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鸿院士:建立数智赋能基层医健的“清华长庚模式”

董家鸿院士:建立数智赋能基层医健的“清华长庚模式”
2025年01月14日 11:46 健康时报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武星如)“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点在于强基层、建高峰。在数字科技的赋能之下,高水平重病医疗与社区健康照护将更好地协同,共同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根基。”1月12日,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第十六届健康中国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表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积极履行三级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面向社区构建数智赋能的基层医健“清华长庚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坐落在北京天通苑社区,这个号称“亚洲第一大社区”的区域有接近100万人口。这样一个超大社区内,医疗卫生治理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2022年6月13日,在北京市昌平区政府的支持之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与天通苑天北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共建了健康医疗联合体,整合社区卫生中心、社区卫生站和家庭医生服务,形成串联式的服务体系,把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资源充分嫁接到社区。

董家鸿院士介绍,中心的服务范围内,包含了天通苑北部的3个行政村、16个社区。根据天北街道的统计,区域内共有高血压患者5124人、糖尿病患者1987人,老年人约9000人。

为此,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与天北街道建立了重点人群智慧化分层管理模式。在对社区内1471名重点老人精准画像的基础上,中心医疗服务实现了智慧化预约、数字化诊疗、智能化检测的转型:重点人群可线上预约入户诊疗,中心指挥平台统一调度分配,精准对接居民所属家医团队;移动诊疗设备与中心云平台互联,心电图、超声等可实时传输,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专家可远程会诊;通过配备可穿戴设备,重点人群可实现24小时远程健康监测,居委会、家属、医疗可多方联动、主动预防、及时干预。

除此之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还研发出了心血管、糖尿病、脑卒中等专病的智慧照护体系和数字疗法,为社区的健康管理赋能,实现疾病早期预防、风险预警与主动干预,极大提升了慢病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医院还在天北社区建立了一个“数字驾驶舱”,实现慢病人群分布、随访达标、转诊流向等全景数据“一屏汇集”;14项基本公卫服务“一网管理”;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一键追溯”;辖区内医疗资源分布、利用效率“一图掌控”;街道、居委、物业、医疗多方协同“一体联动”。

在数字智能的辅助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与天北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实现了管理的垂直化、资源的共享化、服务的同质化和信息的一体化。现在整个天北街道社区的健康档案建档率已经超过了80%,家庭医生的签约率超过了50%,老年人健康的管理率超过70%,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规范管理超过了80%。

“改革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以全民健康为目标的大健康体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根基,这是时代赋予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董家鸿院士表示,以数智科技赋能医疗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医院运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将在建院十年的经验基础上,向着这一使命目标继续迈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