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小事调研⑩|兰青: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好每一堂“思政课”

关键小事调研⑩|兰青: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好每一堂“思政课”
2024年06月25日 10:55 健康时报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赫 侯佳欣)从1934年到2024年,南京医科大学走过了风雨兼程的九十载岁月。南京医科大学从一所地方性院校成长为国家“双一流”大学,在新时期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南医精神是如何代代相传的?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对话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兰青。

上好大学里“每一堂思政课”

“同学们,何为医者初心?”6月14日,在为2024届毕业生代表讲授的大学“最后一堂思政课”上,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兰青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看着台下一双双清澈的双眸,兰青略微停顿,随后郑重而坚定地给出了回答:希望大家能够一直记得,初入南医校园,庄严举起右手高喊出“医学生誓言”的那份坚定。更希望大家记得,你们从校史馆、院史馆、医学伦理教育馆中,看到前辈先贤们艰苦创业、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事迹时,心底所产生的那种震撼、激动和敬佩。

“同学们,带着在南医校园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印记,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这是一堂毕业前的思政课,也是对大家离校前的叮嘱。”兰青说。

6月14日下午,兰青书记为2024届毕业生代表讲授了大学“最后一堂思政课”。南京医科大学供图

“书记讲思政课”是南医大的一项传统,学生来到这里的第一堂课和最后一课都是思政课,都要由校党委书记亲自讲授。在兰青看来,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更要加强“大思政课”内涵建设,其关键就是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我们依托江苏省思政课教改创新示范点建设、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精品项目建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各类教育教学中,探索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协同’的‘大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

兰青说,为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我们的老师会结合医学专业教学合理嵌入育人要素,克服“硬融入”“表面化”等问题,充分挖掘医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把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打造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在南京医科大学,有这样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体现学校特色的党建工作优秀成果和特色品牌,持续加强着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学校党建工作获得了史上最好成绩。”兰青介绍,校党委入选了“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建设单位;同时,学校还入选1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3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入选 2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3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

如何打造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党建又是如何在具体业务中发挥作用?

“在南医大,我们坚持把支部建在学科上。”兰青强调,打造样板党支部,首先要明确支部和学科的关系,真正做到互融互促,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需发展,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

兰青表示,“高校的党支部要做到党建与业务融合,首要的就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样板支部想要办好,机制要创新、实践要创新、方法也要创新。就拿实践来说,我们的调研活动就让学生们切切实实地参与其中,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教育。”

“以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教工党支部为例,在民众遗体捐献调研活动中,学生们共走访了南京市133位市民,其中包括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86位,非捐献者47位,共发放问卷676份。他们采访和拍摄的‘捐友’口述历史,很多都被做成了宣传栏,留在了人体解剖学系善志楼。”

在上第一节解剖课时,大家穿着白大褂,默默地站在“大体老师”周围,低头行礼一分钟。南京医科大学供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更好地推进支部各项工作,我们在党支部内实行双带头人机制,即党支部书记和学科专业负责人岗位一体设置、人员一体聘任、业绩一体考评,真正做到党支部书记可以学科、党建双推进、双引领。”兰青说,通过制度设计,开展党支部书记考评,从而进一步强化党支部书记抓党建的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的融合发展。

发挥医学优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南医大始终坚守的初心与使命,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兰青介绍,学校构建了“5+3+X”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天元”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了“医教协同、四教联动、本研一体”教育教学改革新机制,开展了“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牵头了教育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1计划”。

此外,南医大还大力推动科研创新。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研,成功组建“生殖医学与子代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苏州南医大创新中心等转化平台,加速成果转化落地。深化医教协同,持续推进附属医院高质量教育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一院一策”发展规划,共谋“大南医”发展格局,助推学校与附属医院协同发展。

“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南医大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近年来,借助自身医学优势,学校大力加强校府合作,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兰青介绍,目前,学校在苏州、无锡、常州、泰州、淮安等地深化校府合作,启动常州新校区建设,建强苏州南医大创新中心、共建泰州医药产业研究院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疫苗研发创新平台,加强地方政府支持和资源共享,目前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

此外,校党委还组织开展“千村万户健康行”主题教育十大专项行动,100余支医疗队走进基层社区,开展 200余场义诊、咨询活动,服务群众近5万人;开展“医教西行”活动,赴青海、新疆开展对口支援帮扶,服务群众达 6000 余人,省委主要领导对“医教西行”活动专门作出批示:“这件事办得好,很有意义”。

“医学,是一门崇高而神圣的科学,是探索生命奥秘、拯救苍生于危难之中的伟大事业。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担当、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兰青说,“我们希望,南医精神能够以这种方式不断传承,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医学生,为了人类的健康事业而努力奋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