陪孩子走一程的机会都不给。

万幸的是,由于年轻,机体免疫能力好,医生说她还有康复可能。

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1 ,生下孩子。但延误治疗。

2 ,流产。马上治疗。

张丽君没有回答。

她问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孩子生下来,会不会感染到癌症?

医生答:“不会,只是你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

然后,她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继续妊娠,生下胎儿。

她说:“我就算生命终结了,我也要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看看,好歹我活了26年,可他还没来这个世界看一眼。”

这可真是豁命生孩子啊。

这种价值观是否可取,另说。

但她的决绝与勇敢,也令人刮目相看。

为了生孩子,她拒绝医生提出的流产建议,甚至决绝地说:“如果让我引产,我就跳下去。”

而之所以执着地要生孩子,是因为她担心老公以后会没人陪。

“我不能留我老公一个人在世上。”

很快,癌细胞疯狂扩散,在宝宝第七个月时,已经极度危险。

医生决定进行剖腹产。

临产前,张丽君面对视频镜头,几度哽咽:

“宝宝要坚强,妈妈会保护你的。“

“但你出来后,就要保护妈妈,知道吗?”

一场手术后,她早产的孩子来到了世界。

小小的,皱皱的。

她说:“就像一个小笼包。”

然后,孩子有了第一个乳名——“小笼包”。

张丽君那时已命若悬丝,可更大的噩耗接踵而来——

医生的诊断结果出来了。

她被确诊为一种更恶性的癌症。手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只能姑息治疗。

她开始接受化疗,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她感到日益虚弱,命不久长。

但她仍在仅剩的生命,为孩子做着最后几件事。

她怕小笼包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一口气给他录下18年的生日祝福。

“嘿,小笼包。

今天是2016年12月3日对不对,我们小笼包一周岁啦,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她怕小笼包不记得妈妈的声音,就为他一遍一遍地唱《宝贝》。

唱着唱着,泣不成声。

张丽君说,她原本不怕死。可是,现在她怕了。

因为她有了愿望,她想看到儿子长大,想听孩子扑入她怀里,甜甜地叫她“妈妈”。

然而,死神是如此残酷。

它冷血、无情,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地,将张丽君带走了。

从此,人间多了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从此,人间少了一个深情的母亲。

张丽君离去以后,《人间世》播出。

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人们心疼可怜的孩子,也同情走入绝境的母亲。

对那个丈夫,则抱持以怀疑和警惕。

毕竟,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当一个女人用生命生下一个孩子时,大家想知道,男人会怎么想,怎么做。

很快,一则后续在网上流传。

内容是:“张丽君老公再娶,孩子也被过继了。”

一石惊起千层浪。

于是,网络上掀起了一股骂战。

网友大骂韩诗俊“负心汉”“渣男”。

更有人说张丽君冒死生下孩子,最后只是感动了自己。

没多久,网上又开始掀起一阵反转的声音。

有博主称韩诗俊的孩子并未过继。

一直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

还有一些博主公布了她和韩诗俊朋友的对话。

1,韩诗俊确实再婚,但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快;

2,孩子他一直带着,并且抱着孩子和现任妻子拍结婚照。

并且,韩诗俊已让表弟委托律师,对造谣者进行起诉。

所以,事情可能不像单独一方所言。

是是非非,真真假假,都是片面之辞,难以复原所有真相。

网友如盲人摸象,所摸到的,都只是自己想象的一角。

而这也是互联网惯常的现象。

大家都活在自己的深井中,困于信息茧房,难以看到全貌。

还记得猫一杯事件吗?

全网铺天盖地的寻找秦朗时,没人知道,这只是摆拍和炒作。

还有谭竹事件。

当胖猫事件曝出后,所有人都在辱骂她时,没有人知道,她是无辜的,也是史上罕见的网暴受害者。

后来真相曝光,人们发现,我们都被被愚弄、被操控。

但通报出来前,谁能看得清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在社交媒介的语境里,一旦某种压倒性的“论断”形成,那么便会形成一种潮流。

再加上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在被算法投喂。

这就导致我们看到的信息、看到的观点,大多是同质化的。独立思考和自我纠偏能力,被大大剥夺。

我们在看似广袤、实则窄化的网络场域中,被相似的观点、情绪不断强化,最终越来越难以听得进其他声音。

于是,我们能看到猎巫不断上演。

看到谎言不断发生。

看到谬误被万人推崇。

看到假相与谣言,被人信以为真。

就像上海女博士生子去世的后续里,谣言流传时,多少人怒气冲天。

因为大家要的是立场,不是真相。

是态度,不是全貌。

但这种现象的盛行,会伤害到每个人。

大家会在沦落至相似境地时,百口莫辨,跳入黄河洗不清。会在网民的责罚、他人自赋的正义中,无所适从,绝望无比。

而修正这种风气,要做的无非在事件未曾定论前,掩住唇齿,谨慎发出低幼而狂悖的声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