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13种新抗生素上市,仍迫切需要创新抗菌药物

2017年以来13种新抗生素上市,仍迫切需要创新抗菌药物
2024年06月16日 17:56 健康时报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 韩金序)瑞士时间6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全球临床和临床前开发中的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的最新报告,并指出迫切需要针对严重感染的创新抗菌制剂。

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截图

报告提到,自2017年7月1日以来,全球共有13种新型抗生素获批上市,但只有2种代表一种新的化学类别,可以成为创新药物。此外,临床开发中的抗菌药物数量已从2021年的80种增加至2023年的97种。

武汉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赵雷指出,细菌和病毒作为原始微生物,其基因结构相对简单,为适应环境变化,自远古时期起便不断经历基因突变。

与高等生物相比,低等生物的基因稳定性更低。“部分抗生素来源于天然微生物间的相互对抗,自然界原本维持着微妙的物种平衡,但人类的大规模使用打破了这一平衡,加速了细菌的耐药性突变进程,最终演化出能够抵抗抗生素的新型菌株,从而形成耐药性种群。因此,耐药性的产生是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必然结果。”赵雷指出。

世卫组织表示,抗生素的耐药性只会越来越严重,但开发出开拓性产品的速度还不足以对抗最危险和致命的细菌。对此,赵雷表示,为应对长期使用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需要加大新抗生素的研发力度。“这一过程充满挑战,因为发现全新药物的难度,远超改良现有药物。”

“已知结构的抗生素重复发现的频率却越来越高,新抗生素上市越来越困难。”延安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岳昌武教授在《抗生素开发现状及策略》①一文中表示,新抗生素研发周期长、成本高和易耐药使得制药寡头纷纷下马抗生素研发项目或部门,而技术的瓶颈使得获得新的抗生素越来越难。此外,世界范围内的抗生素滥用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控制。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搜索发现,2018年,诺华宣布将终止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早期研发,而在此之前,阿斯利康、赛诺菲等大型药企也宣布放弃这一领域。

面对日趋严峻的“抗菌”问题,许多国家纷纷行动。2012年,由美国参议院通过的名为抗生素激励法案,鼓励医药企业重拾抗生素研发业务,激发这一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我国也是最早发布和实施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的国家之一。2022年10月25日,国家卫健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研发上市全新抗微生物药物1~3个;研发新型微生物诊断仪器设备和试剂5~10项”的目标。

赵雷表示,在这种背景下,在临床上实施抗生素的交替使用策略十分重要。“在某种抗生素出现耐药情况后,及时暂停使用,并改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待病原菌对原先抗生素的敏感性恢复后,再适时回归使用,以此策略可有效延缓耐药现象的蔓延。”

参考文献:

①岳昌武.抗生素开发现状及策略[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21,19(01):1-7.DOI:10.19893/j.cnki.ydyxb.2021-0070.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