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救两命!13岁女孩和51岁肝癌患者同时获救

一肝救两命!13岁女孩和51岁肝癌患者同时获救
2024年06月16日 17:59 健康时报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孔天骄)6月13日,肝移植手术后的方芳(化名)和小月(化名)相约一起来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脏外科进行复查。“恢复状态很好,现在生活都能自理了,后期做好恢复就可以了。”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科)主任钟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5月2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科)成功开展了一台自肝血管桥接的成人-儿童间原位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手术,将一个供肝分别移植给一位13岁女孩小月和51岁阿姨方芳。术后10天,小月和方芳手术指标等情况稳定,顺利出院。

5月2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科)钟林团队医生在进行手术。受访者供图

2010年,出生不久的小月被确诊为先天性胆道闭锁,这是一种典型的儿童终末期肝病,确诊后,小月进行了葛西手术(肝门-空肠吻合术)。2023年,小月开始经常流鼻血,体检查出胆道狭窄,需要肝移植。

“对于13岁的小月而言,等待肝源并不容易,完整的供肝会被优先移植给需要的供肝体积更大的成年人,而普通的劈离式肝移植通常是将小左外叶移植给儿童,因为体积小,通常只被用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肝移植。”钟林提到。

2024年,小月等到了一个年轻、质量很好的供肝。钟林团队决定为其开展一种新的手术——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也就是说,将一个供肝“劈”分成两部分,小月将得到一整个左半肝,重量在480克左右,而超过700克的右半肝由患有肝癌的51岁方芳获得。

该手术由钟林和副主任医师赵东主刀。“比起普通的劈离式肝移植,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难度更高、风险更大,因为对血管及胆道的分割要更具技巧,需要整形的血管也更多。”钟林解释,此次手术中,由于供体的胰腺被获取,供肝缺少了一部分血管,使得这台劈离式肝移植手术“难上加难”。

针对这一困难,钟林团队创新性地使用受体自身血管进行了搭桥,重建5根血管,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整个手术进行了12个小时。钟林表示,这是全国首例自肝血管桥接的成人-儿童间完全左右半肝的劈离式肝移植,也是深圳首例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

钟林指出,目前国际上对于经典的劈离式肝移植(左外叶和右三叶)技术已相对完善,但此次开展的完全左右半肝劈离式肝移植手术因难度较高,要求在成熟移植中心开展等原因暂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本例手术在完全劈离式肝移植手术的基础上创新性使用自体血管桥接技术可为未来技术规范的建立提供宝贵经验,为救治更多患者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